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7: 云山论见
  • 媒体视角

      刘某某面对于某某持刀的追杀已是连连躲避逃窜,已经失去了伤害于某某的能力,这个时候于某某依然不依不饶,连续攻击导致刘某某死亡,这可能已经不是简单防卫过当的问题了。  对正当防卫,我们国家的法律有十分严格的规定,就像于欢案中,也有网友提出于欢是正当防卫,但法院并没有认可。为此,有人呼吁修改法律,放松正当防卫的标准,以保护受害人反抗的权利。而立法者对此十分慎重,修法的意见始终没有提上议事日程。为什么正当防卫的标准不能放松呢?原因很简单,法治社会,人们必须依法解决矛盾冲突,如果放松正当防卫的标准,那么很有可能法律是在鼓励私力救济,而这与法治的要求相去甚远。  ——法制日报:《昆山砍人案,不必急着喊冤》    黑恶势力在经济领域、社会生活领域,乃至基层政权中不断蔓延,除了少数干部直接充当“保护伞”之外,也与有些地方重视不够、处置不力有很大关系。许多黑恶势力横行于一地,让民众时时处于战战兢兢的惶恐之中,随便一件小纠纷都可能酿成恶性命案;正常的经济往来,也会因其干预产生畸变。  ……依法“向黑恶势力犯罪发起凌厉攻势”,契合公众期望。也唯有攻势更猛,才能持续增进民众的安全感,而不是在遭到生命财产安全威胁后采取极端行为自保。  ——新京报:《扫黑除恶越“凌厉”,民众越有安全感》    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问题进行“综合防控”,说明这不仅仅是一个医学问题、教育问题,而是有着复杂成因。我国近视人口有6亿之众,几乎每两个中国人中就有一人受近视问题困扰,《国民视觉健康》白皮书称之为“国病”。这是为什么?对这一问题,必须探得源头,辨证施治,而不能就近视谈近视。  ——长江日报:《可怕的不是近视,而是背后的社会问题》  ◎木木 辑

  • “千金一发”的看点在于较真精神

      热点观察  在面馆吃牛肉面,吃出一根长头发,你会怎么做?当你跟店家理论,店家不予理会还叫你去告他时,你是忍气吞声还是真的去起诉?相信不少人会因为怕麻烦而选择选择“算了”。然而,宁波有个小伙子较真了,他真去了法院,最终,他拿到了1016元赔偿款。近日,这位网名叫“海花”的小伙子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维权经历,迎来数千网友为他点赞(《钱江晚报》8月30日)。  一碗牛肉面价值16元,因为面中有一根头发,最终被赔付1016元,这件“千金一发”的事例,让许多网友“想不到”,纷纷表示自己“错过了很多1016元”。实际上,此事的最大看点不在于一碗面可获赔千元,而在于当事人具有许多人不具有的较真精神。同时,宁波市海曙区法院的较真精神也值得点赞——虽然是金额很小的案子,法院也同样重视,据说哪怕是一分钱的案子,他们都一样审理过。显然,这也能更好地呵护老百姓的较真精神。  那么,“千金一发”过分吗?并不过分。一者,店家确实很霸道。发现头发的“海花”本想只要个道歉,未料店家不但不道歉,还表示“有根头发很正常”,在12315来调解时,店家还抛出一句“你去法院走程序啊”。二者,食品安全法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且不低于一千元的赔偿金。  然而现实中,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在面对一些看起来微小的食品安全与侵权事件时,往往害怕麻烦,或觉得会得不偿失,而选择息事宁人。莫说一根头发,即使饭菜里出现苍蝇、蟑螂等恶心之物,“沉默的大多数”顶多只会要求店家重新换一碗,或者免单,基本不会想到向店家索赔。这样,就变相纵容了侵权行为,才会频频有商家喊出“去告啊”之类的霸道之言。从这层意义上说,退一赔千成为新鲜事,不是因为那位网友太牛,而是因为多数人太保守太世故。  网友“海花”为一碗牛肉面维权,给我们上了一堂普法示范课: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麻烦,只要身体力行地学法用法,我们的权益才会得到更好的保障,我们的消费环境也会因此而变得更好。这起“一发千金”的官司,也给其他一些法院提供了启示:案件有大小,公正无大小;无论案件大小,只要与百姓的切身利益相关,就都不是小案子。只要群体维权积极性提高了,敢于侵权的商家就必然会减少,久之,此类维权案就会正常下降。  ◎何勇海 媒体人

  • “飞人”与俚语

      白话广州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嘅俚语,而俚语当中或多或少会涉及到人物。由于俚语系阿爷嘅阿爷嘅阿爷传落嚟嘅,所以里面涉及嘅人物通常都系古代人物,比如广州人成日讲嘅俚语“朱义盛(假嘢)”就系百几年前状元坊一个老板嘅名(以做镀金首饰似真金而出名)。不过,凡事都有例外,广州俚语中有一个人物就系现代嘅,顶多距今50几年,讲嘅系“陈家全”。  陈家全系乜水?劲啰!佢系上世纪60年代我国短跑名将、亚洲“飞人”,曾经6破全国100米跑纪录,仲有一次平咗世界纪录,认真犀“飞”利。陈家全系四川人,但广州人对佢另舍崇拜,上世纪60年代,坊间凡系讲到行得快、走得快都系以陈家全为标杆,慢慢就形成咗一个形容行走速度嘅俚语,一开始系“仲快过陈家全”,后嚟就演变成“陈家全——行快啲(或走得快)”(例:差唔多落雨喇,你仲唔陈家全——行快啲),再后嚟又简成“陈家全”(例:你仲唔“陈家全”,冇尾班车搭喇),再再后嚟又简成“陈”并且同走有关嘅都用上(例:够钟喇,我“陈”先;搞掂,“陈”得)。  最近,我国短跑名将苏炳添喺亚运会大红大紫,成为亚洲新“飞人”,呢位毕业于暨大嘅靓仔,佢个大名,唔知会唔会俾广州街坊收入俚语“词库”呢?  ◎阿六 律师

  • 非等督查组来了才“连夜整改”?

      新华时评  督查利剑出鞘,威力十足。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正在全国各地紧锣密鼓地进行,针对督查组发现的民生问题,多地“连夜整改”。然而,人们不禁要问,这些问题为什么平时发现不了,或是发现了却没能及时解决,非等国务院督查组来了才“连夜整改”?  云南昆明火车站“打车难”多年来困扰广大乘客出行。第二十五督查组近日通过两次暗访,查明出租车市场运营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昆明市出租汽车管理局因此开启了为期一周的大整改。举目全国,督查组发现的类似问题还有“办证难”“异地医保结算难”等等,都是百姓日常反映强烈的民生痛点难点堵点。  这些社会民生问题就在相关部门眼皮子底下,解决之本是分内事。而且,督查组一到就能“连夜整改”,说明并不难解决,却为何长期得不到解决?究其根本,还是一些行政主管部门和领导干部心里没有装着百姓,认为这些都是小事,“只要不出大问题,总能保住乌纱帽”,缺乏为民办实事的责任担当意识。还有一些官员对督查组高调表态,落实整改却拖拖拉拉,存在“先观察观察”“做做样子”的侥幸心理。针对这些猫腻,督查组做好了“杀个回马枪”的准备。  民生问题是2018年国务院大督查高度关注、重点督查的领域之一。为此,本次大督查联系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开设多元的举报渠道,广泛征集线索。在实地督查中,坚持问题导向,一经发现,不打招呼,一查到底,责成有关方面立行立改,促进地方政府整改工作形成常态化。这也为地方行政部门如何以“马上办”的姿态解决民生问题树立了标杆。  民生大于天,民心重如山。国务院大督查给地方政府敲响了思想、作风上的警钟。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反映多的问题就是民生改革的方向。广大领导干部要改进作风,整改不能一阵风,不能止步于突击式的“连夜整改”,还需回归源头治理,长效监管,把功夫花在平时,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耳朵竖起来,听得见群众呼声,看得见百姓难处。凡是事关群众利益的事,能办的马上办,不能办的想办法尽快办,真正把民生工作做实、做细、做好,不要等督查组来了再搞“连夜整改”。  ◎字强 新华社记者

  • 可以喝的塑料袋推广前景有多大

      点击广东  科技真是个好东西。你看,“中大新生刷脸报到,手续耗时不过3分钟”(金羊网8月30日),刷脸技术的运用不只是大大节省了时间,还可以防止“冒名上大学”。因为新生的名字、性别、培养层次、缴费情况等信息都录入了系统,新生报到时通过刷脸、手机扫描,便可精准对应。  更令人惊叹的是,“华工教授发明‘可喝’的塑料袋”(《广州日报》8月30日)。该塑料袋利用环保材料制成,遇水即溶,溶解后安全无害。这是一项先进的环保技术,至于其推广的究竟有多大,既取决于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取决于政策措施。  科技也创造了巧合。比如,“珠海女子微信朋友圈刷到警方寻人信息,失踪女童竟是自己女儿”(《南方都市报》8月30日)。如果不是有了微信朋友圈,想必这样的巧合多半不会发生。当然,女儿最终还是会找到的,毕竟,警方足够尽职尽责。  网终技术正当运用,可产生正能量,如果胡乱使用,就可能害人害己。比如这位玩弄网约车平台的好奇男:“梅州男子冒充女乘客向滴滴发求救假信息,被抓后称因对乐清案好奇”(澎湃新闻网8月30日)。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但好奇到以身试法的地步,恐怕就不只是好奇,更是闲得慌。这种闲出来的毛病,相信拘留所是很好的治疗之地。  网约车平台自身的毛病,也要好好治治。“广州交委表示,滴滴拒不执行处罚决定,将申请强制”(《新快报》8月30日),就是治病救人的第一步。执法本身就要讲究严肃性与强制性,滴滴公司在签收执法文书时多次以“没有时间”或者“不知道”等理由搪塞,并拒绝签收,严格说来属于抗罚行为。胆子这么大,行事这么莽撞,不出安全事故才怪。所以,除了强制执罚,恐怕还得让其承担拒不执行处罚的后果。  ◎王川 教师

  • 家长抱怨,学生遭殃如此治校怎教书育人

      市民论坛  河北曲阳实验学校30多个学生住一个宿舍,住宿条件太差,有家长在微信群抱怨,导致孩子在开学前就被学校通知不要上学。《中国青年报》记者走访了解到,此次共有4名学生被开除。这4名学生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的家长都曾在微信群发过学校的“负面信息”(《中国青年报》8月30日)。  学校工作做得不到位,无法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家长当然有权发表批评意见,不成想却“因言获罪”,殃及孩子。这起事件一经报道,舆论哗然。尽管在媒体关注后,当地教育局成立调查组介入了调查,涉事学生也最终得以重返校园,但事件背后的治校思维却值得深究。  “家长抱怨,开除学生”的荒谬,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涉嫌侵权违法。在我国,宪法和教育法均明确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任何组织和个人不能非法剥夺。同时,《义务教育法》还专门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劝退、开除学生。曲阳实验学校开除八年级、九年级学生,显然属于违法行为,也侵犯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其二,不能善待监督。家长有权监督学校工作,学校理应正确对待监督,对合理性建议虚心接受,通过家校互动共同推动教育教学。学校宿舍条件差是客观事实,一个宿舍挤30多人已明显影响到了学生的休息质量,在家长提出后学校理应积极整改,岂能闻过则怒,睚眦必报?家长群本是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大家可以开诚布公,畅所欲言。然而,据最新一期的《半月谈》报道,在现实中一些家长群已经异化成“马屁群”,家长们对老师的发言,总是阿谀谄媚。为何?还不是因为学校和老师不能正确对待监督与批评!家长不敢讲实情、说真话,害怕老师给孩子“穿小鞋”,这样的交流平台自然无助于学校良性地开展工作。  其三,凸显管理随意。据该校一位副校长介绍,开除学生是经校务会研究决定的。学生没有犯错,家长在群里抱怨也不是错,岂能几个校领导一碰头就能随意拍板,给予学生最严重的处分?《河北省普通中小学校管理规定(试行)》明确要求,学校应当健全处分教师、学生的程序,做到处分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明确、程序正当、处分适当。显然,涉事学校并没有遵守这些要求。  让被开除的学生重返校园容易,纠正学校管理者的认知误区却并不容易。学校管理者存在这样的霸道思维,能否教育好学生,让人充满疑惑。接下来,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宣传引导,对学校的不当做法及时制止问责,从而提高学校管理者的法治理念,避免类似侵犯学生权益的荒唐事件重演。  ◎张淳艺 公务员

  • A1: 头版
  • A2: 要闻
  • A3: 关注开四停四
  • A4: 关注开四停四
  • A5: 焦点
  • A6: 广州
  • A7: 广州
  • A8: 广州
  • A9: 广州
  • A10: 区区无小事
  • A11: 见咩讲咩
  • A12: 特别报道
  • A14: 综合
  • A15: 专题
  • A16: 综合
  • A17: 云山论见
  • A18: 国际新闻
  • A19: 国际
  • A20: 雅加达亚运会
  • A21: 雅加达亚运会
  • A22: 竞彩专版
  • A23: 天天福彩
  • A24: 体彩闲情
  • B1: 时时财经
  • B2: 财经/产经
  • B3: 证券
  • B4: 金汇理财
  • B5: 基金
  • B6: 家周刊
  • B8: 地产·综合
  • B9: 广告
  • B10: 家电·空调盘点
  • B11: 家电·空调盘点
  • B12: 娱乐新闻
  • B13: 娱乐
  • B14: 娱乐
  • B15: 娱乐
  • B16: 美食馆
  • C1: 新东莞
  • C2: 楼市
  • C3: 楼市
  • C4: 金融
  • C5: 时政
  • C6: 社会
  • C7: 综合
  • C8: 镇街
  • D1: 新佛山
  • D2: 广佛一家
  • D3: 广佛一家
  • D4: 广佛一家
  • D5: 广佛一家
  • D6: 广佛一家
  • D7: 顺德新闻
  • D8: 优悦生活
  • E1: 珠中江
  • E2: 民生
  • E3: 关注
  • E4: 关注
  • E5: 社会
  • E6: 综合
  • E7: 综合
  • E8: 关注
  • Z1: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一至周四)
  • Z2: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五)
  • Z3: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六、日)
  • Z4: 工商广告价目表(特殊规格)
  • Z5: 版花广告价目表
  • Z6: 社区报广告价目表
  • 信息时报
  • 新林和
  • 家园
  • 幸福车陂
  • 石牌百姓事
  • 天河智慧城
  • 新员村
  • 家在岭南
  • 猎德
  • 瑞宝人
  • 南石风采
  • 平安海珠
  • 阳光前进
  • 激情龙洞
  • 幸福沙东
  • 新凤阳
  • 新滨江
  • 素社家园
  • 西关逢源
  • 赤岗特刊
  • 昌岗纪事
  • 幸福金花
  • 绿色天河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