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粤大学生 请牢记这些“防疫指南”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漫 通讯员 粤疾控) 各地高校期末考试陆续结束,大学生即将迎来暑假。回乡前后,要做核酸检测吗?回家后有哪些防疫要求?近日,广东疾控发布大学生返粤“防疫指南”,助力学生安全返乡。 疾控专家提醒,学生返乡后应密切关注国内疫情动态和中高风险地区信息,如返程途中与确诊病例活动轨迹有交集或健康码非绿码等情况,请立即向所在地社区报备。 返乡前 做好出行计划,尽量错峰返乡,提前备足口罩、免洗消毒液等防疫物资。 从有疫情地区返乡,高校内没有疫情 1.学生完成7天以上封闭管理; 2.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3.高校开具相关证明离校返乡。 从无疫情地区返乡 1.倡导主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2.在国务院客户端小程序提前查阅目的地最新防疫政策。 返乡途中 遵守交通站场的防控要求,坚持科学佩戴口罩,注意手卫生,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公共物品。 从有疫情地区返乡,高校内没有疫情 1.在乘坐交通工具途中尽量不就餐、不摘下口罩; 2.尽量减少公共厕所的使用。 从无疫情地区返乡 1.候车时保持社交距离,隔空就座; 2.尽量与他人保持“一米线”距离。 返乡后 从有疫情地区返乡,高校内没有疫情 1.学生到家后向社区报备并实施7天健康监测; 2.按要求做好核酸检测; 3.如有异常,及时报告社区和疫情防控部门。 从无疫情地区返乡 1.提倡在目的地主动进行一次核酸检测; 2.少聚集、少聚会; 3.配合社区开展相应的健康管理措施,如有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尽早到附近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并如实上报旅居史;就医途中全程佩戴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
广州组织民兵增援北江大堤巡堤查险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黄熙灯 通讯员 穗应宣) 记者从广州市应急管理局获悉,预计北江石角站将于今日6时前后出现12.9米左右的洪峰水位,超警戒1.9米。为加强抗险力量,截至发稿时,广州组织民兵185人增援当地巡堤查险,并与佛山市三水区、北江流域管理局形成沟通对接机制。 据了解,北江大堤是广东最重要的堤防,也是广州的防洪屏障。按照省防总的相关要求,广州负责北江大堤长度为11.289千米的抗洪抢险任务。 根据水文部门监测,受近期持续强降雨影响,北江干流水位持续上涨。昨日15时,北江水文控制站石角站水位12.2米,超警1.2米。预计,北江石角站将于今日6时前后出现12.9米左右的洪峰水位(左堤高程17.4米,右堤高程15.1米),超警戒(11.0米)1.9米,相应流量20000立方米/秒。 据介绍,为应对此次洪峰,应急部门自21日启用北江大堤指挥广州市分部,落实24小时人员驻守和综合保障,加强指挥部与属地政府、流域管理部门以及前后方指挥所沟通。据了解,21日晚,广州市北江指挥分部组织开展业务培训,邀请北江流域管理局黄塘所加强巡堤查险业务知识和注意事项培训,5个有防守责任的区分别派技术负责人参加培训;水务部门出动7名专家、50名专业抢险人员、4台勾机、8台货车、4台随车吊以及编织袋、土工布等一批;通信部门出动2辆应急通信车、50台800兆对讲机;供电部门出动9辆应急供电车。 截至发稿时,广州组织民兵185人(花都50人、天河35人、荔湾30人、白云40人、海珠30人)增援当地巡堤查险,并与佛山市三水区、北江流域管理局形成沟通对接机制。 截至昨日18时,暂无发现相关险情,部分减压管透清水,属于正常情况。
-
广东省水利厅紧急调派抢险物资队伍驰援受灾一线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黄熙灯 通讯员 粤水轩) 记者从广东省水利厅获悉,6月12日以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北江干流发生特大洪水,西江发生编号洪水,韶关、清远、肇庆、河源等地出现暴雨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广东省水利厅累计调配107台抽水机、1700余个水利箱笼、85艘冲锋舟等防汛物资,并调派80余人组成多个抢险队伍驰援受灾一线。 据了解,广东省水利厅在做好江河湖库监测预警、流域防洪调度、水利工程安全运用管理等工作的同时,还根据水雨工情发展态势,预置水利防汛抢险队伍。6月19日23时,省水利厅调派机动抢险一队、二队前往清远、韶关等地集结。6月22日,一队队员响应紧急调遣,分别前往106国道、百旺路与乐村坪高速公路收费站连接线、马坝大转盘附近处理边坡塌方,保证道路顺畅。截至目前,广东省水利厅已调配16车约计370吨防汛抢险物资支援韶关市。 6月19日,广东省水利厅派出两支水利抢险队伍奔赴清远英德灾情抢险地点,分别前往阳光国际都汇、英德刘屋村、滨江尚品等地执行排涝抢险任务。据悉,抢险队员从21日下午5点起投入工作,连续作战24小时,累计抽排水约2.4万立方米。
-
广铁增派2000余人组建20支应急分队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子垤 通讯员 刘雯 陆省省 郭宇) 记者昨日从广铁集团获悉,受强降雨影响,途经韶关的京广铁路路基、边坡、设备等持续遭受强降雨侵袭,多处地段发生水害险情。广铁集团第一时间启动防洪预案,增派2000余名专业人员组建20余支应急抢险队,不断加强线路巡视巡查和设备设施抢修。 连日来,广铁集团安排专人动态掌握天气变化,不断加强对防洪点及高路堑、两隧夹一路、山塘水库等关键处所,隧道、挡墙、桥涵等重点部位的巡查密度,排查并处置各类隐患。同时,将雨后巡查、雨后看守延长至72小时,每名巡线人员巡查铁路线路达30余公里,是平时的3倍。截至昨日上午8时,广州工务段共计发出530次出巡警报、246次限速警报及111次封锁警报,及时发现并处理大小水害130余处。
-
占用农地盖房子?拆除整改兼罚款!
信息时报讯 (记者 白云 通讯员 穗规资宣) 耕地保护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广州高度重视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工作,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新增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行为。日前,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通报了两起多占和挪用农业用地的相关案例。 从化区鳌头镇岭南村某房主于2021年1月获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证上所规定的建设位置位于从化区鳌头镇岭南村,建设规模为基底面积79.5平方米、建筑层数3层、高度13.95米、建筑面积261.54平方米。经实地核查发现,该村民已建成的三层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为110平方米,超出证基底面积30.5平方米,占用耕地面积36平方米,且实际建设范围与批准放线范围不一致。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从化区分局第一时间会同鳌头镇人民政府对当事人开展政策宣传工作,当事人积极配合并于2021年8月拆除整改到位。 广州规划和自然资源系统全面落实自然资源部“严起来”的工作要求,始终坚持依法依规刚性执法,保持对违法用地的高压严管态势,切实维护广州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秩序。 当事人林某某在荔湾区海龙街花卉科技园非法占用约1.9亩农用地进行建设做餐饮使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荔湾区分局对该违法用地行为依法进行立案查处并作出行政处罚,责令当事人退还非法占用土地,拆除地上建筑物和硬底化,罚款24696元,并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022年3月,该地块上的违法建筑物被依法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