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3年帮112户贫困家庭脱贫
信息时报讯 (记者 罗阳辉 通讯员 穗公工宣 张毅涛 陈玉敏)黄埔区公安分局民警林卫忠9年前(2010年)到粤东贫困山区丰顺县参加“双到”扶贫工作。6年后,又转战到粤北高寒山区阳山县“精准扶贫”3年。从2016年开展“精准扶贫”驻村工作至今,共有112户251名贫困人口得到长效稳定脱贫,人均收入增长4000多元,村集体经济增收20万元,12个自然村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近日他被评为2019年“广州市劳动模范”。 三步走 稳推进 穷山村旧貌换新颜 2016年2月1日,对林卫忠来说,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和难忘的日子。他离开广州到丰顺扶贫已整整6年,圆满地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可以载誉而归了。然而,就在这时,一封20名参加过林卫忠举办的“电商创业”培训村民的联名请求信,让他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感动之下,他选择并主动申请在扶贫这个工作岗位上,再干3年。 2016年5月,林卫忠第三次请缨参加扶贫,到了阳山县七拱镇隔坑村。隔坑村位于阳山县七拱镇北部,现有家庭户1127户,人口5010人,贫困户148户共331人,贫困户中有残疾户49户,村集体收入每年4万多元,是阳山县七拱镇8个省级贫困村之一。3年的时间,对林卫忠来说非常紧迫,任务繁重艰巨。 为此,林卫忠按照自己“三步走”,即:摸清底数,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夯实基础;稳步提高,共同富裕的工作步骤。从进村入驻第一天起,一刻不敢懈怠,一时不敢松弛。他白天或顶烈日,或冒着风雨,深入到田头地角和鱼塘边,走访耕作的村民,详细了解种养和收入情况。晚上,他不辞辛苦,入户探望,一家一户地体察实情。 林卫忠为了能尽快摸清底数,迈开迈好精准扶贫第一步,他在驻村后前半年时间很少回广州和过问家里的事,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为让家人了解他的情况并支持他工作,他还把妻儿接到村里生活。 由林卫忠引进的光伏电站项目,投入资金794.4万元,能确保在未来的20年间,使贫困人口年增收3000元以上,村集体增收20万元以上。同时,他通过培育各种农民专业合作社、打造农产品收购点,培育“米香粘”优质水稻、新芋淮山、隔坑梅花猪等农业项目,使贫困人口年增收1000元以上。引进企业到阳山招工,使49名贫困人口通过外出务工,年增收50000元以上。 经过努力,村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村民100%实现了安全饮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贫困户享受各项社会保障等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拓思路 谋创新 书写脱贫攻坚战新篇章 林卫忠在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进程的同时,把工作的重点放在解决好山村农副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上,开创一条山村持久富裕的幸福路。 林卫忠注意到,光靠一个贫困村是无法实现长期、稳定提供物美价廉的农产品。为打破这一难题,林卫忠提出建共同的展示、营销平台。2017年9月15日,“阳山县消费扶贫直通车”平台正式成立并开始运营,截至2018年5月,“消费扶贫直通车”平台与阳山100家农业合作社、专业种植养殖大户建立合作关系,为农产品通过“直通车”走出阳山直达广州市场,建立稳定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从而促进阳山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平台建立至今,实现营收1200多万元,带动552户农户(贫困户)参与产业发展,其中为参与产业234名贫困户人口均增收3500元。
-
人脸识别免安检 VR体验真实庭审
信息时报讯(记者 何小敏 通讯员 付斌 王君)“只要刷个脸就可以免检进入法院,真的方便。”在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法院(广东自由贸易区南沙片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南沙自贸区法院”)安检口的律师免检通道前,已经数次来该院开庭的何律师,刚站到律师免检通道口识别区域,闸机就已打开并响起“身份校验成功,请进入法院”的声音。记者从南沙自贸区法院获悉,近日,该院“人脸识别”系统正式上线运行。开启了智慧法院建设的“刷脸”时代。 一秒刷脸 律师与登记当事人免检入法院 “很多法院都有律师免检通道,一般是需要通过刷身份证或律师证才能通过,南沙自贸区法院率先启用该人脸识别系统,高效便捷许多。”何律师告诉记者。据悉,该院系统后台兼具执业状态查询、定期储存统计功能,律师刷脸进入的同时,法院就可以掌握该名律师的最新执业资质、进入法院次数等相关情况。而当事人初次到访南沙自贸区法院时,需提供身份证明材料并通过系统实时进行人脸信息采集,并经与公安系统对接核查后,可进入安检区,当天进入法院即可通过人脸识别免检通道。 据介绍,南沙自贸区法院在智慧法院建设上持续发力,已完成智审3.0系统、执行文书一键生成系统、智能档案库等系统建设,此次加装人脸识别系统,也是优化诉讼服务,推进审判、执行、诉讼服务智能化的举措。 全面沉浸式体验 让法院严肃但不枯燥 走进南沙自贸区法院犹如科技馆一般的诉讼服务大厅,记者又发现一个全新的区域——VR体验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信息化手段不断拓展法院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即时互动,更加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南沙自贸区法院立案庭庭长吴伟彤说。 原来,这套VR设备内置了民事、刑事、商事、房产、知识产权甚至执行等多种不同类型案件的开庭全过程,展示内容包括法庭注意事项、布局安排、审判流程等。当事人可以通过虚拟场景,进入到真实庭审中所不能去到的审判席、原告席、被告席,体验法官、原告、被告等多种不同身份,从立案开始就全面了解庭审过程。 相较于阅读文字宣传材料、从网络上观看庭审直播甚至于真正旁听一次开庭,VR的全面沉浸式体验,对于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也可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做到让法院、法律严肃但不枯燥、认真但不死板。
-
外卖骑手有风险 法院提示加强防范
根据越秀法院已处理的案件,发现外卖骑手在职业保障方面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外卖骑手人身安全缺乏保障。二是外卖骑手在送餐途中易引发交通事故。三是骑手在工作期间导致他人人身或者财产损害,若用人单位和外卖平台不确认外卖骑手的行为属于职务行为,骑手在保障自身劳动权益方面需要承担更多的举证或者证明责任。 因此,法院建议,一是外卖骑手应注重劳动合同的签订,建立应对劳动纠纷、交通事故纠纷所需的法律意识,学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二是外送服务企业应提高责任意识,应当在保障骑手履行职务行为期间承担更多的保障义务。三是消费者应建立“理解型”消费观,建议消费者多一点理解和体谅,在恶劣天气下尽量不下单、不催单。 信息时报记者 何小敏 通讯员 邹海媚
-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