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自由放飞科技梦
□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温倩茵 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陈文杰(除署名外) 通讯员 陈哲 翱翔大地之上,俯瞰世界全貌,在一望无际的天空中自由高飞,当人类创造出飞机、飞船以后,飞翔已不再是鸟类的专利。来自广州市协和小学六年级的朱一畅从小爱科学、爱动手,在今年全国航空体育竞赛(飞北赛)中斩获金牌。她的科技梦正展开羽翼,从此起航! 爱科学玩出“专业”史莱姆 一畅看起来是个斯文乖巧的女孩子,实际上脑袋里有各种古灵精怪的创意想法,这源于学校科学课带给她的灵感,从认识不同物质的特性、作用,到构建生态循环系统、研究桥面承重,从而引发她对发明次元穿梭机的构想…… 这样一个热爱自然科学、好奇心重、喜欢刨根问底的孩子还拥有超强的动手能力,即便是自制在学生间走红的史莱姆水晶泥,她也能玩出专业范。由于市面上的史莱姆水晶泥含有硼砂,误食会令人中毒,一畅只使用清水和生活中的一些物品少量多次地融合,就能做出不同质感的水晶泥。“沐浴露、洗面奶、小苏打、牙膏、盐、蛋清等等都是我常用的材料,蛋清与洗洁精融合,经过低温冷藏使蛋白质变性,做出来的蛋清水晶泥柔软性和拉伸性都特别好。”一畅正儿八经地介绍她从自制水晶泥过程中学到的化学原理。 “聚宝箱”变废为宝藏惊喜 除了自制水晶泥,一畅的房间还是一个大型发明制造现场。“虽然在妈妈眼中是个‘大垃圾场’,但我觉得是个‘聚宝箱’。”埋头在房间中,把马达、太阳能接收板、黏土、铁线圈、纸皮等各种“废品”变身为酷炫好玩的科技小项目,便是她的最大乐趣。 以太阳能接收器、黑色碗等为材料,做成的环保保温箱不仅能保温,还可以煮熟鹌鹑蛋;用热熔胶拼接筷子做成的迷你投石机不容小觑,威力惊人;可乐、苏打粉混合后,会在报纸和黏土堆砌而成的小山上发生什么?召唤出的巨型可乐柱堪比火山喷发!这些由一畅精心设计的作品每年都会在学校的科技节上得到展示机会,渐渐地,她也越玩越专业。 勇闯全国飞北赛夺金牌 长期沉浸在科技创作氛围中,一畅的动手拼装能力自然越来越强,去年开始在市内航模大赛崭露头角,先后获得2018年、2019年广州市青少年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一等奖(第一名)。在刚过去的暑假,她与另外两位广州航模精英组队前往宁夏银川,参加2019年全国航空体育竞赛(飞北赛),一举获得了一等奖(金牌),以两轮74.72秒总留空时间完胜。 在这场全国赛中,相对于其他选手,一畅其实困难重重。首先,比赛中使用的电动航模机型是她从未接触过的,相当于给她出了个大难题,考验她的读图能力、应变能力。每位选手拥有两架电动航模以完成两轮比赛,然而因为一畅不熟悉该机型,充电时间过长导致电池“原地爆炸”了!就这样,其中一架航模报废了,她只能硬着头皮用一架航模完成比赛。“通常第一轮放飞了航模,都很难再捡回来,它可能挂树上了,甚至飞出了赛场,所以我在拼接航模时非常注意细节,放飞时也用心感受风向,稳稳地平推出去,希望它在空中的时间能坚持长一点。”让人意外的是,第一轮比赛航模的留空时间不仅长达40.13秒,还完好无缺地折返到赛场中,一畅捡起来,知道冲击金牌的机会来了!她再次调整航模,在第二轮比赛中赛出了34.59秒的留空时长,两轮比赛总留空时长远超第二名30多秒。 “在拼接航模时考验选手的手感,组装后要检视航模细节,确保机翼平衡,以免机身出现扭曲、变形;航模放飞跟飞机起飞原理一样,逆风而行容易对机翼产生上升气流,平衡稳定地推送出去即可;风向风力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赛场中央空旷的地方,避免试飞时飞出了赛场或者卡在树上损失了出赛的航模。”一畅总结了比赛的取胜之道,小小的电动航模搭载着她的“科技梦”,乘风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