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人居环境改善项目按下“加速键”
□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陈武东 通讯员 罗舒 7月26日,东莞市茶山镇举行乡村振兴战略加温鼓劲推进会。会议提出,要奋力推动全镇乡村全面振兴,全力建设“湾区宜居小镇、品质活力茶山”。其中,各村要对照“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的创建标准要求,加快推进去年既定的246个人居环境改善项目,确保在国庆、春节两个重要节点前竣工亮相一批。 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据了解,去年以来,茶山镇乡村振兴工作扎实推进,实现了良好开局。今年开始,茶山镇调整策略,按照每条村三年最高1500万元的标准进行补助,补助资金不再受年度限制,进一步推动各村人居环境改善三年行动规划提前实施。 记者了解到,目前,全镇三年总投资约5.5亿元的246个人居环境改善项目中,已竣工40项;该镇还加快推进“厕所革命”,58间厕所已建成验收;两违整治力度不断增强,已完成今年整治任务的80%以上;整治广深铁路沿线违法行为633宗,清理违法构建物190宗共约15000多平方米,沿线景观环境整治成效初显;增埗、超朗等两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点已投入使用。 在乡村产业方面,今年上半年村组两级实现总收入3.02亿元、纯收入1.82亿元,分别增长20%和30%。 在基层治理方面,创新实施片区调度的“智网工程”运行模式,对各村(社区)精细化管理工作及“洁净城市”实行“红黑榜”制度,全面提升各村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最新公布的《东莞市城市精细化管理2019年第二季度工作情况通报》中,茶山镇考评情况位居全市第一。 重点打造四大连片美丽乡村示范区 根据会议部署,下一阶段,茶山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推动乡村生态振兴,打造高品质“美丽家园”“美丽河湖”“美丽廊道”“美丽园区”“美丽田园”。黎寿康在会上表示,各村要对照“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特色精品村”的创建标准要求,加快推进去年既定的246个人居环境改善项目,确保在国庆、春节两个重要节点前竣工亮相一批。 茶山镇委书记黎寿康提出,全镇要树立连片打造的观念意识,重点打造圆头山乡村休闲片区、冲美博头生态片区、寒溪水卢边“红色基因—生态旅游”片区和超朗南社古村落旅游片区这四大连片美丽乡村示范区。 会议提出,重点整治广深铁路茶山段两边景观,必须在国庆节前全面整治清理沿线500米范围内的田间窝棚、旧建筑立面。着力打造彩色林,今年年底前所有村(社区)完成“三清三拆三整治”环境整治任务的目标要求。 此外,还要全面组织开展“清理非法排污口、清理水面漂浮物、清理底泥污染物、清理河湖障碍物、清理涉河湖违法违建”“五清”行动,并将“五清”行动纳入河长制、塘长制巡查重要内容,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全镇内河涌、池塘“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
-
对标先进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7月22日至24日,东坑镇党政代表团先后前往浙江省宁波市、杭州市学习考察,重点就人居环境整治、“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进行深入走访学习,以助推东坑高质量魅力小城建设。 在宁波市南塘河历史街区,党政代表团深入了解宁波旧城改造、街区功能改造及业态提升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代表团认为当地围绕文脉与商业并重做好文章的理念值得学习。此外,代表团还重点考察了历史文化名村溪里方村“村民说事”制度、古建筑活化利用等工作。 在宁波市高泥村,当地负责人详细介绍了高泥村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情况。该村充分利用“山、海、田”资源,把特色民宿、美丽庭院、田园风光和人文历史四大要素有机组合,使村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迅速提升。东坑镇委书记唐耀文在参观时表示,高泥村雨污分流做得清晰明了、巷道干净整洁等做法值得东坑各村(社区)借鉴学习。 在杭州考察期间,代表团先后实地考察余杭区小古城村、白沙泉并购金融街区以及青芝坞等地,重点就村民自治、美丽乡村建设、城中村改造等工作进行深入了解。 信息时报记者 陈武东 通讯员 东坑宣 相关报道 东坑加快建设高质量魅力小城 近日,东莞市东坑镇举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推进会,对东坑镇学习借鉴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力加快建设高质量魅力小城。 会议播放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等方面2个宣传片和东坑镇1个人居环境暗访片,并解读了《东坑乡村振兴工作补助方案》《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宣传方案》以及《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 据悉,为积极探索和建立具有东坑特色的乡村精细化管理体系,东坑镇出台《东坑镇深化乡村精细化管理行动方案》和《东坑镇城市管理考核办法(试行)》,即通过奖惩结合的方式,对全镇16个村、社区重点考核市容管理和环境卫生,全力打造“干净、有序、安全”高质量乡村环境。
-
谢岗为960个井盖安装防坠“弹簧床”
井盖像镶嵌在城市道路上的一颗颗“安全螺丝钉”,尽管微小,但不可或缺。近日,记者从谢岗城管执法分局获悉,谢岗镇中心区范围内的960处井盖已安装防坠网,为市民在雨天外出多加了一层地面安全防护网。 记者在花园工业区看到,工作人员在井盖处,通过电钻在离地面10厘米处的井内壁打孔并安装镀锌挂钩,将绿色的尼龙网紧紧地缠在挂钩上,并用胶带加以固定,类似一张小小的弹簧床。装配到位后,工作人员随即在网上进行了承重测试。 据介绍,防坠网用防腐蚀的高密度尼龙绳按特殊方法编织,韧性好,安装后的防坠网,至少可承受250公斤的重量。 目前,谢岗镇中心区广场中路、振兴大道、花园工业区、银湖工业区等重要路段、工业区,共有960个井盖已经加装了防坠网。 谢岗城管执法分局工作人员介绍,一旦井盖被洪水冲起来或者丢失,防坠网都会对行人起到安全保护作用。防坠网投入使用后,谢岗城管执法分局将定期对其进行安全性检查和维修。 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刘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