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2 月 10 日 星期
          版面导航 3上一期  下一期4
第A16版:优能舞台
3上一版  下一版4
 
东山实验小学特约——期末优秀作文
康有为纪念小学特约——期末优秀作文
下一篇4 2018年2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东山实验小学特约——期末优秀作文

  读《换一扇窗》有感

  五年2班 雷紫惟

  读了《换一扇窗》这篇文章,给了我极大的思想启发:对待问题要换着角度去思考。

  《换一扇窗》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小男孩斯格特天生鼻子很大,同学们常常取笑他,为此他十分自卑。他的老师玛利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就引导他学会打开另一扇窗户。斯格特在老师的鼓励下,凭借着大鼻子的特点走向了成功,成为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的确,小男孩斯格特总是看见忧伤的一面,当玛利亚老师引领着他打开一扇正确的窗户时,他迈向了快乐和成功。是啊!当你因某种缺陷而愁闷苦恼时,可以试着打开另一扇窗。事情总有它解决的好办法。只要我们有一颗积极阳光的心,学会换一种思想和行动方式,勇敢地把自己的缺陷袒露,展示它最可爱的一面,这将会开启成功的大门。

  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缺陷,我也不例外。小时候,我是一个小胖妞,这经常成为小伙伴的笑点,亲友聚会的话题。当其他女孩都去学习舞蹈时,我却只有躲在小角落里看。妈妈见我口齿伶俐,就让我去学习语言艺术,打开了我爱说的窗户。在父母的支持下,我努力学习,结合身材自带喜感,又敢于自嘲,最终成为舞台上一名诙谐的小相声演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却常常害怕暴露它,很少有人会利用自己的缺陷。其实,成功并不难,只要学会换一扇窗去看自己的缺陷,变换角度去思考问题,每个人都会展现出生命的光彩!

  换一种思考的方式

  ——读《换一扇窗》有感

  五年7班 侯可依

  读了《换一扇窗》,我的心灵明亮了许多,觉得人不需要完美,因为每个人可以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大鼻子的小男孩斯格特,每天都被人嘲笑,他因此为自己的大鼻子而苦恼。玛利亚教育他,鼓励他,让他换一种思考的方式,斯格特获得了成功。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玛利亚让斯格特学会“换一扇窗”,斯格特因而变得开朗,参加话剧表演获得了成功,人们也因为他的大鼻子而记住了他这个小明星。斯格特为什么会获得成功呢?因为他转变了一种思考的方式,将他的鼻子“恰到好处”地使用了。每一个成功的人,都会换一种思考方式去对待自己的缺陷。当你身上有无法改变的“缺陷”时,请你换一种思考方式吧!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我的头发又卷又蓬松,一二年级的时候,总有同学嘲笑我是“爆炸头”,我很苦恼。三年级的时候,我参加了广州市的“金猴贺穗”邮票设计大赛,获得了特等奖,学校里很多同学都因为“爆炸头”记住了我,还有的同学亲切地叫我“爆米花”。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让“爆炸头”变成了我的可爱标志。这让我有所触动:身体的“缺陷”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会换一种思考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缺陷”。

  花儿凋谢的时候,换一扇窗,就能看见百花齐放。树木干枯的时候,换一扇窗,就能看见绿树成荫。你将要失败时,换一种思考方式,你就能走向成功之路。

  慢赏校园

  六年1班 吴玥萱

  宁静的烟墩路上,坐落着一间百年名校。她,就是我的母校——东山培正小学。

  穿过线墙绿瓦的街道,端庄大气的校门映入我的眼帘。校门最上方,绿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每个半圆的檐边上,都写着“培正”二字,使校门散发出浓浓的文化气息。檐边下,挂着一排精致的紫檀色花纹,为雄伟的校门添了几分雅致。把目光往下移,就能看到一个紫檀色的大牌子,上面用金色写着几个醒目的大字:“培正小学”。支起华丽门顶的是四根米色的方形大柱子,上面有副对联:“培后进兮其素志”,“正轨道兮树风声”。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培正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目标,更激励培正人努力上进、不辜负母校对我们的期望!这些装饰设计,构成了校门的“古”。而校门的“新”则是那道方便的电子门,保安只要一按遥控,门就会自动打开或关上,十分先进。所以,大家都说:“培正的校门真是一座古老与现代相结合的校门!”

  踏进校园,首先看到的是一个巨大的浮雕,浮雕的正中央是一个金灿灿的太阳,围着太阳的是蜿蜒盘旋的钢管。它们四周,是古今教学用具、展翅高飞的鸟儿和茁壮的小苗。这样的设计不仅美观,还有美好的寓意:培正历史源远流长,教育是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我们将在老师的教导下健康成长,成为通达古今的人才。

  将身子往左转,便看到一棵大榕树。大榕树有着粗壮的枝干和茂盛的叶子,已经是一位年迈的老人了呢!是他,陪伴着培正小学度过一年又一年;是他,看着一代又一代的培正人成长。看着那绿油油的叶子,我只觉得绿得特别、绿得亲切,仿佛让我看到刚入学的自己在树下欢乐地嬉戏。

  转回身,我继续沿着记载着培正悠久历史的校史大道往前走。深吸一口气,白兰花的香气争先恐后地钻入我的鼻子,抬头一看,原来是校史大道旁的白兰树。天气晴朗的时候,树上还有鸟儿的身影。侧耳倾听,鸟儿动听的歌声能让你把烦恼忘到九霄云外。

  走过校史大道,来到校园深处,古色古香的志远亭出现在眼前。志远亭的亭顶十分独特,是朱红色的,六角微微翘起,像弯弯的小船。亭子坐落在一个美丽的小花园中,花园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木,紫的、绿的、红的、黄 的……即使远远走过,也能闻到淡淡的花香。亭子外,还有一个石桌和几个小石礅。一下课,同学们便坐在这里聊天、说笑、读书、游戏。花园里总是充满着欢声笑语。再往深处望去,就在离亭子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别致的水池,那里就是思源泉。这个名字的意思是饮水思源,提醒我们要感恩老师、感恩培正。清澈的池水里有几条小鱼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水面上飘着浮萍,可爱极了。亭子、花草、水池,构成一幅优美的画卷。来到小花园,就如同走进了画中,但这景色比画中的还要美,还要鲜活。

  夜色渐晚,落日的余晖洒向大地。校园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我望着校园出了神:我快毕业了,也即将离开这美丽的校园了……我心中涌起几分不舍,但更多的是热爱与自豪!

  校园的美景

  六年5班 黄隽乔

  转眼间,六年了。我在培正小学已经生活、学习了六年。校园的美,早已深深刻入了我的心中,留下美丽的记忆。

  步入校园,听见朗朗的读书声,看见那枝繁叶茂的大榕树,闻见花儿的芬芳,会令人感受到校园的温暖氛围。校道上栽着绿树,鸟儿在树间啼啭,诉说着校园的美好时光。格致楼下的花坛中鲜花盛放,草木葱茏,散发着阵阵清香。三叶草、桂花、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在花坛中默默生长着,见证着一年年的枯荣轮回,见证一届届的孩子们出入校园。

  操场可以说是校园中最富有活力、生机的地方了。同学们在操场上运动、玩耍、欢笑洋溢。操场边上栽着树丛、灌木,一棵榕树像大伞一般立于操场一端,树上、树间飞动着小鸟。这使人想起歌曲《童年》中的歌词: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蝴蝶还停在上面……这是多么生机勃勃的校园啊!

  把眼光转向小花园,志远亭的黄瓦顶在阳光下闪着金黄的光泽,水池中流淌着清澈的池水,睡莲在水面上悄然绽放,金鱼在池中欢快地游动。池旁的灌木修成了“至善至正”的形状,背靠一排青翠竹子,风景优美。池上有座小桥,通过小桥,便是我们学习的地方,回荡着我们朗朗的读书声……

  看啊——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这样美丽的地方,我怎么把她忘怀?

读《那姐妹俩》有感

  五年1班 杨飞扬

  今天我读了《那姐妹俩》这篇文章,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篇文章赞扬了姐妹俩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好学的精神。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到山区采访,得知思晴和思爱这对双胞胎姐妹,因生活艰难,所以只能轮流去学校读同一班级,另一个就帮妈妈干活。虽然他们生活贫苦和他们依旧苦中做乐。

  这篇文章主要写了:我到山区采访,得知思晴和思爱这对双胞胎姐妹,因生活艰难,所以只能轮流去学校读同一班级,另一个就帮妈妈干活。虽然他们生活贫苦和他们依旧苦中做乐。

  当我读到:“我望着思晴那张沾着黑色泥渍却无比明媚的小脸,心里说不上是欣慰还是沉重”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被姐妹俩虽在这样贫困的环境下生活和学习,但却怀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面对不幸而感动了。是啊,世界这么大,总有人富裕,有人贫困。可即使你一贫如洗,也要怀着向上的生活态度去克服困难,不要向命运低头,要努力地去跟命运作斗争。即使你的生活再不如意,也不要埋怨上帝的不公,而去羡慕那些上帝的宠儿。记住,人可以忍受一切不幸,生命比你想象的要顽强。上帝是公平,但要你自己去努力,要勇敢接受现实。就算是在火海中也能浴炼出凤凰。文中的姐妹俩就是接受现实,并勇敢面对生活,把贫苦的生活也过得津津有味。

  这时,让我想起了日本作家岛田洋七跟外婆过的趣味生活。他们住在一条小河旁的茅屋里,在小河里架着一根木棍,拦截从上游市场流下来的漂流物。他们把树枝当柴烧,把蔬果自己拿来吃,有时还可以捡到木底鞋,真是苦中作乐呀!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明白了世界上有那么多困苦的人,他们都有权利做自己生活的主人,把握自己人生的方向,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再含沙的蛙里,也能开采出耀眼的珍珠;再粗糙的石头,也能开采出温润的美玉;平凡如小草的你,最终也会变成美丽的鲜花。再贫困的生活,也能过得津津有味。

 
 
下一篇4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