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毒药“名不副实” 孩子误服怎么办
信息时报讯(记者 张秀丽 通讯员 周密 李雯) 2个月3例孩子中毒事件,家长应急处理的不同,对孩子的抢救帮助作用也不一样。昨日,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医生团队讲述最近收治的误服剧毒幼儿的抢救过程。医生强调,当发现小孩误服毒物,无论剂量大小、是否不适都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家长迟不送医 孩子造成脑损伤 8月7日下午5点左右,增城一岁多的小朋友云云趁爷爷不注意,将家里的灭鼠药当零食吞食。爷爷发现后马上用清水给孩子漱口,短暂观察孩子没有表现出明显不适,就未及时送医。2小时后,云云开始出现口吐、抽搐并昏迷的状况。随后,家长将其送到当地医院洗胃抢救,但孩子状况仍不容乐观,遂转到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进行血液净化救治。 8月9日,孩子血本标检测结果显示,中毒物为氟乙酸,是国家已经明令禁用的毒药。广州妇女儿童医疗中心PICU主任陶建平介绍,家长不够重视,云云送医太晚了,虽然生命已经保住,但是已经出现不可逆的脑损伤。 同样是误服毒物,陆丰一对年幼的兄妹俩由于家长重视,在服用剧毒的百草枯以后,还是幸运地得到了挽救。7月25日14时,7岁哥哥和5岁的妹妹都误喝了百草枯,家长随即送小孩子到当地医院做了正确的医学抢救处理。7月26日,兄妹俩转到广州做血液净化救治,随后出来的检验结果让医生感到惊讶——孩子喝的并不是家长说的敌草快,而是百草枯。幸运地是,当地医院处理妥当并且转院及时,目前两孩子均救治过来。现在已经可以进餐、活动。 洗洁精降压药也是常见误服品 陶建平介绍,这3个孩子的抢救还有一个难度:毒药的瓶子里面装的是国家明令禁止的“更毒”的毒药。医生采用常见的解毒措施未见效果,往往以为家长对孩子的病情“表述不当”,给及时进行抢救增加了一些难度。 该院PICU主治医师陈娟表示,不仅是毒药,孩子误服洁厕净、洗洁精,老人家的降压药、降糖药等情况也很常见。她表示,家长发现后应马上给孩子漱口,接着送医院就医进行消化道清洗毒物,而吸收到血液里面的东西,则需要采用更高级的手段排出来。“洗胃不建议没有任何医学背景的家长操作,以免孩子误吸,再陷入另一险情。” 话你知 孩子误食毒物这样处理 1、家长平时应树立安全意识,家中有毒物品、药品要放置在孩子看不见、接触不到的地方,如上锁的橱柜、抽屉等。 2、当发现小孩误食毒物,不论剂量大小、有无不适症状,应尽快清除毒物、第一时间现场急救,快速将小孩送往医院救治,切不可掉以轻心。 3、家长在护送患儿就医时,务必将剩余毒物包装好并随同携带,清楚毒物名称和食用的量,以便医生在最短时间内对毒物成分进行临床甄别,及时准确制定治疗计划。
-
荔湾清理整治桥中“城中村”
信息时报讯(记者 罗阳辉 通讯员 李文涛 陈玉敏) 为进一步深化“城中村”社会治理工作,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面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根据广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安排,9月12日晚,由荔湾区委政法委牵头,荔湾区公安分局联合桥中街,区来穗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市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部门,在桥中地区开展“城中村”扫黑除恶暨社会清理联合整治行动,进一步消除城市环境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大力净化社会治安环境。 当天19时30分,荔湾警方联合区各职能部门共240多人完成快速集结后,分成16个小组奔赴辖区各任务点开展清理整治工作。行动期间,民警对多个扑克牌娱乐场所进行法制宣传教育,要求在场群众对娱乐消遣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勿参与赌博或出现赌博苗头,以免受到惩处。 此次行动,共清查出租屋279间次,责令整改出租屋消防隐患30处,查封违规出租屋42间,整治存在消防隐患“小作坊”38个,查扣“五类车”105辆,查处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1名,整治涉燃气使用安全隐患28处、无证经营7起。行动取得预期效果,有效净化了桥中地区社会环境。 中央扫黑除恶第8督导组督导进驻期间联系方式 中央扫黑除恶第8督导组年9月1日~9月30日进驻广东省督导期间,设立专门值班电话:020-87185990、87185991、87185992,专门邮政信箱:广州市909信箱,邮编510100。受理举报电话时间为每天8:00~20:00。主要受理广东省涉黑涉恶问题方面的来信来电举报。
-
广州医生团队证明免疫药物对鼻咽癌疗效
信息时报讯 (记者 蒋隽 通讯员 余广彪) 发生转移复发的晚期鼻咽癌患者,治疗效果差、生存时间短。昨天记者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获悉,张力教授团队做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晚期鼻咽癌免疫治疗研究证明,患者采用化疗配合免疫治疗,91%的患者肿瘤能减小50%以上,而传统疗法约30%的患者治疗无效。该成果已发表于顶尖医学刊物《柳叶刀·肿瘤》。同时,相关研究或可使国产免疫制剂成为全球首个可用于治疗鼻咽癌的免疫药物。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教授方文峰介绍,全球80%的鼻咽癌发生在中国,又以广东最多。“15%的病人初诊已经转移。”方文峰说,对于转移复发的晚期鼻咽癌患者,化疗只对约50%~60%的人有效,平均生存时间只有2年;剩下30%的患者对化疗无效,平均生存时间只有1年左右。 研究证明免疫治疗疗效好 近年来,免疫治疗成为肿瘤治疗的新热点方法,但免疫治疗对鼻咽癌是否有效?全球尚无权威临床试验给出答案。张力团队从2016年开展全球规模最大的临床研究,入组病人120人。 研究分为两项,一项是单药治疗组;第二项是联合治疗组。结果显示,对于化疗失败后再使用免疫治疗的患者,肿瘤缩小50%以上的患者达34%,肿瘤不再增大的患者为59%;对于未经任何治疗就采用化疗+免疫治疗的患者,91%的人肿瘤能减小50%以上,没有1例患者肿瘤增大,6个月及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肿瘤缩小后无增大)分别为86%和61%。 免疫治疗能彻底治愈鼻咽癌吗?张力指出,医学上认为使用免疫药物2年,停药5年后不复发就算是治愈,“但免疫药物出现时间并不长,目前还没有服药、停药如此久的病人。” 国产免疫药或成为全球首个治疗鼻咽癌免疫药物 此次研究中所使用的免疫药物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免疫制剂——卡瑞利珠单抗。张力团队已经启动了招募病患进行卡瑞利珠单抗作为三线治疗方案的临床试验,招募名额为155人,“卡瑞利珠治疗鼻咽癌已经获得国家允许进入快速审批通道,很可能是全球首个可用于治疗鼻咽癌的免疫药物。”张力介绍,目前市场上只有两种免疫药物,都来自国外,分别治疗肺癌和黑色素瘤。
-
海珠警方举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
信息时报讯 (记者 罗阳辉 通讯员 高蓓蓓) 为做好2018世界航线发展大会安保工作,更好地检验警方应对突发事件的组织指挥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合成作战和规范化处置水平,加强立体化社会治安巡逻防控工作。9月12日上午,广州海珠警方在广州国际采购中心南广场举行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暨世界航线发展大会安保誓师大会。 此次演练设置了海珠区公共场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后,海珠警方根据预案,迅速指挥统筹羊城突击队海珠分队、治安、巡警等各职能部门、派出所警力紧急开展处置工作。演练过程中,海珠警方的综合移动指挥车、“暴龙”装甲防暴车、大功率警用摩托车、以及无人机、高精度狙击步枪等一批精良警用装备纷纷亮相。演练考验了警方在紧急复杂条件下的指挥调度、规模调警、应急处突、协同作战、社会面巡逻防控以及与相关职能部门联动配合的综合能力,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以练促战的预期目的。 演练结束后,海珠警方立即组织全体参演单位进行2018世界航线发展大会安保誓师,吹响了打赢安保攻坚战的嘹亮号角,并同时启动世界航线大会安保社会面立体化巡逻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