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制造业PMI扩张放缓
据新华社电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1日联合发布数据,10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分析,10月份,受“十一”长假和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等因素影响,制造业供需出现一些波动,制造业PMI环比回落,但仍位于扩张区间,制造业总体继续保持增长,增速放缓。 21个行业有13个于扩张区间 10月份,制造业基本面总体平稳。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13个行业的PMI位于扩张区间,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纺织服装服饰、医药等制造业PMI均位于53%以上较高运行水平。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10月份,高新技术产业PMI为51.6%,高于制造业整体水平1.4个百分点;前10个月均值水平高于制造业整体2.3个百分点。 企业对未来三个月生产经营预期基本稳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6.4%,与上月持平。在调查的21个行业大类中,除纺织业外,均高于临界点。 但与此同时,供需稳中有缓。数据显示,生产指数比上月回落1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比上月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反映外部需求变化的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9%,低于上月1.1个百分点。 已连续27个月位于50%以上 调查结果也反映出,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差值扩大到6个百分点,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涨幅继续超过产品出厂价格,影响了部分企业的效益增长。 今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在保持稳中有进态势的同时,也面临稳中有缓、稳中有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立群说,继9月份以后,10月份PMI指数继续回落,表明短期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但中国经济基本面已经明显改善,稳增长、稳预期的政策力度较大,完全有能力化解短期下行压力,不断加强经济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专家分析,PMI近2个月回落幅度有所扩大,同时从业人员指数连续2个月降低,显示就业压力有所加大,这些问题值得关注。尽管数据回落,但制造业PMI已经连续27个月位于50%以上,高新技术行业快速成长,经济结构调整加快。随着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将有助于稳预期、增活力,推动经济平稳运行。
-
百强房企前十月销售近7.8万亿元
信息时报讯(记者 罗莎琳) 昨日,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前十月百千房企销售排行榜,十月百强房企的销售业绩较9月环比降低,单月业绩的同比增速自三季度以来也持续放缓,前十月百强房企整体销售规模近7.8万亿元,同比增长38.5%。业内人士预计,调整趋势下“促回款、稳现金”成为共识,房企整体的投资态度将进一步趋于保守。 27家房企单月业绩过百亿 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报告显示,2018年10月,百强房企单月业绩较9月环比降低10.5%,销售减速较为明显。特别是国庆期间,楼市延续了“金九”不温不火的走势,市场降温明显。而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强房企单月业绩的同比增速自三季度以来也持续放缓,从7月58.1%的高位回落至10月的26.1%。 报告认为,今年以来市场调控的效应不断显现,另一方面,目前购房需求的释放也达到了阶段性瓶颈,市场观望情绪渐浓。预计未来两月的市场表现将保持总体平稳向下的态势。 虽然单月销售增速有所下降,但与去年相比,百强销售仍然大幅增长。从销售金额入榜门槛来看,百强房企各梯队入榜门槛较去年同期继续提升,截至10月末,TOP20、TOP30和TOP50房企的门槛增幅均在50%左右。其中,TOP30房企门槛提升幅度最大。百强房企门槛则较去年同期增长31%至150.8亿元。 数据显示,单月业绩过百亿企业的数量达到了27家,排在全年较高的水平。同时部分房企业绩表现较为突出,如TOP10房企中,新城10月实现销售金额221.3亿元,单月和累计业绩同比均超100%;华润、中海10月单月业绩均超200亿元。 调整趋势下房企更趋谨慎 目前,在政策调控常态化、房企融资渠道收紧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市场回归理性。特别是三季度以来,全国土地市场地价下降、溢价回落、三四线热点城市流拍地块陡增。 克而瑞有关人士表示,调整趋势下,百强房企2018年至今的整体投资力度明显放缓,投资态度更趋谨慎、“促回款、稳现金”成为共识。其中,碧桂园、恒大、融创等龙头房企明确表示要放缓投资节奏、持审慎态度谨慎拿地。上半年拿地较为积极的旭辉、中南、中海等房企也都表示要主动放缓拿地节奏、整体投资将趋于保守。另外,基于房企土地获取需要一定的周期,三季度的拿地实际反应的主要还是房企二季度的投资意愿,百强房企第四季度投资节奏的放缓或将表现得更为明显。 业内人士预计,今年最后两个月,百强房企将加大供应力度。一方面,房企选择以价换量加速项目入市,并加强营销力度,尽早抢收业绩以完成全年的销售目标;另一方面,一些今年以来受城市限价影响延迟入市的项目,也将在年末大量入市,相关的企业业绩将受益增长。
-
我国钢铁行业效益持续好转
据新华社电 “今年钢铁行业过上多年没有的‘好日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刘振江在31日举行的信息发布会上表示,得益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三季度我国钢铁企业效益持续好转,行业运行取得前所未有的平稳态势。 数据显示,1至9月份,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2299.63亿元,已经超过了2017年全年利润总额,同比增长86.01%,扭转了多年来微利甚至亏损的局面,创下史上最好业绩。 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也从前几年“卖吨钢不如卖斤白菜”的工业行业最低水平,提升到了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 据刘振江介绍,钢铁企业的“好日子”一方面来自经济平稳增长,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撑了钢铁需求的增长。前三季度,全国粗钢和钢材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07%和7.21%,钢铁库存却保持较低水平,这说明是实实在在的供销两旺。 另一方面得益于平稳的铁矿石价格,矿价过高一直是拉低钢铁企业利润的重要原因。中钢协统计显示,今年铁矿石市场秩序明显好转,1至9月份全国进口铁矿石价格稳中略降,这使得下游钢铁企业能维持较好利润。
-
部分品牌汽车配件价格涨幅明显
据新华社电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日前联合发布的第十期汽车零整比研究报告显示,与今年4月份发布的第九期零整比研究结果相比,部分品牌汽车的常用配件价格涨幅明显。 零整比系数是汽车零部件与整车销售价格的比值,系数越高意味着汽车维修保养成本越高。在100个样本车型中,汽车零整比系数最高车型是北京奔驰GLC,最低车型是北京现代ix35,系数分别为653.39%和171.04%。 研究发现,在100个样本车型中,一汽奥迪Q3常用配件价格涨幅最大,为15.56%;奥迪A8常用配件价格上涨金额最多,上涨了38622.28元。 研究还发现,前大灯、前门壳、后门壳等汽车常用配件价格持续上涨。其中,前大灯单件零整比系数最高的是2015款雷克萨斯ES,为6.43%,相当于约16个此车前大灯所花费用就可以买一辆同款新车,前大灯单件零整比系数最低的是上汽斯柯达野帝,为0.51%。 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说,自2014年4月发布以来,汽车零整比已经成为衡量汽车维修经济性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社会公众理性购车的重要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