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共享单车靠“烧钱”维持运营
本月初,“共享单车第一股”永安行,发布了的三名高管的减持计划;与此同时,根据美团招股说明书披露的数据,摩拜单车单月亏损达4亿元;而在A股半年报发布期间,小黄车ofo被接连传出拖欠供应商服务费以及被诉讼等问题。 而共享单车遭遇的困局,只是共享经济领域的一个缩影。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房子……曾经在资本圈炙手可热的“共享经济”,在进入2018年下半年之后,已经纷纷开始步入低潮期。 在部分行业分析人士眼里,由于共享经济必须走“小规模”的路,而且对用户素质要求极高,因此注定了无法承受资本“做大做强”的野心,资本“催肥”下的共享经济有可能走向失败。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包括共享单车在内的共享经济困局有被放大之嫌,共享经济依然还有不错的发展机会。 专题策划(B01~B03)邹锦强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卢云龙 潘敬文 共享单车情况一览 摩拜:美团4月份收购,招股书上显示每月亏损四亿元。 ofo:继续独立运营,阿里投资、滴滴收购均尚未证实。 哈罗:加速二三线城市发展,单车占有率目前市场第三。 小蓝:滴滴在今年初宣布接盘,用户押金可换成滴滴乘车券。 优拜:今年6月有用户爆料客服失联,押金难退。 小鸣:宣布破产,欠债超过5000万元,其中包括11万用户押金。 青桔单车:凭借滴滴入口活跃市场,受政策影响投放量受限。 永安行三名高管宣布减持 上周一,A股走势先抑后扬,但有“共享单车第一股”的永安行,股价上演跳水走势,当日公司股价大跌7.79%,跌幅排在两市前列,最终收于每股22.12元。 永安行股价跳水,源于此前一日公司发布的利空消息:永安行公司三名高管计划在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三人所持有公司股份的20%,估算合计减持数量将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9%。 实际上,永安行股价不但经历过“高台跳水”,而且还已经跌破了发行价。2017年8月17日,永安行在上交所挂牌,发行价为26.85元/股。而在去年8月31日,永安行股价甚至达到100.3元/股,市值近百亿。不过,这家“共享单车第一股”,主要营收其实并非来自共享单车。招股书显示,永安行的主营业务以政府付费投资的有桩公共自行车为主,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营服务模式(PPP模式)近年来相关业务收入占比已达 2/3 左右;而共享单车业务收入仅占永安行主营业务收入的0.05%。 ofo被上海凤凰追讨债务 伴随永安行股价持续走低的,是另外两家共享巨头业务上的持续萎缩。这期间,小黄车ofo还不断传来被追债的负面消息。 8月31日,上市公司上海凤凰发布公告称,上海凤凰控股子公司凤凰自行车因与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于近日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讼涉及金额6815.11万元。而本次诉讼中的东峡大通,就是ofo小黄车的运营方。 而7月底,还有消息称,因ofo拖欠供应商服务费,300万辆小黄车智能锁将被暂停服务。当时,ofo回应称,不存在所谓的“停卡”问题,不会存在信号被掐断的问题,车辆可以正常使用,不会受影响。 此前,ofo曾高调出海挺进国外市场,但最近的两个月,北京青年报等国内多个媒体爆出ofo撤出或暂停了多个国家的业务——包括印度、以色列、澳洲、德国、美国、西班牙、英国等等,ofo方面承认海外市场有调整。有熟悉ofo运营情况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ofo单车日亏损高达2500万。 另一家共享单车巨头摩拜,尽管日子比ofo活得一些,但从目前爆出的数据看,日子也并不好过。从9月4日美团更新的招股说明书中可以看到,摩拜单车单月亏损达到4亿元…… 一线人员缩减运营效率大降 “现在路边的共享单车越来越少,经常找不到。”居住在广州天河区上社的叶女士如此向记者表示,她曾是共享单车的粉丝,但最近却发现越来越难找到共享单车的踪影。 有共享单车行业的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目前越来越多市民发现共享单车难寻,与ofo和摩拜大幅削减一线运营人员、导致运营效率大幅降低有关。据介绍,以广州为例,目前摩拜和ofo均摩拜均将投放重点市场,缩窄到市中心的热点区域。但对于拥有强大刚需的区域,诸如楼盘众多,交通便利度却不如广州市中心区的番禺,两大巨头的投放量越来越低。 该人士向记者表示,预计政府相关部门会逐步把“市郊投放”,作为评估共享单车运营质量的指标之一。届时将有效改变目前市郊刚需区域投放量不足的情况。摩拜单车相关负责人称,摩拜运用已建成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平台“魔方”,基于卫星精准定位和物联网技术的综合运用,通过大数据发现城市用户骑行规律,据此预测单车供需、合理摆放共享单车,智能动态调节供需平衡,化解“潮汐现象”。 共享单车仍靠巨头“烧钱”维持 对于ofo而言,近期唯一听起来还算正面的消息,莫过于又获得了新一轮融资了。9月5日,一名不愿透露姓名并负责ofo融资项目工作的相关人士向多家媒体爆料,ofo将完成E2-2轮融资,融资数额达数亿美金。该轮融资由蚂蚁金服领投,滴滴跟投。由于ofo、阿里巴巴均对传闻不予回应,消息的真实度尚无法确定,但和此前数度传出ofo“卖身”滴滴不同的是,ofo此次并未像以往一样进行否认。 据了解,ofo上一次的融资是今年3月份,彼时,ofo小黄车宣布公司完成E2-1轮融资8.66亿美元,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灏峰集团、天合资本、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这一次融资也再次创下了共享单车行业单笔最高的融资纪录。 在2017年共享单车倒闭潮中,凭借较低的运营成本,在三四线城市站稳了脚跟的哈罗单车,在今年4月也获得了新一轮融资。当时融资由蚂蚁金服、复星集团联合参与,投资额高达7亿美金。目前,蚂蚁金服已是哈罗单车的第一大机构股东。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共享单车仍然难于独立盈利,需要靠巨头不断烧钱来支撑。对于何时能开始盈利,仍然是未知之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