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3: 广州优秀班主任
  • 善于引导家长 助孩子化解成长烦恼

      □本版统筹 信息时报记者 奚慧颖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见习记者 庞泽欣 记者 奚慧颖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每读到《别严士元》中的诗句,昌岗中路小学的方晓苹老师总会想起作为班主任的工作。不仅常常在无人知处“润物细无声”,而且要捕捉到隐藏在孩子异常表现之下的问题根源,才能化解“成长的烦恼”。  孩子状态出现波动,背后往往有家庭的影响。特别是“二胎时代”来临后,不少学生家庭结构悄悄发生变化——小学在读的“大宝”、一两岁的“二宝”加上爸爸妈妈。方晓苹敏锐地觉察到,“大可爱”面对“小可爱”的到来,也许会出现不适应,她曾成功引导家长及时化解“大宝”心结。  乖乖女突变刁蛮妹 她巧解“大宝”心结  “有了妹妹后,妈妈还爱我吗?”在方晓苹班里的潼潼(化名)曾是一个“苦恼的大宝”。她原本是个乖巧可爱的姑娘,成绩拔尖,还写得一手好字。小学三年级时,妹妹“闯”进这个三口之家,潼潼的状态开始出现“断崖式”下滑,不仅不做作业,上课没精打采,还总是撒谎,性子也变得急躁易怒。看着“乖乖女”突变“刁蛮妹”,方晓苹焦急不已。  “小孩是不会主动跟你说,她是因为多了‘二宝’所以不高兴,但是她就是有一种感觉,家里对她的爱没有原来多了。”潼潼虽没找她倾诉,但经验告诉方晓苹,潼潼这是“缺爱”了。她连忙联系家长,但潼潼妈妈却认为自己没有偏袒妹妹,还是很疼潼潼,很理直气壮地认为“该买的东西我们都买了,物质上什么东西都不缺”。  解铃还须系铃人。方晓苹深知,如果家长态度没有变化,潼潼的情况还会继续恶化。放学后,方晓苹隔三差五给潼潼家长打电话,除反映孩子在校状态,也询问在家里的情况。她还教给潼潼妈妈一招,让她抱妹妹的时候,悄悄瞄一眼姐姐,看她有没有什么反应,果真捕捉到了孩子眼中划过的一丝失落。  在校时,方晓苹跟潼潼谈心,发现她的问题比较严重时,还与潼潼父母沟通,建议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共同努力,潼潼的心结终于打开了。“如果两个孩子差几岁可能还好,但是如果相差9岁、10岁的话,‘大宝’已经独享父母的爱这么多年,突然出现了弟弟妹妹,但又还没成长到能好好调节消化情绪的年龄,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方晓苹总结说,在二胎问题上,家长始终是最关键的角色,班主任需要及时发现问题,提醒家长并引导家长去平衡两个孩子的爱。  活用家长资源 不让困难孩子“掉队”  “小学班主任不仅要带孩子,还要‘带’家长。”每天与班上孩子相处。只关注孩子远远不够。16年的班主任工作里,方晓苹渐渐发现,需要帮助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一个需要帮助的家庭。她领衔的名班主任工作室也格外关注家校课题,并试点“班级家长委员会”模式,与普通家委会相比,除打理日常班级事务,还集中力量帮助困难孩子。  班里的小欣年幼丧父,妈妈除独自抚养她,还要赡养患有老年痴呆的奶奶。在家访中,方晓苹对这个家庭各方面的“缺乏”过目难忘:时间紧迫,小欣妈妈每天工作12个小时,全年无休;物质匮乏,家里唯一值钱的是一台旧电视。 “家里没钱,也花不起时间,这么多年连白云山都没带孩子去过。”小欣妈妈屡次流露出对孩子的愧疚。  在家委会例会中,方晓苹把小欣的家庭情况告诉了大家,并动员家长们提供支援,“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你伸出的援手让孩子以你为荣,也会激发他们的善良。”她请每位家委会成员在其中扮演角色:参观美术馆,“交通大臣”接送小欣回家;去户外郊游,“内政总管”解决小欣的午餐和门票;学校要演出,“造型总监”负责小欣的妆发和服装……任何集体活动都不让她掉队。  方晓苹很清楚,她所做的一切并不能缓解家长和孩子的困境,却能让小欣融入其他孩子,也能开阔眼界。班主任当然爱孩子,但爱并不能感化一切,光有热爱是盲目的,一定要有策略。“爱+智慧”,正确的方法再加上爱心浇灌,才能解决问题。  专家点评  低调、担当、有内涵  昌岗中路小学陈海源校长表示,如果用三个词来形容方晓苹老师,那就是“低调、担当、有内涵”。方晓苹工作中无论对学校领导、同事、还是家长,一直保持低调、谦虚的心态,不会因为没做过而胆怯不去做,而是迎难而上。  “担当”意味着要挑起一件事。名班主任工作室不仅仅服务于学校,还服务全市,海珠区里有关班主任工作的培训、活动、竞赛,她都参与策划,还有关于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分享、派出指教,她都参加,再加上她自己本身的班主任工作、教学任务都做得很好。  她对语文教学很有想法,很用心。做语文老师最重要的是情感,她作为一位母亲,也不断地作为班主任带班级,她解读语文文本、理解文中的感情,讲好班会的教育故事,在这过程中她的情感也不断丰富,真正做到把情感注入工作中,真正做到了“有内涵”。  互动话题  如何帮助家庭困难的孩子,同时兼顾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乐于接受?  关爱和帮扶困难儿童, 除了需要极大的热情和恒心,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同样十分重要。  欢迎广大班主任、家长和关心教育的人士在信息时报官微留言!  上期讨论话题  同学发生摩擦,怎么引导孩子?  小学阶段是孩子最淘气的阶段,摩擦也是时有发生。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和家长要怎么处理,才能消除孩子之间的摩擦,和谐相处,共同成长呢?  增城区仙村镇蓝山小学列秀仪:  当孩子发生摩擦时,家长的态度直接影响孩子判断力。同学相处,难免会发生矛盾,家长不要过于紧张,因为这是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成长中的必经阶段。  一旦他们之间发生摩擦,(在孩子人身安全的基础上)不要一味地维护自己孩子,指责对方不是,这样会助长孩子的嚣张气焰。还会让孩子养成依赖你,不愿自己解决问题,以后在学校一些小事就会向你反映。你要让孩子知道,你的态度是公平对待事情的,也要心平气和地疏导孩子的不满情绪,了解事情发生的经过。如果是孩子自身的问题,要及时对孩子的行为作出批评,引导孩子改正,并要孩子向对方赔礼道歉。如果是对方的不对,也要教育孩子学会包容、理解,化解孩子内心的怨言,接纳别人的短处,让孩子学会独立解决问题。  增城区新塘镇天伦学校赖苏银:  当孩子之间发生摩擦,遇到过两种极端家长,一种是不听孩子解释一味责怪孩子,甚至当着老师的面使用“武力”;还有一种就是不断给自己孩子找理由维护孩子,认为都是他人才会造成这次摩擦。这两种极端家长的做法均不可取,因为这样做对处理矛盾和对孩子往后教育百害而无一利。我认为:首先,家长和老师必须保持冷静,调查清楚摩擦产生的前因后果;然后,在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后,根据过错比重进行谈话教育,以及相应授予孩子一些预防产生摩擦的小办法。最后,老师以大事化小事、小事化为无结束这次的摩擦事故,家长就应该聆听孩子的心声,耐心教育,正确看待孩子间的摩擦(这是不可避免的)这样的态度来解决问题。  增城区新塘镇甘泉小学钟小花:  小学阶段同学间出现摩擦再正常不过,小孩子闹矛盾了,一会儿就会和好,把矛盾丢到九霄云外去了。作为老师和家长不要刻意把矛盾放大,老师不要动不动就请家长过来协调,应该把主动权还给孩子,让他们自己处理矛盾。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一般会先冷处理,让他俩单独相处一会,一开始他们可能会在生气阶段,互相埋怨指责对方,我会让他们好好想想,自己哪里出现了问题,一个巴掌拍不响,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谁先认识自己的错误谁就是知错能改的好孩子。让他们反省一段时间后,再跟他们深入谈心,找出问题所在,解开矛盾,让他们将心比心,从对方角度出发,学会宽容和体谅别人,让他们重归于好。

  • A1: 头版
  • A2: 要闻
  • A3: 广州优秀班主任
  • A4: 要闻
  • A5: 广州
  • A6: 广州
  • A7: 广州
  • A8: 广州
  • A9: 广告
  • A10: 中国
  • A11: 专题
  • A12: 云山论见
  • A13: 国际新闻
  • A14: 竞彩专版
  • A15: 天天福彩
  • A16: 体彩闲情
  • B1: 时时财经
  • B2: 深度
  • B3: 深度
  • B4: 论股
  • B5: 财金周刊
  • B6: 财金·基金风云
  • B7: 手机/ IT
  • B8: IT
  • B9: 娱乐新闻
  • B10: 娱乐
  • B11: 悦读纪
  • B12: 悦读纪·角度
  • B13: 周公馆
  • B14: 体育新闻
  • B15: 体育
  • B16: 体育
  • Z1: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一至周四)
  • Z2: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五)
  • Z3: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六、日)
  • Z4: 工商广告价目表(特殊规格)
  • Z5: 版花广告价目表
  • Z6: 社区报广告价目表
  • 信息时报
  • 家在岭南
  • 新林和
  • 猎德
  • 幸福车陂
  • 家园
  • 新员村
  • 天河智慧城
  • 石牌百姓事
  • 瑞宝人
  • 南石风采
  • 平安海珠
  • 阳光前进
  • 激情龙洞
  • 幸福沙东
  • 新凤阳
  • 新滨江
  • 素社家园
  • 西关逢源
  • 赤岗特刊
  • 昌岗纪事
  • 幸福金花
  • 绿色天河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