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2: 云山论见
  • 媒体视角

      上至上级的各种完美要求,下至个别群众的不合理诉求,可称之为对基层的“完美主义”的绑架。基层希望给上级留下良好印象,本来是正常的追求。但是,完美可以追求,却不能够苛求。一旦过于苛求完美,就会异化为追求形式,乃至变成不惜成本的倾情“表演”。  ——中国青年报:《表演“完美”也是形式主义》    一项面向中小学生的活动是“研学活动”还是竞赛,从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内容不难辨识——只要需要进行测试,并对成绩进行排名,评定奖项,就属于带有竞赛性质的活动。鉴于此,社会当警惕违规奥赛“换马甲”复活,监管部门也要保持“在线”,依法严查,取缔违规组织的变相竞赛活动,别让已降温的竞赛热“回温”。  ——新京报:《警惕违规奥赛“换马甲”复活》    加多宝与王老吉直到2020年6月仍在为“怕上火就喝加多宝”打官司,国家知识产权局还曾发现有些初具规模的科技创业公司竟然没有申请过知识产权,专利、商标处于“裸奔”状态。商标法实施快40年了,中国企业应当赶紧补知识产权这一课。  在此还想给中国红牛提个建议: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的东西,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泰国的红牛商标虽然响亮,但哪怕再用30年,也还是别人的。与商标相比,中国红牛20多年积累的生产能力与渠道关系才是真本事。这些遍及中国大江南北的渠道能卖红牛,也能卖中国“战马”。  ——经济日报:《喂别人的红牛,不如养自己的战马》  ◎木木 辑

  • 以个案推动法官人身安全保护制度完善

      热点观察  1月12日,湖南高院女法官周春梅因拒绝同乡“打招呼”的请托,惨遭杀害。周春梅遇刺后,中央政法委、最高法、最高检接连发声,表明态度:法治社会绝不允许司法权威受到暴力挑衅;暴力不能撼动正义;正义永不低头。最高检表示,“春梅,公诉席上,我们必定替你讨回公道!”(《新京报》新媒体1月13日)  法袍染血,春梅凋零,痛彻人心!这是继去年11月哈尔滨法官郝剑遇害后,又一起法官被行凶者杀害的恶性事件。近年来,法官因依法履职而遭受当事人侮辱、诽谤、威胁、恫吓甚至伤害的现象并不鲜见。从广西陆川退休法官傅明生、北京昌平女法官马彩云,到最近的郝剑、周春梅,一个个正义守护者因依法履职而倒下,令人痛心而愤慨。  凶手必遭严惩,但我们更需从制度上进一步强化对法官人身安全的保护。2016年,中办与国办印发《保护司法人员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规定》,明确规定对干扰阻碍司法活动,伤害司法人员及其近亲属的行为,要依法迅速从严惩处;2017年,最高法发布相关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法官、审判辅助人员依法履职的保护机制。  但连接发生的惨剧提醒我们,保障法官人身安全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会毕其功于一役。一来,制度有进一步动态完善的空间;二来,落实到位才是关键。正如“中央政法委长安剑”刊文所言,“别把这起悲剧当成一个不可控不可防的突发事件,把保护网织得密些、再密些,把那些纸上条款落实得严些、再严些。”  应当承认,类似案件有一定偶然性,给人防不胜防之感。但实际上并非完全不可防。因为许多恶性事件在发生前,多少会表现出一些苗头。而且,类似案件也有一些共性,比如施害者法治观念淡薄,性格存在缺陷,或者言语中有威胁行为。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向某与周春梅系同乡、校友关系,据周春梅丈夫称,向某“过得不好,离婚了,可能被仇恨冲昏了头脑”。  防备这类人,既需要法官提升自我防范意识,更需要建立健全法官伤害风险评估预警系统,在发现苗头之前就将风险控制住。对于潜在行凶者通过语言、神情等显露的危险信号,不能轻易放过。2017年7月,在首届中国法官协会法官权益保障委员会全体会议上,最高法院院长周强指出:要建立健全风险评估预警机制,对人身、财产、住所安全受到威胁和侵害的法官及其近亲属及时提供救助。  正义不能蒙尘,法袍不能再染血。但愿周春梅遇刺牺牲案,能成为进一步推动法官人身安全保护制度完善的新起点。  ◎陈广江 媒体人

  • 盘活古村落设想

      白话广州  新闻话,广州13条国家级传统村落而家已经全部完成咗挂牌工作。呢几年,广州喺盘活古村落上边不遗余力,好多村落已经初见成效。  呢啲古村落,大大话话都有几百年嘅历史,最特别嘅就系岭南特色古建筑。好似小洲村,就有岭南地区好少见嘅蚝壳屋。呢13条村落,我谂可以分为几类进行推广。  第一,利用古建筑重现当年村落生活。聚龙村、沙湾北村、钟楼村呢啲,佢哋喺开村嗰时就已经好有规模,啲古街古屋非常齐整。沙湾北村就有体现沙湾古镇风貌嘅车陂街;从化嘅钟楼村仲有城墙、护城河同埋炮楼。一旦重现当年盛景,呢种穿越就好有新鲜感。  第二,发展特色村落经济。小洲村、大岭村、深井村呢啲水乡水道,可以营造商业文化氛围,做成悠闲游嘅古村。小洲村就好有代表性,佢嘅古码头、古商业街、古桥、古树、古溪,已经吸引咗好多人前嚟打卡。而喺广州周边嘅村落,除咗利用农耕项目吸引市民嚟体验,仲可以改造或打造成新建筑,串联起旧有岭南特色建筑,构建人文、生态旅游链条。花都嘅港头村就做紧呢种尝试,佢要引入文创教育、艺术展览、餐饮娱乐等多元业态,用新旧岭南建筑打动市民。◎阮栩 编辑

  • “刷身份证亮健康码”模式应推而广之

      民生视角  为积极贯彻疫情防控要求,同时省去广大群众特别是老年人的出行麻烦,广东继在“粤省事”平台上推出“粤康码”后,再度升级健康防疫核验系统。使用该系统后,无法出示电子健康码的群体,尤其是没有智能手机,或是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可直接出示居民身份证进行实时健康防疫状态核验,用于替代电子健康码(央视新闻1月13日)。  电子健康码在疫情防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不少人也会因此遇到麻烦,除了老年人群体,还有一些人在出行过程中或没有微信,或手机没电,或忘带手机,亦因无法出示健康码而深感不便。  尽管国办印发的《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提出,各地不得将健康码作为人员通行的唯一凭证,但是几天前,辽宁抚顺一名老人因为不会扫健康码,向司机请求登记乘车遭到拒绝,最终在司机和部分乘客的斥责下无奈下车。可见,破解部分人尤其是老年人出行难,应成为各地头等大事。而广东“刷身份证亮健康码”,就是便民的高效之举。  这既是一种技术创新,也是一种服务理念的创新,给老年人群体和防疫工作都带来了方便,具有样本价值,值得推广。一旦推行这种模式,老年人群被“歧视”的现象有望杜绝。因为即便不懂如何扫健康码,也会懂得携带使用身份证。  事实上,“刷身份证亮健康码”模式还可延伸至更多领域。赋予身份证更多功能,不只是方便了老年人,广大公民都会受益。当居民身份证与多种信息实现互联,刷身份证就有望代替不少凭证。技术的发展,本就是让我们的生活更简单便利,而不是更复杂麻烦。  ◎张海英 教师

  • “老人遗产赠友”传递正能量

      点击广东  随着春节临近,各地都加强了疫情的动态防控,比如,“清远市民政局发文,暂不接收各种现场活动的报备”(《广州日报》1月13日)。任何导致人员大量聚集的现场活动,都应秉持“非必要不举办”原则。对于人员流动也是如此。“非必要不离粤!广东多地发放‘大礼包’留人就地过年”(南方网1月13日),各种暖心措施,对务工人员必然会产生吸引力。其中,“新年出勤奖提高到4000元!东莞长安一企业的不少员工说留下来挺好的”(大洋网1月13日),丰厚的现金礼包,作用更为立竿见影。当然,即使没有礼包吸引,大家也应响应“非必要不返乡”倡议。  对社会民生有益的事情,都应当支持或响应。比如,“广东幼师招聘会供需两旺,幼儿园男老师依旧稀缺”(《广州日报》1月13日),所传递的信号很明确。即幼师岗位供不应求,男性幼师尤其稀缺。就像护士一样,幼师并非女性专利。男幼师的教育方式与思维,与女幼师有很大不同,特别是“阳刚教育”,需要男幼师弥补。这有赖于政策的积极引导。  政策对社会有强大的导向作用,法律也是如此。“广州一男子嫖娼后从公寓坠亡,家属索赔148万被法院驳回”(《信息时报》1月13日),是对“谁弱谁有理”的反驳,彰显了法律严肃性。公寓经营者无证经营,不是死者嫖娼的理由,更不是其自行坠楼的理由。无证经营自然会受到行政处罚,但与嫖娼者坠亡无必然联系。  “东莞66岁独居老人立遗嘱把遗产赠朋友”(《东莞时报》1月13日),也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传递了正能量。老人在患病期间,得到了朋友无微不至的照顾,便赠遗产为报。此类行为有两点启示:一是,善待老人者,好人有好报;二是,亲属要懂得关心爱护自己的亲人。  ◎胡也屏 媒体人

  • 参与病毒溯源 中国坦诚坦荡

      新华时评  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国际专家组将于14日来华考察,同中方科学家就新冠病毒溯源进行联合科研合作。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日前表示,感谢中国和专家组相关国家对病毒溯源工作的大力支持,这不仅对防控新冠疫情很重要,对全球卫生安全的未来以及应对具有大流行可能的新型疾病威胁,也很重要。  新冠病毒溯源是一项科学工作,必须本着非常严谨的态度,由科学家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调查和研究。疫情发生以来,中方本着开放、透明、负责任态度,率先同世卫组织开展溯源合作。世卫组织专家两次来华考察,中方专家同世卫组织及国际专家组也举行了多次视频交流,积极分享中国溯源成果和抗疫经验。国际专家感谢中方科学家在新冠病毒溯源方面开展的大量出色工作。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负责人迈克尔·瑞安日前表示,国际专家组赴华考察的研究结果或将有助于形成科学假设,也可能导致在其他国家的进一步溯源研究。在病毒溯源及了解疫情影响方面,世卫组织会视情况需要去往任何国家、任何地区收集相关信息。世卫组织秘书处强调,新冠病毒溯源工作的目的绝不是追责,而是就人畜传播路径找到科学答案,避免类似流行病再次危及人类社会。  一段时间以来,一些国家的政客和相关势力怀着科学以外的目的,对新冠病毒溯源工作进行政治化,这无助于科学研究,也损害世卫组织与成员国之间的信任,严重妨碍世卫组织和成员国的合作。这些言行遭到世卫组织和国际科学界强烈反对。世卫组织多次强调,开展溯源活动必须基于科学原则而不是政治化。  中国多次表示,愿继续同世卫组织加强合作,推进全球溯源工作。也希望其他国家能和中国一样,秉持积极态度同世卫组织开展相关合作。各方应共同努力,以科学为指引,以公共卫生为目标,才能推动病毒溯源工作不断取得进展,让人类面对未来公共卫生威胁更有准备,更有能力防范和化解类似危机,让新冠疫情造成的人间悲剧不再有机会上演。  ◎郑汉根 新华社记者  信息时报评论邮箱:xxsbpl@126.com

  • A1: 头版
  • A2: 要闻
  • A3: 焦点
  • A4: 焦点
  • A5: 焦点
  • A6: 广州
  • A7: 社会
  • A8: 教育特刊
  • A9: 教育特刊
  • A10: 区区无小事
  • A11: 好人365
  • A12: 云山论见
  • A13: 体育
  • A14: 竞彩专版
  • A15: 天天福彩
  • A16: 体彩闲情
  • B1: 时时财经
  • B2: 财金
  • B3: 金汇理财
  • B4: 汽车周刊
  • B5: 汽车
  • B6: 时尚
  • B7: 今日健康
  • B8: 娱乐
  • Z1: 工商广告价目表
  • Z2: 工商广告价目表(特殊规格)
  • Z3: 版花广告价目表
  • Z4: 社区报广告价目表
  • Z5: 信息时报新媒体广告价目表(一)
  • Z6: 信息时报新媒体广告价目表(二)
  • Z7: 信息时报新媒体广告内容制作类产品收费标准
  • 信息时报
  • 新员村
  • 家在岭南
  • 新林和
  • 猎德
  • 幸福车陂
  • 家园
  • 天河智慧城
  • 石牌百姓事
  • 瑞宝人
  • 南石风采
  • 平安海珠
  • 阳光前进
  • 激情龙洞
  • 幸福沙东
  • 新凤阳
  • 新滨江
  • 素社家园
  • 西关逢源
  • 赤岗特刊
  • 昌岗纪事
  • 幸福金花
  • 绿色天河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