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市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校企需求对接会举行
日前,东莞市名校研究生联合培养校企需求对接会在电子科技大学广东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举行。活动旨在为高校和企业间搭建交流合作的桥梁,实现企业与高校导师的精准对接,当天吸引了近50家东莞企业代表参加。 对接会上,分别就广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东莞基地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电子科技大学“东莞专项”、华中科技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项目、南华大学全日制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等进行了项目推介和说明,并邀请了导师代表电子科技大学教授们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科研方向,现场达成了多项合作意向。 目前,东莞市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根据相关标准,企业分成“倍增计划”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等,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这些企业特别是注重研发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十分大。东莞一直在尝试破解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人才瓶颈问题,面对自身高校科研机构匮乏的短板,“人才引进”成为主要途径。 为了将高校研究生的实践需求与广大东莞企业的科研创新需求“无缝对接”,东莞鼓励研发实力较强、研究课题充足、经营状况良好并能够长期作为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大中型科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工作站。目前已制定了《东莞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工作站实施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根据《办法》,经认定的东莞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工作站,市财政拟一次性给予不超过50万元的资助。 截止2019年7月,研究生中心到莞培育(实践)研究生共计人数1127人,其中在读博士211人,在读硕士916人,来自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全国各地88所高校,为东莞中子科学中心、广东高臻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东莞德永佳纺织制衣有限公司、东莞美壹磁电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近200家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提供了人才支持。根据近期一次对已完成实践签离并就业的128名研究生调查统计显示,其中留莞就业的有57人,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留莞率44.5%。 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黄天梁表示,为深化东莞产教融合、建立新型的政产学研协同培养研究生平台,为东莞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人才支撑,研究生中心加强省市联动,着眼大湾区建设发展,推动莞港澳合作,东莞将利用天时地利人和,全面深入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 信息时报记者 段亚雄
-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司法行政铁军
□信息时报记者 段亚雄 通讯员 莞宣 日前,东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梁维东到市司法局调研东莞市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推动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九次全会精神落地落实,强调要主动作为,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司法行政铁军,更好地服务“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 梁维东一行实地考察了市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听取信息化建设情况介绍。今年以来,市司法局大力推进“智慧矫正”全省试点,全市电子定位监控率100%,位列全省首位。在社区矫正工作中,没有发生脱管、漏管情况,也没有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群体性事件和重大刑事案件。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梁维东听取了该局工作情况汇报。据介绍,新一轮机构改革挂牌以来,市司法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旗帜鲜明讲政治、抓党建,大力开展司法行政工作,有序开展政府立法立规,不断提升依法决策水平,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多项工作在全省走在前列。 梁维东肯定了机构改革以来市司法局开展的各项工作。他指出,东莞正在举全市之力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抢抓战略机遇期和发展窗口期,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理清使命和责任,努力把东莞建设成为全省最安全稳定、最公平正义、法治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梁维东还强调,要深入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化建设。要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形成合力,打造一支高质量的司法行政铁军,积极参与广东省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把东莞法治建设推上一个新的高度,更好地服务“湾区都市、品质东莞”建设。
-
市商务局征集智库机构开展“十四五”规划研究
-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