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高新技术企业年均增速88.5%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吴瑕) 广州多部门放大招“稳预期”,广州营商环境2.0版的实施让企业、市民办事更便利,“花城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逐渐深入人心;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见效,今年1~6月份累计新增减税320亿元,企业和个人获得感增强。数据显示,市场活力持续增强,广州日均新开办企业近900家,广州为高技术企业成长建立加速机制,高新技术企业连续3年快速增长,实现年均增速88.5%的“广州速度”。 精准服务:“挂点”企业排忧解难 如何稳住企业的预期,坚定在广州兴业发展的信心?服务好企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尤为重要。 记者从广州市工信局获悉,广州市通过“挂点式”“清单式”“点对点式”“聚焦式”服务管理来切实解决企业困难。研究出台技改扶持倾斜政策,重点服务170家规模以下代表性企业,加大“升规”政策宣讲力度,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广州市推出“挂点式”服务管理。建立完善市领导挂点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召开民营企业家恳谈会,与企业座谈,协调解决企业问题。“一对一”挂点服务11个行政区,开展走访调研、政策解读等企业服务,上半年,市工信局到各区服务37次,走访调研企业94家。同时,推出“清单式”服务。建立制造业骨干企业、“两高四新”企业、“小升规”企业、重大企业引进等企业服务清单,对清单内企业提供绿色通道、贷款贴息、金融服务对接等重点服务,专人跟进清单企业情况,定期调整清单目录,夯实稳增长基础。 广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为做好‘六稳’和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形势,近两个月,我们联合区共同走访商销、社零、住餐百强企业,共走访重点商贸企业215家,外贸企业228家,通过现场办公,精准服务,解决了企业提出的场地租赁、法人变更、仓库验收等诸多问题,取得较好的成效。”市商务局通过上门走访调研、会同相关区和职能部门召开协调会等形式,帮助超视堺国际、乐金显示、沃尔玛商业、延长壳牌、广汽本田、广汽丰田等企业解决市场准入、增资扩股、资产重组等方面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企业高效经营并做强做大。 市场活力:日均新开企业近900家 记者从广州市发改委获悉,随着广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广州营商环境2.0版扎实推进,纳税便利化改革创“7个全国率先,1个全省率先”,完成电水气外线工程“串联改并联”并将审批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节省了企业办事时间,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半年,全市实有市场主体218.1万户,增长13.8%,其中企业增长22.5%;日均新增市场主体1224户,企业897户。其中,截至6月末,全市实有登记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户数均突破100万户大关,分别达到103.19万户和102.58万户,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合计占全市市场主体的94.3%。新引进马斯特智能装备、乐药信息科技、骑安科技等项目落户,实际使用外资增长8.2%,比一季度提高6.1个百分点。 同时,广州还加大对总部企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全市总部企业和中高级管理人员的企业和人才数据库,健全市区两级总部经济服务管理机制,出台《广州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实施办法》。阿里巴巴华南总部、中远海运散货、玛氏箭牌等总部企业加快在广州集聚,超过300家世界500强在广州投资落户。已认定总部企业470家,网易、唯品会、优视、欢聚时代、酷狗音乐、多益网络、金域检验、达安基因、冠昊生物、金发科技、泰斗微电子等一批本土IAB、NEM总部企业持续高速增长。 “稳预期”靠什么?不断优化广州营商环境是重中之重。“获得电力”是评价营商环境的重要指标。随着广州营商环境2.0版实施,广州大力推进10大重点领域营商环境攻坚工程,获得电力越来越便利,高压电力接入办理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低压电力接入办理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受到办电流程精简、时间压缩、成本下降带来的好处。同时,广州营商环境2.0版的实施,让企业、市民办事更便利,“花城事好办”政务服务品牌逐渐深入人心。
-
天河上半年GDP增长9.4%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李丹) 昨日,记者从天河区获悉,今年上半年,天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268.81亿元,增长9.4%。据了解,该区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0.03:8.46:91.51,第三产业比重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2076.3亿元,增长1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95.7%。 据了解,今年天河区新动能进一步筑强。该区通过开展“1+1+8”产业扶持和科技创新系列政策修订评估,出台高端专业服务业、现代服务业社会组织等扶持政策,大力实施IAB产业培育计划,依托“一园两区”打造广州软件谷,规划建设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与广州移动签署推进5G+数字经济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培育壮大现代产业集群。今年上半年,天河现代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666.13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73.4%,增长11.4%,金融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商务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80.2%。 值得注意的是,天河区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上半年新增科技类企业1.5万家,增长40%,占全市34.2%。新增孵化器和众创空间31家(孵化器8家、众创空间23家),占全市33%。21个共97万平方米的“村改创”项目全面开工。在发展科技金融方面,中国风投天河大厦落户企业11家,广州天河基金投资项目12个,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1家、广州股交中心挂牌企业106家,分别占全市14.3%和20.7%。该区还启动了2019天英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在亚太、北美、欧洲等地设置21个赛区,吸引全球双创人才。
-
“广发城市范,潮玩生活家”广州站落幕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梁海祥) 近日,广发卡“广发城市范,潮玩生活家”广州站在东方宝泰广场举办。该活动以“民以食为天”为核心理念,打造了一个广州的潮玩生活区域,号召都市人重新发现城市之美,以健康、乐观、积极的心态,寻回对于美好生活的重视与践行。 活动中,市民不仅能见证传说中的广东饮食,品味厨艺争锋,还能享受在线商户好礼,全场试吃体验,动感小游戏等环节,与潮流生活家一道,共同见证广发城市范。比如,“美好食光” 功夫小厨神亲子挑战赛,15组食神家庭,共同参与厨神争霸赛,默契十足的小朋友和家长,现场上演激烈而又不失美味的厨艺PK。还有“全线逛吃体验”活动,七大广发特约商户到场布展,展位不仅提供潮流美食,更有丰富线下优惠券提供,开启食神盛宴,七大线下展位均人潮涌动。据广发银行广州分行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现场,市民们积极参与免费试吃活动,并马上下载“发现精彩”APP,参与广发的线上美食优惠活动。
-
人怎么吃才健康?
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调整饮食模式可以获得适宜的营养,减少慢性疾病的发生。我们该怎么吃才健康?其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完美食物”或是“垃圾食物”(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食物除外),关键是把握各种食物的适宜摄入量及比例。结合2016年修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及《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如何健康饮食。 1.健康饮食的核心是平衡饮食。 首先,尽量满足每天食物种类的多样化,《指南》建议平均每天摄入食物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我们要尽量避免挑食,避免过于依赖喜欢或者习惯的某几种食物,尝试让自己的菜单多样化,丰富化。 2.谷类为主 提倡粗粮或全谷物。建议每天谷薯类摄入250~400克,其中全谷类及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目前我国超过80%的成年居民全谷物摄入严重不足。尽量将日常饮食中的精加工谷类替换为粗杂粮,这样可以提高微量营养素及膳食纤维的摄入。 3.多吃蔬果、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蔬菜和水果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奶及豆类含有优质蛋白及钙。需要注意的是,水果不能代替蔬菜,不宜过量食用。此外,果汁不能代替水果,减少果汁的饮用而保证鲜果的摄入量。建议每天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奶或奶制品300克。经常吃豆制品以及适量坚果(每天一把左右)。 4.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注意控制适量摄入鱼、禽、蛋、肉,建议平均每天摄入120~200克。每周吃鱼280~525克、畜禽肉280~525克、蛋类280~350克。首先选用鱼禽类,减少肥肉、烟熏肉、腌制肉的摄入。 5.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中国居民的每日平均食盐摄入量可达10克,远远超过了推荐的6克。除了食盐,我们要注意味精、酱油、腐乳等调味品以及零食中的“隐藏盐(钠)”。我国居民的油摄入量也严重超标,日均摄入量高达50克,建议每天摄入25~30克。烹饪青菜时如果放太多油,很容易导致人们为了多吃蔬菜而摄入过多油脂。建议大家在日常尽量选用蒸、煮等烹饪方式,减少油炸的方式。此外,减少添加糖的摄入,尽量每天摄入不超过25克。尽可能减少酒精的摄入,少饮酒或不饮酒。 6.充足饮水,吃动平衡 成年人每天建议饮水7~8杯(1500~1700毫升),饮料不可代替水。坚持日常运动,每天最好走6000步以上,每周至少中等强度的运动5天,累计150分钟以上。 以上是基本膳食指南,我们也需根据自身的情况对膳食进行适当的调整。特殊人群中的儿童、孕产妇、老人等某些营养素的需求会更高。不同人群体力活动不同,也需要根据能量需求,调整食物的总的能量摄入,达到能量摄入和消耗平衡。 科学的饮食才是最健康的饮食。 撰稿人:暨南大学理工学院研究员白卫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