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2: 见咩讲咩
  • “沙湾仔”组乐团 90后也爱传统乐器

      □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黄骆 摄影 信息时报记者 徐敏  谁说传统乐器在逐渐式微,传统乐器不止存在于私伙局,年轻人玩起来,也可以把传统音乐玩得动感十足。在广州番禺沙湾就有这么一群80后、90后,他们凭借着自己对广东传统音乐的热爱,组建了一支小乐队,名字叫做“青萝乐坊”。  七名“沙湾仔”组建广东乐团  这支乐队的创始人名叫张锦威,是土生土长的沙湾人。众所周知,沙湾有着悠久的广东音乐历史,沙湾“何氏三杰”就是广东音乐的代表人物,其中何柳堂、何与年创作的《雨打芭蕉》更是广东音乐的代表作。在沙湾浓郁的音乐氛围下,张锦威从小就受到广东丝竹音乐的熏陶,而父亲的引导,让他从此走上“玩音乐”的道路。  “我小时候喜欢看动画片。而我的父亲,就用扬琴把动画片主题曲的旋律演奏出来。”张锦威说自此他慢慢地迷上了这些可以发出优美声音的乐器,其父亲是一名广东音乐器乐民间教育家,自幼他就跟随父亲研究和演奏广东音乐,八岁开始学习民乐演奏,随后跟随父亲到沙湾中心小学参与民乐团助教。年纪轻轻的张锦威经常跟父亲出入各个音乐私伙局。经过多年的练习,他擅长扬琴、笛子、洞箫和弦乐等演奏,尤其对扬琴的岭南派演奏技巧有一定的水准和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2015年7月,张锦威在“广东音乐之乡”的沙湾镇成立了青萝乐坊。“我萌生了组建这个乐团的想法后,我就凭借我的印象,找到了我爸曾经教过的第一批学生中的佼佼者。”这个小小的乐团由7人组成,演奏乐器主要有高胡、二弦、竹提琴、扬琴、琵琶、木阮、椰胡、大提琴、唢呐、笛子和洞箫等。他们当中,陈江峰是高胡、二弦演奏员,林梦觅是扬琴演奏员、林梦淮是琵琶演奏员、何铭健是椰胡演奏员、苏永峰是笛子演奏员、何倩宇是木阮演奏员。他们均是80、90后的沙湾本地年轻人,儿时都参加过学校民乐队训练,从小就对广东音乐和乐器有浓厚的兴趣,并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和乐器演奏基础。  热爱广东音乐让他们走到一起  万事开头难,在组建乐团之初张锦威表示最难的一点是组织所有的团员一起练习和排练。青萝乐坊共有7位成员,他们每一位都有着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有的己成家立室,有的自己当老板,有的是企业的工程师。  团员之一的何倩宇就说到:“刚组建乐团的时候,还是挺意外的,因为这个乐器在小学毕业之后就再也没接触过了。”对于是否能担任乐团成员之一,何倩宇表示自己最初是怀疑的,但是对广东音乐的热爱以及能与多年的乐友重逢让她感到激动而又高兴,所以她决定“试一试”。  “乐团成立之后,我们选择了《雨打芭蕉》作为第一支排练的曲子,可是效果很一般,大家的节奏和旋律都非常乱。”何倩宇回想起当时的场面忍不住笑了出来。她为了能把生疏的技艺重拾,除了自己外出报班学习之外,自己每天晚上都会回家练习一个小时以上。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我能组织到一帮志同道合对广东音乐如此感兴趣的年轻人,聚集一起玩音乐实属难得。而大家每周都可以放下各自的事情一起玩音乐更是难能可贵。乐团所接的演出也不求回报,只要有舞台演出机会,大家也能抛开一切涌跃参加,为的只是向社会传播广东音乐,为家乡传承传统文化,为群众传播正能量。”张锦威说道。  希望广东音乐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  “一般在广东音乐的私伙局中,大部分都是上了年纪的演奏者居多。然而,我们这一群人都是年轻人,我希望广东音乐可以融入更多的‘新鲜血液’,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一辈甚至是孩子接触。”张锦威说广东音乐以及中国传统民乐如今受欢迎程度比西洋乐器有着一定的差距,但是他们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让社会上跟多的人了解,广东音乐乃至传统民乐都是如此的“动听”。对此,何倩宇也表示,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每天回家练习木阮的时候,孩子总说弹得好听,他们也想学。  据了解,青萝乐坊在2017年1月受到央视CCTV4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栏目组的关注,并受邀拍摄录制了《礼乐、传家》以传承广东音乐为主题的专辑节目,向全国观众传播了广东音乐。此外,在2017年下半年,青萝乐坊代表沙湾镇文联先后参加了由广州市政府主办的2017广东音乐演奏大赛和第八届广东音乐邀请赛,并前后获得了演奏大赛的优秀奖和邀请赛的金奖。在2017年番禺区的恳亲大会,青萝乐坊受到区委宣传部、区曲艺家协会的邀请加入了番禺区广东音乐曲艺队并参与了恳亲大会演奏广东音乐,受到了领导们和乡亲群众的赞誉。  对于音乐,张锦威表示自己只有“认真”二字,他说对于音乐他总是和团员说,每一个章节,每一个音符都要求精益求精,不要贪多而忘了质量。

  • 长者饭堂自建厨房 饭菜更加新鲜了

      信息时报讯(见习记者 陈丹婷)近日,记者走访逢源街长者饭堂,发现这里的四楼增设了新的厨房,一改全由第三方餐饮公司准备饭菜的模式,让长者吃上更加新鲜的饭菜。  管理逢源街长者饭堂的丽姑娘告诉记者:“在逢源街长者饭堂开张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是由第三方餐饮公司准备好饭菜,再供应到长者饭堂以及各个配餐点。但长时间吃‘快餐’,对老人家身体不是很好,增设这个饭堂的目的是想提高长者们的用餐体验。”  据悉,今后社区长者饭堂以及辖区内各个配餐点共一百多名长者的午餐将全由这个自建厨房供应。“我每天早上八点钟就过来准备当天的饭菜,厨房里的食材也都是新鲜购买的。”厨师小陈表示。  临近饭点,逢源街的许多长者陆陆续续来到了长者饭堂等候开饭。一名前来就餐的顾阿姨表示,“我到这里吃饭已经有好几个月了,以前等到饭菜运送过来的时候,菜叶都发黄了,现在饭菜刚出厨房都还冒着气,比以前好很多。”  据悉,为了搬运食材更加方便,逢源街长者饭堂还建设一座电梯。

  • A1: 头版
  • A2: 要闻
  • A3: 广告
  • A4: 焦点
  • A5: 广州
  • A6: 广州
  • A7: 专题
  • A8: 广州
  • A9: 广州
  • A10: 广州
  • A11: 区区无小事
  • A12: 见咩讲咩
  • A13: 见咩讲咩
  • A14: 社会
  • A15: 出前一盯
  • A16: 中国
  • A17: 云山论见
  • A18: 国际新闻
  • A19: 国际
  • A20: 体育新闻
  • A21: 体育
  • A22: 竞彩专版
  • A23: 天天福彩
  • A24: 体彩闲情
  • B1: 时时财经
  • B2: 财经
  • B3: 证券
  • B4: 金汇理财
  • B5: 业界
  • B6: 理财
  • B7: 家周刊
  • B8: 地产·租房
  • B10: 家居空间
  • B11: 家居·综合
  • B12: 娱乐新闻
  • B13: 娱乐
  • B14: 娱乐
  • B15: 娱乐
  • B16: 美食馆
  • C1: 新东莞
  • C2: 楼市
  • C3: 楼市
  • C4: 金融
  • C5: 社会
  • C6: 镇街
  • C8: 综合
  • D1: 新佛山
  • D2: 广佛一家
  • D3: 广佛一家
  • D4: 广佛一家
  • D5: 广佛一家
  • D6: 广佛一家
  • D7: 顺德新闻
  • D8: 优悦生活
  • E1: 珠中江
  • E2: 民生
  • E3: 焦点
  • E4: 焦点
  • E5: 社会
  • E6: 社会
  • E7: 综合
  • E8: 关注
  • Z1: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一至周四)
  • Z2: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五)
  • Z3: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六、日)
  • Z4: 工商广告价目表(特殊规格)
  • Z5: 版花广告价目表
  • Z6: 社区报广告价目表
  • 信息时报
  • 天河智慧城
  • 新员村
  • 家在岭南
  • 新林和
  • 猎德
  • 幸福车陂
  • 家园
  • 石牌百姓事
  • 瑞宝人
  • 南石风采
  • 平安海珠
  • 阳光前进
  • 激情龙洞
  • 幸福沙东
  • 新凤阳
  • 新滨江
  • 素社家园
  • 西关逢源
  • 赤岗特刊
  • 昌岗纪事
  • 幸福金花
  • 绿色天河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