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0社区去年获评容貌示范社区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欧嘉福 通讯员 成广聚) 4月11日,广州召开创建容貌示范社区工作推进会暨市容景观重点任务部署会,通报2018年容貌示范社区创建情况,海珠区素社街基立新村社区等30个社区获颁“市级容貌示范社区”铭牌。 记者在现场获悉,根据《广州市2019年创建容貌示范社区工作方案》相关内容,总分在80分及以上且排在前30名的市级容貌示范社区,将以每个100万元的标准予以经费奖励。 示范社区创建内容优化调整 据介绍,2019年容貌示范社区创建主要内容由原来的13项优化调整为“维护管理”与“改造提升”两大类共14个方面,新增对社区公共部分和房屋建筑本体共用部位进行基础完善和优化提升的工作内容,突出创建示范社区的管理和建设并重属性,抓住居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选准创建项目,切实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和民生工程建设。同时,将容貌示范社区一并纳入日常督导督办,实行巡查督导全覆盖。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创建容貌示范社区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应付检查,也不是为了搞形象工程,更不是为了拿一块铭牌,而是以创建为载体,不断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的吸引力和凝聚力。2018年容貌示范社区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个别社区过于依赖财政投入,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不到位;有的社区为按计划完成项目,创建效果不佳。各区要总结提炼行之有效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社会参与、经费保障等创建工作经验,形成常态化的工作制度,向其他社区复制推广、全面落实,用长效机制固化创建成果。 参与社区升级共建共治共享 “创建的时候会收集居民的意见,做民意调查,民居将觉得要整改的问题和地方上报给我们,我们会实施整改。”现场的越秀区洪桥街代表告诉记者,容貌示范社区的创建是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过程,在创建过程中,居民可以发挥主人翁本色,全程参与到建设当中。容貌示范社区的创建让社区居民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从而激发了参与创建的热情。 荔湾区金花街桃源社区在近一年的创建活动中着力解决居民生活中的“难点”问题,社区的整体面貌得到了提升。通过外立面的整饰,原本杂乱老旧的建筑焕然一新。街上的门店招牌也变得整齐有序,乱搭乱挂的电线也消失不见了。社区住宅楼的外立面还进行了全面的粉饰,并统一安装了空调外架。临街商铺的废旧雨棚全部更新,和安街30多家门店招牌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了统一规划,统一更新,整个社区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白云区梓元岗社区多次召开居民议事会协商创建项目,梓元岗大马路沿街商铺档主及屋主积极响应,自筹资金89万多元对商铺和楼房外立面进行升级改造,极大改善了社区环境面貌。黄埔区中海誉东社区、天河区杨箕东社区物管公司积极参与创建,分别主动投入290万和50余万元资金,改造无障碍通道、翻新园区栏杆、增设文体设施、维修地面瓷砖,携手打造美丽宜居社区。海珠区基立新村社区、花都区京华社区车辆厂小区、荔湾区六甫社区等社区的居民也参与创建,积极提升社区面貌。 社区成功创建将奖励100万 根据《广州市2019年创建容貌示范社区工作方案》相关内容,参与容貌示范创建社区将在今年11月底前完成组织实施,各区全面推进各项创建任务落实。12月上旬前组织检查验收,评定一批区级容貌示范社区,择优申报市级容貌示范社区。12月底前,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体育局以及相关专家和媒体记者组成验收小组,采取现场检查、民意调查等方式,对申报市级容貌示范社区的社区进行年终检查验收。 据了解,年度检查验收结果由日常督导督办结果和年终检查验收结果两部分组成,按照30%和70%的比例合成年度创建检查验收总得分,分数在80分及以上的才具备市级容貌示范社区评定资格。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综合得分情况,将总分数在80分及以上且排在前30名的社区名单在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官方网站公示5个工作日后,报市政府审定,对创建成功的示范社区正式命名,颁发“市级容貌示范社区”铭牌,按照每个社区100万元的标准给予经费奖励。
-
未来民宿旅游将打造三大特色片区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川) 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日前发布《广州市民宿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8-2035)》(以下简称《规划》),公布了广州民宿品牌形象——花城人家,将以“小蛮腰+木棉花+镬耳墙+美食”为标志。在民宿总体空间布局上,广州民宿旅游未来将打造三大特色片区、8大重点发展区以及20个标杆示范片区。此外,未来还将形成50个最美民宿、100个网红民宿和300个品质民宿。 根据《规划》,未来广州民宿旅游将打造北部山区生态民宿区、中部都市文创民宿区、南部滨海水乡民宿区三大特色片区,8大重点发展区为从化吕田莲麻村客家文化民宿发展区,增城派潭山水休闲民宿发展区,增城大埔围田园花海民宿发展区,花都区赤坭、梯面农园景观民宿发展区,帽峰山森林康养民宿发展区,番禺海鸥岛渔乡文化民宿发展区,南沙万顷沙水乡文化民宿发展区和荔湾老西关风情文创民宿发展区。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全市进入统计的民宿有近千家,总体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并呈现区块化特点。其中,增城区民宿发展较为成熟,统计数量也最多。 《规划》还特别提出,广州民宿产品体系应该营造“休闲”“舒适”“情怀”的氛围,尽量保持当地文化的原汁原味,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突显广府民宿休闲度假特色。杜绝对原有民居建筑的破坏性开发,避免对原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造成破坏。
-
广州公布首批旅游文化特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