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挑战之年 稳中求进
2018年银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以及改革转型发展中取得长足进步。央行年内实施4次降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升至新高度,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再进一步,银行理财迎来监管细则等令银行业发展持续“稳中求进”。推进普惠金融、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也为银行业提供新的市场环境。展望明年,新时代下赋予了银行业新的责任与担当,也孕育着新的历史机遇和发展空间。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梁海祥 年内4次降准 关键词:降准 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等多重因素影响,央行综合运用了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了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 1月25日降准:为支持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业务,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以及农户生产经营、创业担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助学等贷款,央行统一对上述贷款增量或余额占全部贷款增量或余额达到一定比例的商业银行实施定向降准政策。 凡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5%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档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前一年上述贷款余额或增量占比达到10%的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可按累进原则在第一档基础上再下调1个百分点。据央行测算,对普惠金融实施定向降准政策可覆盖全部大中型商业银行、约90%的城商行和约95%的非县域农商行。 4月25日降准:央行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降准当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银行,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降准释放的资金略多于需要偿还的MLF。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7月5日降准:央行下调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鼓励5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运用定向降准和从市场上募集的资金,按照市场化定价原则实施“债转股”项目。 10月15日降准:央行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服务实体支持民营 关键词:支持民营 民营经济在我国经济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支持实体经济助力民营企业发展的“主力军”,银行在今年以来对民营经济的支持更是上升至新的高度。 其中,国有五大行发挥“头雁”作用,密集出台相关措施,支持民企发展“用行动说话”,加大对民企的信贷倾斜,针对民企在发展中的难题伸出援手。此外,多家银行也结合自身特点“多种姿态”援助民企发展,在信贷上加大贷款的投入、推出风险缓释凭证。同时,部分银行还在供应链金融上“大做文章”,以供应链的模式为民企提供融资帮助。 据广东原银监局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广东(不含深圳)银行业贷款增量6055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040亿元,为广东经济稳健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
-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