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决胜扶贫攻坚 佛山还须闯三关
□信息时报记者 林丹 通讯员 刘丹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6月30日,在第十一个“广东扶贫济困日”到来之时,梳理佛山扶贫攻坚现状,探寻扶贫攻坚突围之路,对佛山决胜扶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成绩:连续三年获得“好”等次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佛山市脱贫攻坚工作主要为对外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和省内脱贫攻坚对口帮扶工作。目前,佛山市扶贫攻坚工作已取得决定性进展。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对口帮扶湛江、云浮都取得积极成效,扶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 对口凉山扶贫协作方面,已促成53家广东企业投资落户凉山,实际投资额超过43亿元。援建安全住房6644套,为27680名住房困难户解决住房问题。创新组团式医疗、教育帮扶、结对帮扶模式,有效解决了贫困群众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等老大难问题。助力凉山11个国家级贫困县成功摘帽4个、1772个贫困村退出贫困行列、80.1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2017年国家对扶贫协作工作开展考核以来,佛山连续3年获得“好”的等次。2019年10月,佛山对口凉山扶贫协作工作组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 对口帮扶湛江、云浮方面,佛山累计建成1420个产业增收项目,形成了一批有特色、成规模的产业扶贫项目。实施一大批民生项目,帮助7791户危房户完成危房改造。湛江、云浮12个县(市、区)由佛山帮扶的254个相对贫困村已全部退出贫困行列,7.9886万名相对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到2019年底,所帮扶的254个相对贫困村全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7678.10元,大幅度超过全省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60%(11022元)的省定标准。 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虽然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但佛山的扶贫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据了解,佛山市帮扶凉山州11个国定贫困县属于“三区三州”,是国家层面的深度贫困地区,是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难啃的“硬骨头”。省内,佛山市帮扶湛江、云浮两市的相对贫困人口体量大,约占整个广东相对贫困人口的20%,难度极大。 挑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凉山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四川省未摘帽的7个贫困县全部在凉山,占全国52个未摘帽县的13%。7个贫困县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其中,6个县2019年GDP不到40亿元,5个县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到1.5亿元(美姑县仅0.92亿元);4个县贫困发生率超过11%,其中布拖县为22.56%,金阳县为14.67%。此外,2.9万人存在返贫风险,9.2万边缘人口存在致贫风险。 二是对口帮扶的湛江、云浮所属的12个县(市)全部被纳入省督战(未脱贫人口达100人以上的县被纳入省督战)。254个相对贫困村,还有155户496人尚未脱贫。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来袭,对务工就业、产业项目、产品销售都造成不利影响。招商引资方面,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投资意愿明显不足。 解决:多方抓好扶贫攻坚 佛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决胜扶贫攻坚,针对上述挑战和问题,今年下半年将着重抓好以下多方面的工作。 对口协作凉山方面,一是着力抓好安全住房及配套设施建设工作。开展集中连片突出贫困现象整治,推进广东(佛山)援建新村和集中安置点乡村振兴试点工作。 二是突出抓好稳岗就业工作。积极做好稳岗服务,进一步完善务工补助金管理使用办法。推动佛凉两地人社部门加强沟通协调,同时协调做好在凉山当地务工人员稳岗工作及后续跟踪服务。 三是加大产业扶贫协作力度。用好财政奖补政策,吸引更多的广东(佛山)企业到凉山投资。继续支持凉山发展一批产业园区。扎实开展消费扶贫,让更多的凉山农特产品走向市场。 四是努力完成社会帮扶资金任务。积极发动企业、商协会等参与扶贫协作工作,引导其开展捐款捐物。 省内对口帮扶湛江、云浮方面,一是全力完成剩余脱贫任务。紧盯未退出村和贫困人口,严格执行脱贫退出标准和程序,确保今年上半年实现剩余相对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 二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质量与成色。坚持帮扶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对脱贫不稳定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巩固产业扶贫成果,着力打造更多带动力强、贫困人口受益多的长效产业项目。巩固就业扶贫成果,把返贫风险降到最低。积极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工程。 三是全力推进消费扶贫行动。推动各级预算单位优先购买扶贫产品。实施“扶贫微超”工程,鼓励引导企业布设一批消费扶贫智能柜。同时,在网络消费扶贫、打造消费扶贫平台等方面推动消费扶贫上新水平。
-
佛山工行:全力以赴助力脱贫攻坚战
脱贫攻坚,金融助力!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工行佛山分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总攻动员令,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和总省行关于金融扶贫的工作要求,切实把金融扶贫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通过与四川凉山州白银厂村结对帮扶、积极参与扶贫济困等方式,全力以赴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工行力量。 定点结对 赋能乡村内生式金融扶贫 地形复杂、道路崎岖、交通闭塞、生产落后……这就是深度贫困区的真实面貌。在工行广东省分行对口扶贫四川省金阳县的基础上,佛山工行主动作为,在佛山市政府扶贫办、人民银行佛山市中心支行和市工商联的组织下,通过佛山派驻当地扶贫干部的协助,与四川省凉山州金阳县白银厂村结成帮扶对子,帮助该村早日脱贫摘帽。 据了解,白银厂村是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挂牌督战的1113个未摘帽贫困村之一。该村地处山区,位于金阳县南部,距县城105公里。全村共有常住村民177户共计1355人,其中贫困户135户共计981人,贫困人口占比超过70%,是全县脱贫攻坚战中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 5月22日~25日,佛山工行主管行长与工会办负责人一行疾行近万里,前往四川金阳县青松乡白银厂村开展扶贫攻坚结对帮扶工作。一行人到达白银厂村后,与村干部和贫困户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在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后,该行一行在金阳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当地村民的见证下,与白银厂村签订了《佛山市社会力量助力凉山州挂牌督战村结对帮扶协议书》,并向该村捐赠了产业帮扶资金5万元,助力产业扶持和农产品销售,帮助白银厂村实现内生式发展。 此外,佛山工行还于6月1日成立了对口四川金阳县扶贫工作专项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行内各项资源,整体推进、督促落实总省行定向扶贫各项工作。行长任组长,其他行领导任副组长,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帮助金阳县实现稳定脱贫。工行佛山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村企结对帮扶,建立畅通的沟通机制,帮助结对村查找脱贫弱项短板,制定有效的帮扶措施,精准施策,引领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脱贫奔小康的内生动力,推动结对村的脱贫工作取得实效。 爱心扶贫 冲刺脱贫攻坚大决战 2020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也是“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10周年。为贯彻落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会部署要求,聚焦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目标,根据《2020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工作要点》,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工行佛山分行积极组织行员工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献爱心募捐活动,努力营造参与扶贫“人人皆知,人人可为,热心捐献”的良好氛围,组织员工参加“广东扶贫济困日”献爱心募捐活动,得到全体员工的积极响应。本次共筹集善款逾30万元,全力以赴支持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 此外,佛山工行还积极开展和落实消费扶贫“春暖行动”,深挖消费扶贫潜力,全力发动员工和客户采购金阳县的青花椒、魔芋、核桃、红糖、松茸、苦荞茶等特色农产品。2020年5月,从金阳县采购农产品共计110万元,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支持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用一种带着责任、感情和温度方式,统筹资源,形成扶贫大合力,支持贫困县实现稳定脱贫。 据统计,近两年佛山工行在消费扶贫上可圈可点。2019年至2020年,从工行广东分行定点扶贫村阳江市阳东区那龙镇九三村采购橘子2万斤,共2000箱,价值8万元;2019年12月,投入12万元向总行定点扶贫县四川省万源县采购大批鸡蛋。切实帮助贫困地区农民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保障贫困户稳定增收。 “人心齐,泰山移。”脱贫攻坚是全党、全国、全社会的事。下阶段,工行佛山分行将继续履行国有大行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担当,坚持不懈做好扶贫工作,出实绩、求实效,助力全社会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信息时报记者 林丹 通讯员 刘梓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