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这个厕所有点“潮” 男厕可做女厕用
□信息时报记者曾德顺 “女厕门口排长龙,男厕却冷冷清清”的现象在虎岗高速大岭山服务区将会被改变!记者日前从东莞市交通运输局获悉,虎岗高速大岭山服务区为厕所带来了一场革命,设立了“潮汐卫生间”,当女厕出现如厕高峰期,服务区管理员可通过切换厕所潮汐门,增加女厕厕位数量,满足需求。 切换潮汐门增加女厕厕位 据介绍,潮汐卫生间连通了男女厕所,可根据人流性别的使用需求,灵活满足男女比例各不相同的人流情况,提高卫生间使用效率。当女厕出现如厕高峰时,服务区管理员可通过切换厕所潮汐门,增加女厕厕位数量,满足更多女性如厕的需求。 事实上,这样的“厕所革命”早在去年就已经开始了。2018年2月,东莞交投集团对下辖的服务区公厕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部署。结合虎岗高速大岭山服务区公共厕所投入使用时间较久,公厕内基础设施相对陈旧的情况,常虎分公司于2018年6月1日开展以人性化服务为核心的升级改造工程,同年7月1日完成大岭山服务区公厕改造项目。 今年的春节、五一劳动节和端午节期间,大岭山服务区通过启动潮汐卫生间,增加10个厕位供女性使用,有效解决了高峰期女厕排队严重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厕所使用率。 厕所更智能科技感十足 据介绍,改造后的厕所可谓是科技感十足。大岭山服务区洗手间内均配置感应冲厕设备,同时每个厕所隔间均配置电子门锁,门锁指示灯能因应厕所使用情况变化,提高空置厕所的识别度,使得如厕更智能方便。 同时,为了让广大司乘人员能享用温度适宜的清洁用水,大岭山服务区采用空气能热水器进行热水供应,且该款热水器设置了回水系统,未经使用的热水在降温后将重新流回加热,既节约用水,又保证热水及时输送。卫生间内采用玻璃屋顶及架空结构,既增加了白天的自然采光,又能利用对流通风除去异味。在满足照明和通风的同时,还节省了电能的消耗。 设多个特色功能卫生间 妈妈带着儿子上厕所是该去女厕还是男厕呢?这个饱受争议的问题在这也得到了解决。大岭山服务区设置了多个特色功能卫生间,满足群众的差异化需求。24小时热水供应的淋浴间,为长途司乘人员提供了私密的洗漱、更衣场所,让其能充分休整,舒心出行。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陪伴卫生间,方便那些需父母陪护、不能独自如厕的小孩,解决成人带小孩如厕的尴尬。在陪伴卫生间内设置了座便器、洗手台、小便池,还增设了婴儿座椅、操作台及桌椅的母婴室,在卫生间坐便器、洗手盆及小便池处设置扶手,并在座便器一侧设置“一键求助”的无障碍卫生间。 此外,还在公共卫生间外配备了自助储物柜,让过往司乘人员能腾出双手,轻松如厕;茶水间配备的冷热直饮水机,提供了满足人员不同温度需求的高质量饮用水;在餐厅外设置的共享按摩椅休息区,让疲惫的旅人能休息“充电”;除了人的“充电”,服务区还提供了免费手机充电站,让司乘人员的旅途不断电。
-
东莞5单位签订帮扶合作意向项目
7月29日,东莞市民政局在负责结对帮扶的韶关市翁源县铁龙林场龙化工区会议室,举行脱贫攻坚帮扶项目签约仪式。现场5家单位分别与铁龙林场龙化工区就慈善定向捐赠、山泉饮用水开发、林下中药材种植、蔬菜收购等项目签定帮扶合作意向书。 记者获悉,这5家单位分别是东莞市浙江商会、广东莞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东莞市同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鑫鑫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东莞谷田食品有限公司。此次签约项目落地后,将创造部分稳定就近就业岗位,进一步推进工区产业扶贫工程,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基础。 东莞市民政局局长张春扬表示,2016年以来,市民政局会同村委全面落实就业与各项保障性扶贫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东莞市潮汕商会定向捐赠50万元,建成了工区文体广场;东莞市爱国拥军促进会、黄冈商会、东莞市瓦蓝栈公益服务中心等近十家社会组织,积极到工区走访慰问工区相对贫困家庭,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这次的签约项目,将成为工区打造一村一品的突破点,成为村集体增收、贫困户脱贫、村民致富的支撑点,成为龙化工区实现乡村振兴的新亮点。 翁源县副县长林有成表示,意向书的签定,只是一个起点,实现签约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还需要付出大量艰苦、细致的劳动。县有关部门将及时跟进项目进展,协调各方提供各种便利;林场也要加强与各项目合作方的联系,积极在立项报批、手续办理、用地统筹等方面提供支持、服务和保障,努力促进村集体和投资方互惠互利。希望帮扶方与被帮扶方之间,加强沟通,强化合作,做到精准施策,精准帮扶,让贫困户切切实实从中得到实惠,尽早脱贫致富。 帮扶项目合作内容 ●东莞市浙江商会与工区签定《慈善捐赠意向书》,通过东莞市慈善会向工区捐赠50万元,定向用于资助工区慈善项目,范围包括扶贫济困、扶助老幼病残等困难群体。 ●根据《龙化工区山泉饮用水开发合作意向书》,广东莞盈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将分期投入600万元,设立饮用水灌装生产线,开发工区优质山泉水,吸收工区资源、土地、扶贫资金参股。预计首期年产值约300万元,解决相对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岗位10个,在贡献税收基础上,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莞盈公司是首个到工区投资的企业。 ●根据《林下中药材种植合作意向书》,东莞市同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将利用工区广阔的缓坡林地空间,开展林下灵芝等中药材种植、收购合作,预计种植面积可达1000亩,年产值约500万元,带动贫困户脱贫、村民致富。 ●根据《蔬菜收购合作意向书》,鑫鑫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将以当地市场批发价110%的价格,收购工区品质符合要求的蔬菜,建立特色农产品产销对接通道。 ●东莞谷田食品有限公司与工区签定《扶贫开发合作意向书》,计划发挥工区农业生态资源优势,依托专业合作社,建设辣椒种植基地,并适时设立辣椒酱生产线“扶贫车间”,为相对贫困劳动力提供稳定就业岗位。 信息时报记者 段亚雄 通讯员 市民政局宣
-
新引进人才最高一次性补贴2万
为加快引进培育创新人才,东莞南城日前发布了《南城街道新时代创新人才引进培养实施办法(试行)》,符合条件的企业人才可以申报补贴,最高2万元,一次性发放。 企业和人才需符合哪些条件可以申请?根据方案,本次综合补贴主要针对在南城街道登记注册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在下列限定用人单位范围内对符合条件的新引进人才提供综合补贴。限定用人单位范围包括:非财政全额供养的事业单位;符合《东莞市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人才经济贡献奖励实施办法》(东府〔2018〕75号)奖励范围的单位;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经各级主管部门认定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企业;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省市创新科研团队、省高层次人才、市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入选者创办或领办的企业;经认定的大型骨干企业;经认定的成长型中小企业;获得国家或省级科技主管部门认定的具有国家或省级资质的科技服务机构。 新引进人才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本科以上学历,或具有初级以上职称。人事档案在东莞市;2017年1月1日后引进东莞市(引进时间以首个东莞市用人单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的起始时间为准);与东莞市用人单位(党政机关、财政全额供养事业单除外)签订3年或以上劳动合同,在该单位工作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满1年,所在单位须符合本方法限定用人单位范围。 记者了解到,本科或初级职称(限定用人单位):补贴1万元,市倍增企业补贴2万元,一次性发放。需要注意的是,新引进人才综合补贴每人限申领一次。符合条件的新引进人才可申领最高补贴额度的40%,符合条件且具有东莞市户籍的新引进人才可申领最高补贴额度的100%。 申报人及所在单位在“东莞市专业技术人才服务系统”(网址:http://59.37.20.103/jsrc)或在“东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网址:http://rlzyj.dg.gov.cn/)点击进入,分别注册个人、企业账户,并于8月21日前登陆提交申请材料。 信息时报记者 段亚雄 通讯员 南城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