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提高警惕!“视力小偷”须及早预防
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秀丽 通讯员 张阳 刘文琴 王静)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存在一个误区,以为年纪大了看不清楚东西是正常现象,一直到眼睛几乎看不到东西的时候才想到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青光眼,但往往为时晚矣。青光眼又被称为“视力的小偷”,患者在不知不觉中能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仿佛视力被悄悄“偷走”了,最后直至失明。令人痛心的是,目前这种失明是无法逆转的,但早期诊断、早期有效治疗可以稳定青光眼不再进展,从而避免青光眼性失明的发生。 3月10日至16日是第12个世界青光眼周,今年主题是“视神经一张照,青光眼早知道”。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眼科主任蓝育青教授表示,由于青光眼的视野损害一般从周边开始,早、中期时中央视力较好,视野呈管状缺损,“打个比方,当你在一间黑暗的屋子里拿着一个手电筒照明,你就只能看到手电筒光照到的范围,周围却是一片黑色,青光眼患者的情况就类似这样。这也是为什么晚期青光眼病人虽还有1.0的视力,但生活已很不方便了,因为能看到的范围非常小。” 哪些高危人群需排查? 蓝育青教授提到,很多青光眼患者一直等到中央视力受影响时再来医院检查,这时往往已经到了晚期。由于视神经的损害不可逆转,治疗也无法提高视力。为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青光眼的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蓝育青教授介绍,以下四类人属于青光眼的高危人群,需要进行青光眼排查: 1 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如果家人中有人得了青光眼,那么建议直系亲属也来眼科检查; 2 近视进行性发展,尤其是患有高度近视的病人。建议验光时选择医院的眼科门诊,这样眼科医生可以对眼底、眼压进行一个筛查,如果发现眼压高、眼底杯盘比大的情况,可以及时进行青光眼排查; 3 经常发作眼睛胀痛、雾视(看东西像透过磨砂玻璃)、虹视(有异常的颜色变化)、一侧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的患者,需到医院眼科进行检查; 4 年纪较大、眼部曾受过外伤、有全身疾病需长期使用激素治疗的患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也是青光眼的高危人群。据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到2020年我国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将达2182万(占全球27.4%),4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将达3.05%,而我国首诊时约2/3的青光眼患者已经是视觉功能损害的中、晚期了。 本周有义诊 1.活动时间: 3月14日上午8:30~11:30 2.活动地点: 1)义诊及咨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本部门诊一楼大厅 2)青光眼宣教: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教学楼第1课室举行(越秀区沿江西路107号) 3.活动形式: 1)眼科专家进行现场义诊,解答青光眼及眼部相关问题(义诊人数限100人); 2)免费视力、眼压测量; 3)免费眼底筛查; 4)教学楼第1课室举行青光眼宣教、解惑;
-
碰上晕眩,别抹抹“万金油”了事
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秀丽 通讯员 何旭鹏 徐雪) 晕或晕眩是很多人常有的症状,一开始很多人会选择抹抹“万金油”等药油,症状如感觉缓解,也会不及时就医。中山一院东院副院长、眩晕中心主任黄海威教授介绍,导致晕眩的疾病很多,患者还是要及时就医,查明愿意才能从根源上治疗好晕眩。 晕眩的原因很复杂。前不久,一名35岁的青年女性走进中山一院东院的MDT诊室。她一进诊室门,三位出诊专家发现患者行走不稳。该患者说已头晕10余天了,当地医院诊断“脑动脉供血不足”,给予“通血管”治疗,后病情无起色。MDT团队专家详细诊查后发现,患者有明显平衡障碍和自发性眼震。后诊断为“前庭神经元炎”,通过药物及前庭康复训练治疗后,10天后患者痊愈出院。 中山一院东院副院长、眩晕中心主任黄海威教授告诉大家,“眩晕是一个临床异质性很高的症状,引起眩晕表现的疾病林林总总,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及时识别这其中的恶性眩晕,也就是可能对生命造成影响的眩晕。” 一位53岁的阿姨近日也是因急性眩晕发作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神经内科,通过急诊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医生发现患者存在提示中枢病变的眼动异常,于是医生按照后循环脑梗死进行治疗,患者4天后磁共振检查结果回报“急性小脑梗死”,经过精心治疗后患者康复出院。 “除早期识别恶性眩晕外,眩晕诊治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如何正确诊断良性眩晕”,黄海威教授介绍,建立华南眩晕中心联盟,是为了推进医院间临床诊疗等方面合作与交流,建立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诊疗模式,形成眩晕的规范化诊疗体系,建立眩晕多学科联合诊治平台,帮助眩晕患者解决困扰。
-
每年春季精神疾病患者门诊量增20%难治性精神疾病可通过微创手术治疗
每年春季,精神疾病患者的门诊量都会新增20%左右。民间俗话称:“菜花黄,疯人狂。” 这句话是说在春天,精神疾病的发病率及复发率非常高,尤其是病程比较长的患者。据目前数据分析,在春季,精神疾病的发生尤以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焦虑症等患者人数居多。季节气候变化特征成为主要影响因素之一。 春季精神疾病高发是因气候多变 精神疾病之所以在春季高发,主要是受到春季气候与患者之间的间接影响。春季气候多变,气温、气压等变化无常,且季节比较潮湿,容易影响到患者的睡眠,干扰其正常的生理功能;而且在春季,白昼会逐渐开始变长,患者的新陈代谢旺盛但睡眠相对减少,此时体内的激素或神经递质水平也会相应调整,这也是造成精神疾病春季高发的原因之一。 那么在精神病高发季节,患者应该如何进行防治?对于发病时间较短、首发精神疾病的患者,可予以适当的抗精神疾病药物进行治疗,并且患者家属或监护人应密切关注患者病情情况,还要关注患者的作息是否正常,精神状态是否良好等。而对于病程较长的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在药物已经无法控制患者病情的情况下,可采用外科微创手术——第五代脑立体定向下微创神经调控术进行治疗。 微创神经调控术治疗可迅速见效 难治性精神疾病的治疗如何通过手术解决?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任廷文主任介绍,手术可以直接对引起精神疾病的神经环路进行调控,使神经递质趋于平衡,起到持续的治疗效果。通过临床效果对比,药物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通常需要经2周到4周才能起效,而手术治疗清醒后就可以看到效果:脾气暴躁消失、能主动与人沟通交流、行为举止正常,此外,不讲话、拒绝配合治疗的病人手术后也能与家属交谈并主动配合治疗。 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目前还少有人知,其主要原因为医疗机构介绍宣传不够,或看法仍停留在国外50~60年前的情况。据了解,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神经影像学、神经生物学、分子学、微电子学等的发展,人们对于精神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定位技术也越来越精确。目前,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神经外科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数字定位技术,通过实时可视化、个体化的精确定位的微创治疗提高疗效,明显减少不良反应。目前,该团队已经完成6000余例手术,总体满意度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没有明显影响,智力和肢体活动正常。 地址: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神经外科一病区 广州市白云区金沙洲礼传东街1号(地铁6号线横沙C出口) 电话咨询: 400-1169-120 任廷文主任微信号:jznkr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