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型产业用地出让年限为40年
□信息时报记者 曾顺德 4月3日下午,东莞市委副书记、市长肖亚非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了《东莞市新型产业用地(M0)地价管理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东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产权分割管理实施办法》(下称《实施办法》)等一批重大事项。其中,《实施细则》明确了对新增新型产业用地、“三旧”改造新型产业用地、已出让用地改为新型产业用地等3种不同类型的新型产业用地的供地方式、出让年限、地价计收方法。 产业用地出让年限明确 去年9月11日,东莞市正式印发《东莞市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暂行办法》。这是国内第一份针对新型产业用地(M0)的管理办法,对东莞乃至全国工业用地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核心,在于打造一批“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综合体,吸引产业集聚。会议审议通过的《实施细则》,则是《东莞市新型产业用地(M0)管理暂行办法》的配套细则。 在供地方式上,《实施细则》明确新型产业用地(M0)需配置一定比例商业办公用地(C2 )、配套型住宅用地(R0)的,原则上应依据城乡规划用途划分为不同宗地,单独出具宗地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对综合用途建设项目用地,经批准同意出具同一个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前提下,可实行新型产业用地(M0+C2)按一宗地整体供地。对确需配置配套型住宅用地(R0)的,必须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出具R0建设用地规划条件,单独进行宗地市场评估和公开出让。 出让年限方面,《实施细则》明确新增新型产业用地(M0)土地出让年限为40年,其中不可分割M0可延长至50年;新增新型产业用地(M0+C2 )按一宗地整体供地的,土地出让年限为40年;新增配套型住宅用地(R0)土地出让年限为70年。 “三旧”改造新型产业用地,改造为新型产业用地(M0)土地出让年限为50年;改造为新型产业用地(M0+C2)一宗地整体供地的,土地出让年限为40年;改造为配套型住宅用地( R0 ),土地出让年限为70年。已出让改为新型产业用地的,土地出让年限按照原建设用地剩余出让年限确定。 地价计收方法计算公式出炉 地价计收方法方面,《实施细则》明确了新增新型产业用地(M0)的土地出让底价计算公式。新增新型产业用地(M0+C2 )一宗地整体供地,土地出让底价分别评估新型产业用地(M0 )、商业办公用地(C2)的市场价后合并计算。新增配套型住宅用地(R0),土地出让方式、地价评估、供地流程、批后监管和开发建设等参照二类居住用地(R2)执行。新增新型产业用地保留集体建设用地性质的,不得分割产业用房,不得配置商业办公用地(C2)和配套型住宅用地(R0),仅限属地集体经济组织自持产权,地价按新增新型产业用地(M0)计算规则计算。 “三旧”改造新型产业用地方面,《实施细则》明确了政府主导改造项目以收回、收购、征收等方式储备土地后以招拍挂方式出让的,土地出让底价按新增新型产业用地地价计收规定执行。 可分割销售建筑面积不得超过80% 会议还审议通过《东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产权分割管理实施办法(送审稿)》。《实施办法》明确,对于M0政策出台前,已在工业用地和科研用地上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的项目,按照《实施办法》执行;在新型产业用地上新建的科技企业孵化器项目,按照M0政策规定申请分割转让,不另行补缴土地出让金。 《实施办法》明确项目分割稍售的面积及期数要求。对分割面积、配套面积、分割期数等方面提出约束条款。一是要求产业用房的可分割销售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80%;配套用房建设规模不得超过项目计容建筑面积的30%,同时不得分割销售。二是同一家科技企业的孵化器产权分割项目,原则上最多可分割三期;每期对外销售的产业用房分割面积,不得超过当期产业用房建筑面积的80%。
-
东莞居民去年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209元
记者从东莞统计局获悉,2018年东莞居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31元,比上年增长8.5%。从生活消费支出来看,2018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209元,比上年增长4.3%。 人均可支配收入49331元 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8年东莞居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331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721元,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277元,增长11.0%,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 从收入构成上看,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35883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72.7%,是居民收入的首要来源;其次是人均财产净收入,达8766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7.8%。 从生活消费支出来看,2018年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209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3675元,增长3.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5355元,增长9.8%。全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1.9%,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其中城镇为31.6%,农村为36.5%。 居民生活消费呈现多样性,在八大类生活消费支出中,居住、衣着及教育文化娱乐支出增幅较大,分别达14.9%、8.0%和6.6%。 全市进出口总额增长9.5% 据了解,东莞去年全年全市进出口总额13418.70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其中进口5463.06亿元,增长4.3%;出口7955.64亿元,增长13.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额2632.89亿元,增长25.4%。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4801亿元,增长14.3%。 按出口的地区分,对亚洲出口3961.20亿元,比上年增长7.4%;对北美洲出口1821.66亿元,增长11.2%;对欧洲出口1635.44亿元,增长28.0%;对拉丁美洲出口325.86亿元,增长32.7%;对大洋洲出口111.41亿元,增长21.0%。 按贸易方式分,一般贸易出口4094.57亿元,比上年增长34.2%;加工贸易出口3571.30亿元,下降3.8%;保税物流出口288.15亿元,增长19.1%;其他出口1.62亿元,下降91.2%。 此外,去年东莞新签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400宗,合同外资金额23.8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8.6%。实际利用外资13.61亿美元,下降20.8%。其中,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9.36亿元,下降15.8%,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68.7%。 “新三板”挂牌企业229家 据统计,截止2018年年末东莞市各类金融机构154家,其中银行类机构43家,保险类机构64家,证券期货类机构47家。上市公司45家,后备上市公司21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29家。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本外币存款余额14157.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3%。其中住户存款余额5656.01亿元,增长9.6%。各项本外币贷款余额8209.70亿元,增长17.5%。在个人消费贷款余额中,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3046.26亿元,增长13.3%;个人汽车消费贷款余额8.23亿元,增长407.9%。 信息时报记者 刘桂平 通讯员 东莞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