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快来广图借书,免费“送书上门”福利等着你!
益街坊 只要坐在家里点点鼠标,就能把图书馆里想看的书拿到手,还不需要付快递费?是的,你没看错,为配合广州读书月,广州图书馆从4月1日开始推出免费“送书上门”便民服务,活动期间,共有1万个免费网上借书机会。读者即日可进入广州图书馆官网或微信公众号上“送书上门”模块,选书,确认订单后即可享受免单福利,坐等图书送上门。 4月11日,广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推送这一消息后,短短24小时内就有1000多位读者下单选择这项服务,“有的读者一次就下了8个单,目前包裹已经堆积得像双十一了,图书馆临时增派人手,大家正在开足马力处理借单”,广州图书馆负责馆外延伸服务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介绍,网上借书、送书上门是广州图书馆从2018年5月开始上线的服务,一个快递包裹包含5本书,一个包裹需要支付6元快递费,一般读者在下单的第二天就能收到书。在近一年时间里,这项服务广受读者点赞,特别为远距离的读者、因为忙碌无法去图书馆的读者提供了极大便利。 据了解,读者在网上借的书都是属于网借书库,目前网借书库有30万的藏书量,在从化图书馆里。记者还从广州图书馆获悉,4月免单活动仅限于借书,如果需要还书的读者,仍然需要自己支付快递费,亦可自行前往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内任意馆归还。读者可在“配书成功”前取消借书订单,配书成功后图书将自动借入读者证,待确认签收包裹完成订单后,图书借期将自动调整为签收之日起。读者线上、线下所借图书所属馆为广州图书馆且能通借通还的,到期4天(含)前均可申请线上还书。在“揽收中”前可取消还书订单,若还书订单成功受理且所还图书无误,读者不需承担逾期责任。 读者点评 Trista楚红:相比花在借书还书路上的时间和路费,这个服务就算是收费也划算呐!还不用自己在书海里找书!支持!给力! Jane:幸好早就看到消息,早早下单了,今天已收到借阅的十本图书了,哈哈哈! 茉莉:太棒了!最近正沉迷东野圭吾的书,一口气借了十本回来,连去图书馆的车费和时间都省了,真是太好了。威武广图,一百个赞! Manny:上星期就发现了!良心服务!我哭了! 温柔:这10000个免单机会留给最需要的人,我喜欢到高大上的广图享受现场看书,借书的乐趣,虽然把书背回家很累。 特别提示 1.线上借阅的图书亦可到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内任意馆归还。 2.读者无故拒签收或拒寄递包裹超过两次,将被系统记入黑名单,无权再享此服务。 新鲜事 少儿图书馆启用全国首个共享式虚拟演播厅朗读亭 日前,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举办全国首个共享式虚拟演播厅V播朗读亭启用仪式。 据介绍,与市面上聚焦录音功能的朗读亭不同,广少图V播朗读亭——共享式虚拟演播厅,可以给读者提供闪亮的舞台,提供逼真、立体的电视演播室背景效果。与纯录音朗诵相比,舞台朗诵则是把朗诵放到舞台上去表演、展示,舞台朗诵除了语言以外,还注重表演者的形象气质、肢体表达,会更加全方位的展示朗诵的魅力。 启用仪式当天,少儿图书馆特别邀请主持人、阅读推广大使帅亦雯开展题为《世界读书日,你我都是朗读者》的专题讲座,岭南少年小记者团队现场参与讲座互动。帅亦雯在V播朗读亭现场示范录制了一段精彩朗读,一首顾城的《绿草地》让现场的家长和孩子们体会到,什么是抑扬顿挫,什么是字正腔圆,什么是朗读。讲完朗读的技巧后,帅亦雯还邀请了几位小记者进朗读亭朗读自己创作或自己喜欢的篇章,并一一点评。 据少儿图书馆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读者只需要扫一扫朗读亭电视上的二维码,登陆朗读系统,就可以开始录制属于自己的视音频作品,作品还能通过微信与亲人朋友分享。读者只需通过广少图微信公众号或官网的活动报名系统进行预约,即可免费使用朗读亭录制作品。 活动预告 从水墨出发——林帝浣书画创作分享会 嘉宾:林帝浣 时间:4月20日10:00~12:00 地点:广州图书馆负一层1号报告厅 小林老师自己也没想到,本职是大学老师的他因为爱好画画成了网红。这些年他的作品一直受到广泛的肯定。连续三年为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创作诗意背景画;在自己开设的微信公众号里分享漫画、摄影、书法以及公益活动,几乎每篇都是10万+;2019年初,他把讲座开到了联合国总部,向前来听讲的各国工作人员介绍中国文化和艺术。他将在讲座中分享他的书画创作。 林帝浣,广东湛江人,中山大学教师,人文纪实摄影师,作家,画家。著有《等一朵花开》《初相遇·若重逢》《诗经绘》等著作,其中《等一朵花开》获亚马逊2016年度十佳好书奖。 游日记——谈读书与旅行 嘉宾:止庵 时间:4月27日10:00~12:00 地点:广州图书馆负一层2号报告厅 止庵老师说自己是因为读书而旅行,旅行是读书的延续。在过去的十年间,他有近三十次在国外、主要是日本旅行的经历。他把这些经历都写在了书里,既是游记也是日记。在这场讲座,止庵老师将分享他自己的旅行故事,以及这些旅行伴随的阅读经历,分享他对读书与旅行的深层思考。 止庵,学者,传记随笔作家,周作人、张爱玲研究者。著有《游日记》《惜别》《神拳考》《周作人传》等二十余种著作,编订周作人、张爱玲多种作品。 《天开海岳——走近港珠澳大桥》图书分享会 嘉宾:长江 时间:4月20日14:00 地点:广州购书中心天河店 长江,中央电视台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有《天歌》《走出古老的寓言》《汽车·中国》等。全长55公里的港珠澳大桥不仅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的里程碑项目,更是改革开放40年成果的有力见证。长江深入工程内部,从亲身体验和多方采访出发,记录了这座被国外同行列入“新世界七大奇迹”工程的前世今生。总工程师林鸣等几位主要建设者回顾了一次次惊心动魄的历史时刻,几乎从不接受采访的朱永灵局长带来独家讲述,揭开粤港澳三地、甲方乙方、中外专家通力合作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故事怎么一步步构成历史?——《知宋》新书分享会 嘉宾:吴钩 时间:4月27日11:00 地点:广州购书中心天河店 吴钩,宋史研究者,资深宋粉,多年来致力于研究宋朝文明,主张“重新发现宋朝”“重新阐释传统”,著有《风雅宋:看得见的大宋文明》《宋:现代的拂晓时辰》等作品。《知宋》是他通过给女儿讲故事的形式,选取了25个极具代表性的历史典故,温情讲述了宋朝的种种制度,为“宋朝何以如此繁荣”以及“后来如何走向没落”提供了生动而形象的答案。 本版采写 信息时报记者 陈川
-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