| A2: 要闻
  • 广东高考今日放榜 下周二起填报志愿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黄淑仪 通讯员 粤考宣) 今天,广东高考就要放榜了!今日13:45起,广东省教育考试院向已在高考报名系统绑定手机号码的考生推送成绩;14:15起,考生可通过省考试院官微小程序、百度智能小程序、“广东招考在线”小程序查询成绩。  根据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昨日发布的《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工作的通知》,从6月28日10:00起,考生可到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志愿填报系统填报志愿。  可最多进行2次取消志愿确认  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实行网上填报志愿。考生可自行上网或到中学(报名点),凭考生号和密码登录广东省教育考试院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网址:https://pg.eeagd.edu.cn/ks)填报志愿,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网上志愿确认。  考生需逐批次填报志愿,在提交某一批次所填报的志愿后,系统会先进行志愿校验,如果出现红色警告字符,则不符合专业招生条件,该批次所填志愿将无法保存,请考生根据提示信息,仔细核对院校代码、院校专业组代码、专业代码,直至修改正确为止。核对该批次志愿无误后,请保存所填志愿。  考生志愿未在网上确认前,在规定时间内可多次上网修改本人填报的志愿;考生首次“确认志愿”后,如需更改,可最多进行2次取消志愿确认,修改并重新确认志愿。取消志愿确认后,无论是否重新修改,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再次进行网上确认,否则志愿无效。录取时以考生网上最后确认的志愿为准。  在规定的时间内(第一时段6月29日16:00;第二时段7月4日16:00)截止后的2小时内考生志愿信息不可修改,但可获取短信验证码完成志愿确认。考生应在志愿确认后,及时重新登录志愿填报系统查看志愿确认状态。志愿确认不设现场签名确认环节。  注意避开志愿填报高峰期  为避免网络“塞车”,请考生注意避开志愿填报高峰期,减少连续在线时间,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完毕。逾期未填报志愿的(含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志愿),责任由考生自负。此类考生,只能在相应批次征集志愿阶段,补报有缺额计划的院校专业组志愿。为确保志愿信息准确,保护自身权益,考生务必妥善保管好本人的考生号、密码、手机短信验证码,不得委托他人填报志愿。  (相关新闻见A05)  填报志愿分两个时段进行  第一时段 6月28日10:00至6月29日16:00  本时段仅填报需政审、体检、面试的提前批本科军队、武警、公安、司法、消防、飞行技术等院校专业组志愿。  报考上述院校专业组志愿的考生须在本时段填报并进行网上确认志愿信息。其他志愿需在第二时段填报。    第二时段 6月29日19:00至7月4日16:00  除第一时段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外的其他所有各批次、各科类(普通类、艺体类等)院校专业组志愿,均须在本时段填报并进行网上确认志愿信息。

  • 近90万人报考 社会工作者职业日益受认可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 2022年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于6月18日、19日举行。今年约89万人报考,再创历史新高。   社工是社会工作者的简称,并非“社区工作者”,其工作内容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社会救助到儿童保护,从社区矫正到禁毒戒毒,从灾后服务到疫情防控。社工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者。   近年来,社工职业资格考试报考人数逐年大幅递增。报考受欢迎背后的原因是什么?社工工作前景如何?   报考人日益增多  董雅妮从福建医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后,进入福州市幕派戒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工作。她注意到,近两年参加社工职业资格考试的人日益增多。   “身边的社工专业毕业生如果继续从事这一行业,一般都会选择考证。”她说,“考证热从侧面反映出,社工行业正得到社会更多认可,越来越多人开始了解这个行业。”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分为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三个级别。考证有一定门槛,如对于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专业本科应届毕业生可以报考;取得其他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从事社会工作满2年可以报考;取得其他专业大专学历的,从事社会工作满4年可以报考。   据统计,2019年以来,社工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逐年大幅递增,每年增加10余万人;考生涵盖社区工作者、社会组织从业人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应届毕业生等。   据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秘书长邹学银介绍,今年大约89万人报考,再创历史新高。   近年来的社工考试热具体表现为,其他专业人才报考人数越来越多,民政系统以外的人报考人数越来越多,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报考人数越来越多,基层社区工作者报考人数越来越多。   邹学银介绍,社工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各年不尽相同,以助理社会工作师为例,据统计,近五年平均通过率为22%。   为何升温?  社会治理对专业社会工作者的需求持续增多,是社工职业资格考试热不断升温的重要原因。   邹学银说,随着社会治理精细化水平的提升,社会工作职业分工也不断细化,社区、养老、医疗、禁毒、司法、教育等各领域社会工作就业需求越来越大。如民政部发布的一份文件就提出,2022年底前,培养培训10万名专兼职老年社会工作者。   “当前专业社工人才数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各领域的人才缺口都很大,养老服务、司法、医疗等领域尤其如此。”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慈善事业促进和社会工作处处长蒙昭平说。   一些地方制定了社工专业人才奖励措施,对从事社会工作满一定年限并考取社工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给予相应补贴或一次性奖励,鼓励提升专业化水平。在蒙昭平看来,这也是专业化服务力量进入基层治理框架的需要。   曾当选“中国最美社工”的福州市信任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主任张洁从2008年开始从事社会工作。“刚开始从事社会工作时,社会认可度较低;如果有社工证在手,更易取得信任。”   董雅妮介绍,部分社区工作者、乡镇和村务工作者考证是出于工作需要。一些政府购买服务对社工机构持证率有一定要求。同时,社工招考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工作环境较为稳定,工作时间相对固定,对不少人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就业选择。   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中,社会工作者也有从一线社工到督导、机构管理者的进阶渠道。   “社会工作者解决的是困境群体的问题,通过帮他们对接和争取资源,能够让他们的困境被看到,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我觉得这是一份有职业价值感的工作。”2018年开始做驻村社工的黄承艳说,因为自己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被人点亮”,所以也想去“点亮别人”。   “社工主要是服务工作,要有奉献、牺牲精神,对从业者有较高的伦理和价值观要求。”福州大学社会学系主任甘满堂说。   前景如何?  “发展潜力很大。”邹学银介绍称,按相关测算,我国需要200万至300万名社工,而目前我国有163万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截至目前,取得社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有73.7万人。   甘满堂认为,现在是社工发展的良好时期。一方面,伴随城市化、老龄化而来的农民工、社区治理、养老等问题凸显,对社工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政府也在推动社工普及,购买服务力度加大,社工机构数量增加较快。   邹学银表示,社工的职业发展空间和制度环境将越来越好。近年来,民政部大力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到“十四五”末预计可增加十万余个社会工作岗位,大大拓展就业空间。   《上海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20万人,持有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相关证书人数达到4.5万人,街镇社工站覆盖率100%。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教授张会平表示,在一些人印象中,社会工作谁都能做,门槛较低。其实,社工的专业性很强,需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具备法律、心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还要深耕基层,能准确把握群众需求并及时解决群众难题。   一些基层行政人员反映,现在社工站全面推开,但由于薪酬待遇偏低,人才流失严重,不少地方面临专业人才不愿去、社工站招不到人的困境。由于缺乏专业人才,一些社会组织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项目中也遭遇流标,或在中标后被迫中止项目。     值得期待的是,各级政府针对社工人才的薪酬待遇已出台多项政策文件。一些地方对政府购买项目作出细化规定,保障社会服务项目的专业性和社工薪酬待遇的稳定性。   张会平建议,社工机构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重视社工专业人才成长,构建专业化、职业化和充满生机的社工队伍。   邹学银说,社工人才发展的顶层设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正在探索出台有关立法文件。在人才培养方面,高校要注重从通用型人才培养走向分领域、分人群的专精人才培养;社工职业资格考试要更体现专业性,对专业知识与实务能力的考查并重。对在职社会工作者,也要大力开展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不断提升专业服务水平。   “社会工作者要做好迎难而上的准备。”张会平说,面对基层社会治理挑战,社会工作者只有真正喜欢并愿意为有困难的人服务和发声,才能赢得社会认可。

  • A1: 头版
  • A2: 要闻
  • A3: 要闻
  • A4: 要闻
  • A5: 关注高考
  • A6: 广州
  • A7: 广州
  • A8: 广州
  • A9: 区区无小事
  • A10: 综合
  • A11: 财经
  • A12: 家居
  • A13: 金汇理财
  • A14: 地产
  • A15: 天天福彩
  • A16: 体彩闲情
  • B1: 金交会特刊
  • B2: 金交会特刊
  • B3: 金交会特刊
  • B4: 金交会特刊
  • B5: 金交会特刊
  • B6: 金交会特刊
  • B7: 金交会特刊
  • B8: 金交会特刊
  • C1: 新东莞
  • C2: 关注
  • C3: 关注
  • C4: 关注
  • C5: 镇街
  • C6: 镇街
  • C7: 金融
  • C8: 金融
  • Z1: 工商广告价目表
  • Z2: 工商广告价目表(特殊规格)
  • Z3: 版花广告价目表
  • Z4: 社区报广告价目表
  • Z5: 信息时报新媒体广告价目表(一)
  • Z6: 信息时报新媒体广告价目表(二)
  • Z7: 信息时报新媒体广告内容制作类产品收费标准
  • 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