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未来地铁或实现乘客“无感支付”
信息时报讯(记者 孙小鹏 通讯员 温美春)昨日,以“创新融合·拥抱湾区”为主题的2019中国(广州)城市轨道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在广州举行。据悉,到2021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预计达到1200亿元,力争2023年实现产值1800亿元。 会上,市发改委发布《广州市推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下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从强化政府引导、坚持创新驱动、加快产业集聚和推动合作发展四方面确定广州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思路。到2021年,广州轨道交通产业规模预计达到1200亿元,力争2023年实现产值1800亿元。依托国家工程实验室,并积极争取建设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在轨道交通运营与维保领域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创新平台。 此外,广州地铁集团发布《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创新与发展——广州 2019》报告。据介绍,大湾区9市中,城际轨道交通和城市轨道交通已开通运营总里程达1164公里,规划总里程近6000公里。因此,新时代湾区轨道交通,将从湾区城际、区(市)域、地铁网络协同运输起步,向跨层级互联互通、跨城市一体化网络融合逐步迈进,在大湾区打造结构合理、换乘高效、共建共享的世界级轨道交通网络,并打破壁垒,形成“一张网、一张票、一串城”的格局,实现湾区城际轨道交通“公交”化。 目前,广州地铁正在构建“1+4”引领型智慧轨道交通,即迭代更新的轨道交通智能平台以及全息感知精准服务、高效安全运行保障、设备智能诊断和健康管理、绿色节能环保等4项关键科技创新技术。以票务服务为例,在“多元化支付”的基础上,未来通过各类智能无感检测设备,捕捉乘客标签特征,结合乘客“画像”信息库,实现乘客“无感支付”,票务设备逐步虚拟化,全面实现乘客出行全过程中身份无感智能识别,精准判断乘客站内出行轨迹,后台自动完成系列票务操作,实现多元、便捷、集成的票务服务。 据介绍,今年底,广州将建立“智慧地铁示范站”,以数据驱动实现智能化的服务、网络化的协同、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化的延伸。2025年,10条地铁新线达到智慧地铁第3等级,并启动已开通线路的智慧地铁升级;到2035年,广州地铁全线网将逐步提升为“智能感知、智能联动”的智慧地铁最高级别。
-
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在穗挂牌成立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子垤 通讯员 叶婷婷) 4月8日,广东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在广州挂牌成立。据介绍,该中心的成立,对于进一步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解决退役军人政策落实和服务保障“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全省退役军人提供更加专业、精细、优质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了解,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要承担退役军人政策宣传和信息管理、荣誉激励、党建工作、就业创业指导、权益咨询、信访接待、走访慰问、帮扶援助等工作,是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搭建起广大退役军人的政策咨询窗口、感情联络纽带、信息沟通渠道、帮扶援助平台。 根据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有关要求,下一步,市、县两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乡镇(街道)、村(社区)两级退役军人服务站将于近期全面建成。
-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