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互联网美发店强势布局社区市场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郑晓慧 袁婵) 互联网快剪店、互联网美发店正在社区强势布局。有繁华路段短短几百米便汇集了优剪、潮剪、俏手艺等多家互联网理发、美容店。这些店以“低租金”“省时”“时尚”等优势专攻社区市场。业内分析称,互联网快剪、美发店只有实现消费者和投资者双赢,才能在社区商业体系里立足。 顾客网上排队掐准时间理发、美发 以海珠区上渡路主打快剪的“优剪”店为例,该店有4个发型师可以供顾客选择,门店不直接受理顾客临时到店服务,顾客可在家或者单位提前预约剪发服务,再根据网上提醒的时间提前到店即可享受服务,无需排队等待。另一品牌“潮剪”也采取同样的服务模式。 与“优剪”“潮剪”只提供剪发服务不同的是,“俏手艺”还在剪发的基础上还增设了洗发、染发、烫发以及头发护理等服务。近日,记者在海珠区纵横广场店看到,该店提供好几种发型供顾客选择,为给顾客节约时间,资深美发师在给顾客做护理的同时也给另一位顾客操作烫染。 “俏手艺”创始人朱尧告诉记者,以往很多顾客面临一个问题是,当有理发或美发需求时,要先在大众点评上找附近的理发店,再一个个电话过去预约时间,碰到高峰期根本无发可剪。他表示,现在加入互联网模式后,顾客在网上就能预约、缴费、选择服务项目并进行线上评价,省去了中间一系列的繁琐流程,实现了顾客“即到即服务”,解决了消费者痛点,也提高了美容美发师工作效率。 互联网快剪、美发要实现双赢才能立足 据了解,快剪模式最初起于日本,创始初衷是“简单、方便、快捷”。2018年开始在国内遍地开花,且选址多在人流集中的居民社区。据“优剪”小程序显示,目前已在广州拥有250家门店,“潮剪”为11家门店;“俏手艺”则广州开出了7家样板店,计划未来在广州开到200家门店。 快剪由于占地面积小,投资金额低,在开店成本上控制得很低。朱尧透露,一家设备齐全的互联网美发店,只要租下40平方左右的位置即可,开店成本在20万元左右即可营业,纯做快剪的社区店需要的场地更小,成本更低。“由于快剪模式主打‘简单快速’,理发师给男生剪发的时间在15分钟左右,每天的客流量可以达到50-100个,大量的客流量抵扣了低价的缺口。” 业内人士称,互联网快剪、美发店公开透明,无隐形消费的做法正是顺应了大众市场,赢得了顾客广泛好评。 互联网快剪能否带来“革命”? 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樊飞飞认为,扎根社区的互联网快剪、美发店,实现了低租金、高周转的模式,未来只有走“小而精”路线,才会迎来新一波发展浪潮。 广东省美容美发行业协会会长马娅认为,现代消费者理发不仅是要剪短,还要好看,要美观、时尚,互联网技术的接入,让美发服务有了更加快捷的手段,但是,互联网美发店要想在社区商业体系里立足,必须实现“双赢”——让消费者感觉省时、省钱、还很时尚,让投资者投下去还能持续经营下去,只有这样,才能引领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
鹏美染发膏又上“黑名单”,消费者如何避雷?
近日,由广州鹏美精细化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鹏美”)生产的2批次“鹏美染发膏”(批号为20181222001、20190608001)被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列入“黑名单”。信息时报记者就此致电该公司,其法定代表人陈锡开回应称,涉事产品目前已经停止生产。 近年来我国美容美发行业不断发展,但是染发剂质量问题频出。面对这种情况,消费者究竟应该如何选购合格的染发剂,如何安全地使用染发产品呢? 涉事企业早有“案底” 此次“黑名单”信息显示,自2018年12月,鹏美进购化妆品禁用原料邻氨基苯酚,生产了2批次“鹏美染发膏”,违反了《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第二十五条,即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或者使用化妆品禁用原料和未经批准的化妆品新原料。陈锡开向记者解释称,原本不知道邻氨基苯酚是不能使用的,在2019年6月被查出后才知道出事。 鹏美被爆出违规生产问题已经不是第一次。据企查查显示,2018年1月,鹏美生产未取得批准文号的特殊用途化妆品。2019年3月,“鹏美染发膏(黑色)”(批号:20180905001)产品成分与配方成分不相符。同年10月,鹏美购买并使用禁用原料邻氨基苯酚生产“巧克力系列染膏”产品,严重违反了《化妆品生产许可工作规范》有关规定。 据公开资料显示,邻氨基苯酚属致敏物质,该物质能引起支气管哮喘及接触过敏性皮炎,过量使用或能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基于安全风险,《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将邻氨基苯酚列为禁用组分,不得作为化妆品原料使用。 染发剂行业乱象横生 目前,越来越多爱美人士选择在自己头发上下功夫,我国美容美发行业不断发展。根据中国报告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美容美发行业市场规模为3685.1亿元,同比增长4.5%;预计2022年将突破4000亿元。 然而,在行业发展势头旺盛的阶段,企业生产乱象频出。今年3月以来,广东、四川、湖南等地公布染发膏抽样检测报告。例如,3月18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第2期化妆品抽样检验通告,在592批次的化妆品中,不合格样品有16批次。次鑫姿染发膏、彰彩焗油染发霜、名匠染发膏、妆典染发膏均被“点名”。 从广东、四川和湖南公布的不合格样本详细信息可见,被抽检产品不合格项目多数是“检出批件及标签未标识的染发剂”。据2008年起实施的《化妆品标识管理规定》第十二条,化妆品标识应当标注全成分表,标注方法及要求应当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 选购前查清批号,使用时避免直接接触头皮 目前没有确切的数据说明染发剂对人体有多大伤害,但对人体有一定影响。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专业人士称,有害物质一般主要来自染发剂原料中的苯、二噁烷、二甘醇等。消费者在选购时需要多留心眼: 1. 染发产品目前是属于特殊用途的化妆品,企业将产品投放市场前需要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消费者在选购染发产品时可以先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进行查询,核准产品名称、类别、生产企业、批准文号、批件状态等信息。 2.选购经过国家安全性评价检测的合格产品。如果使用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可以向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反馈。如果产品是非法企业生产的,可以向药品监督管理局或者市场监督管理局反映。 3.在《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年版)中新增了产品需要有警示语的要求。消费者在购买时可留意产品包装是否标有使用人群、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等信息。 消费者使用染发产品时需要多注意: 1. 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大品牌染发产品,建议购买无氨无味的染发膏,此类染发膏碱性低、无刺激,不伤头皮头发。使用时必须按说明进行调配,不得随意增加浓度。 2. 消费者在第一次使用染发剂时,可以先在耳后或肘内侧皮肤上涂擦少许染发剂,没有出现烧灼、奇痒、红肿等情况可继续使用。头皮有外伤、破损、发痒者,过敏人群,孕妇及16岁以下人士不应使用染发剂。 3. 染发前要在发际围一条毛巾,防止染液流到面部和颈部;染发时戴胶手套,操作时尽量避免染发剂与头皮直接接触,还要避免染发剂污染眼、口唇等部位;染发后用流动的水反复冲洗,彻底洗净,切忌边洗澡、边染发。 4.如果出现红斑、丘疹、奇痒等过敏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马上就医。 5.合理决定染发周期,也要避免频繁染发,建议成年人最多一个月染发一次。 信息时报记者 袁婵 实习生 马思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