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州医生为他成功保“指”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廖温勃 通讯员 张丽仪) 今年50岁的湖南人陈阳(化名)在柬埔寨的一家木材加工厂工作,回国的场景他想过很多,但没想到这次打“飞的”回国,竟是为了保住手指。9月6日,陈阳在柬埔寨的工厂里工作操作刨板机时,不慎受伤,致右手多指严重挤压撕脱离断,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虽已离断超48小时手指再植成功的可能性很低,但他仍选择回国寻求一线希望。所幸,在广州专科医院医护团队的努力下,他的手指再植成功,目前已恢复血运和知觉。 “当时要不是我右手抽离得快,整只手可能都没了。”陈阳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事发后,他立即被送至柬埔寨当地知名的医院救治。然而,在当地医院经过手术后,医生观察发现陈阳的术后手指通血情况并不乐观,手指逐渐变黑和感染。多方打听联系后,他们决定回国来到广州搏一线希望。经过与广州专门从事手外科的专科医院——广州和平骨科医院远程联络对接,陈阳在9月7日晚上连夜飞往广州,但在8日清晨赶到医院时,手指伤情已经过了48小时。 “手指离断48小时以上,再植的成功率极低。”广州和平骨科医院手外二区主任、副主任医师李栋介绍。而在打开陈阳伤口的敷料后发现,在柬埔寨进行的手术清创不彻底。李栋分析,给患者保住手指的难点不少。首先,断指热缺血时间超过48小时,组织及血管变性;其次,机器的挤压撕脱,造成神经动脉血管多处多段离断;另外,柬埔寨那边的医院医疗水平有限,手术清创不彻底,术后手指肿胀明显,并有感染迹象。 医院手术室已经开好了绿色通道,医护人员做好准备,等待这位千里迢迢回国的患者。“我们打开伤口处敷料发现,他的食指和中指中远节颜色灰暗,指温及张力差,感觉麻木,毛细血管反应消失,再加上他从伤后至今已超过48小时,右手1~5指及手背明显肿胀,伤口可见少许渗液,食指中远节已热缺血变黑。”广州和平骨科医院手外二区主刀医生张建说,情况不乐观。 面对这么棘手的情况,该院手术团队经过分析认为,患者右手1~5指需要在显微镜下重新清创,尽快恢复指体通血。随着手术的进行,术中彻底清除污染及失活组织,食指再植,中环小指血管神经肌腱探查吻合,并行小血管移植。据悉,手术从8日早上7点持续到10点,术后指温及张力正常,颜色红润,手术费用3万余元,总医疗费用4万元左右。 经过医生的救治,陈阳的手指终于出现了红色血运,并在一周内得以出院。医生介绍,陈阳后期只需做约一个月时间的康复训练,即可恢复抓举能力,日后对工作生活基本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李栋提醒,当出现指(肢)体离断受伤时,第一时间要包扎止血,离断的肢体不要冲洗或做任何处理,应用干燥、干净的布料或毛巾包好,并低温保存。一般来说,断指再植的最迟黄金时段是伤后6~8个小时,时间越早越好。
-
高尿酸没痛风症状也需警惕
痛风发作是一种怎样的体验?锥刺骨、刀割肉、撕心裂肺……光听到痛风这两个字都要紧张得无法呼吸。然而,一旦暂时不痛了,你还记得要控制高尿酸这个背后的“大魔王”吗?其实,并不是所有的高尿酸都表现为痛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肾内科副主任汤珣表示,痛风的超强存在感,使得高尿酸对肾脏的损伤,往往很容易被忽略。临床上,因常年高尿酸导致肾结石、梗阻性肾病,甚至尿毒症、肾衰竭的患者不在少数,很多人还正值壮年。 高尿酸≠痛风 高尿酸已成为继“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之后的“第四高”,我国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3%,其中男性更高达18.5%。 尿酸,简单来说,是人体内一种叫“嘌呤”的东西代谢后产生的垃圾。通常,人体内产生和排除的尿酸动态平衡,但如果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血液中尿酸就会增高。正常情况下,非同日两次空腹男性和绝经后女性尿酸超过420umol/L,绝经前女性超过360umol/L,即可确诊为高尿酸(高尿酸血症)。 提起高尿酸,很多人自然就会想到痛风。汤珣表示,其实两者并不是一回事,痛风也不是必然结果。有些尿酸高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发展成为痛风。然而,不用忍受“痛疯”之苦,并不意味着就可高枕无忧,对高尿酸置之不理。 高尿酸与肾脏病 众所周知,血液中尿酸聚集过多时,就会沉淀为尿酸盐结晶,而负责排泄尿酸的肾脏,就容易因此受损。 汤珣解释,血液中的尿酸从肾小球、肾小管中过滤,尿酸盐结晶也因此容易在此处沉积,形成尿酸盐结石。小结石可能随尿液排出,没什么症状;但大块结石就容易堵塞尿道或肾小管,造成肾积水、肾小管梗阻、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甚至尿毒症等。 另一方面,尿酸持续增高,容易刺激肾小球发生炎症,形成慢性肾炎,影响肾小球的过滤功能,也会增加尿毒症的发病几率。而且,痛风发作的患者长期反复服用止痛药也会对肾脏造成损伤。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约20%~25%的痛风患者有尿酸盐肾病。欧洲透析移植协会报告,尿毒症由痛风所致者约占0.6%~10%,而痛风患者经解剖证实有肾病变者占100%。 汤珣表示,高尿酸对身体的危害,不止痛风、肾脏病。尿酸盐刺激血管壁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冠心病、高血压、脑卒中风险。尿酸盐还会损伤胰腺B细胞,诱发或加重糖尿病,加重胰岛素抵抗。 没症状也需警惕 广东地区的人群饮食中海产品较多,又有煲老火靓汤的习惯,因此痛风、高尿酸发生率极高。但是,很多人认为高尿酸血症只要没引起痛风发作就不需要治疗,即使发生痛风也只是在痛风时服药,一旦症状缓解就不需再理会了。其实,高尿酸如同高血压和糖尿病一样,也需要长期进行治疗,不能等出现并发症后才去亡羊补牢。 汤珣表示,首先要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减少嘌呤含量高的食物摄入,如海产品尤其是虾、蟹、贝壳一类的食物,豆菜类如黄豆、扁豆、紫菜、香菇以及啤酒、动物内脏等。另外,所有的蛋白质类食物加热时间长或反复加热后都会使嘌呤增高,因此要少喝老火汤,少吃火锅,不要浓汤拌饭,尽量少吃外卖。此外,还要注意多饮水,多吃蔬菜,适当运动,控制体重。在此基础上,如仍不能有效控制高尿酸,就应及时找专科医生进行药物指导治疗。 信息时报 记者 谢菁菁 通讯员 伍晓丹 下列食品 嘌呤含量较高宜少吃 ●海产品尤其是虾、蟹、贝壳一类; ●豆菜类如黄豆、扁豆、紫菜、香菇; ●啤酒、动物内脏等; ●加热时间长的蛋白质类食物; ●老火汤、火锅、浓汤拌饭。
-
中国NSCLC患者单药免疫治疗数据发布
信息时报讯(记者 廖温勃) 记者获悉,在日前召开的2019年世界肺癌大会上,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所长、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吴一龙教授首次发布KEYNOTE-042研究中国亚组和中国扩展队列数据,并公布首个中国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一线单药免疫治疗数据。 III期临床试验KEYNOTE-042研究旨在评估默沙东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对比化疗用于初治的PD-L1阳性(TPS≥1%)且没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或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疗效。中国亚组和中国扩展队列的研究结果在2019年世界肺癌大会上经由KEYNOTE-042研究中国牵头人吴一龙发布。 “KEYNOTE-042是PD-1抑制剂中以总生存期(OS)为主要终点的单药一线治疗NSCLC的研究。”吴一龙表示,“此次亚组及扩展队列分析,是首个在中国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一线单药治疗中使用PD-1抑制剂的研究数据,这一数据发布具有重大意义。” 记者了解到,肺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首位。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新增约78.7万肺癌患者,63.1万人因肺癌死亡。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晚期,而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仅为5%左右,治疗现状亟需改善。 KEYNOTE-042是一项国际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的III期研究,其中国亚组(92例)和中国扩展队列(170例)共纳入262例PD-L1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中国患者,随机接受帕博利珠单抗(128例)或含铂类药物化疗(134例)治疗方案。此次对中国人群数据分析的主要终点与整体研究一致,为PD-L1表达程度不同(TPS≥50%、TPS≥20%、TPS≥1%)患者群体的OS,以判定在中国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带来的OS获益情况以及与整体研究结果的一致性。
-
默沙东宣布参展中国第二届进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