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区块链技术是金融业的赋能者
□信息时报记者 梁海祥 背靠平安集团近30年的金融科技积累,金融壹账通专注于为中小金融机构科技赋能。“由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共识、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属性,使之具备了改变金融基础服务的巨大潜力。”金融壹账通副总经理、首席技术官兼首席运营官黄宇翔表示。 围绕平安生态圈落地应用场景 在全球区块链的行业发展中,金融行业区块链的资金投入规模预计到2019年将达到4亿美元。据黄宇翔介绍,金融壹账通拥有业界首屈一指的区块链底层技术,自主创新研发的 FiMAX底层框架主要包含三大模块,即FiMAX Core高性能底层架构,FiMAX Sparrow区块链中间件和FiMAX Concord管理平台。 就目前来看,金融壹账通在区块链方面围绕六大生态圈落地多个应用场景,包括:贸易融资,共同建设开放式跨境贸易融资平台,实现贸易融资各环节信息实时交互、防止重复融资;供应链金融,某银行采用区块链技术将商品信息入链,记录B到C端全流程;资产穿透,区块链应用于ABS生态圈实现底层资产穿透;中小企业贷款案例,提高线上化程度和放款效率;医疗,短期从单个医院切入,提供智慧化一体解决方案,长期联合政府打造区域智慧医院云,进一步推动医联体及互联网医院构建及完善;环保场景,使用区块链技术结合AI为引擎,实现环境数据标准统一,从预测到治理的全流程智能监管。黄宇翔认为,根据市场的需求,金融壹账通将推出更多相匹配的产品,可以说是有无限可能。 供应链金融中演重要角色 “在当前的资管新规下,‘穿透式’监管将更加关注底层资产的风控安全,金融壹账通的区块链技术将透明地展现资产的底层情况及其变化,对于监管及买家都是共赢的。”黄宇翔指出,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的应用中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在ABS应用中用区块链进行穿透资产,以确保三、四层资产安全。 据了解,区块链技术将变革融资流程,从传统信贷的“点”到供应链金融的“线”直至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面”,逐步升华,打开获客渠道,供应链金融的融资客户将以几何级的数量增长。用户对于区块链技术提炼的数据可以做到100%的信赖,区块链技术将赋予供应链金融更高的安全级别。 以香港贸易融资平台为例,香港金管局将于今年9月正式上线由澳新银行、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等7家银行联手发起的区块链贸易融资平台,该系统由中国平安集团设计、开发、运维,将是由政府主导的第一批、也是规模最大的示范项目之一。该平台让生态圈内的银行及其企业客户均可通过分布式账本提交并记录采购订单、发票和融资申请,从而大幅减低欺诈交易和身份盗用的风险,长远更有助增加融资成功率与降低融资成本。 突破区块链应用落地三大瓶颈 区块链在金融行业应用落地的过程中面临着瓶颈,包括决定区块链性能效率的吞吐量效率、决定安全性的隐私保护以及如何化繁为简的部署管理。黄宇翔指出,目前困扰行业已久的三大难题均已被金融壹账通的区块链解决方案“壹账链”一一突破。 壹账链提出FiMAX Core高性能底层,成功让区块链关键性能指标显著提升超过200%以上,单链吞吐量达到或超过传统数据库。壹账链的FiMAX Sparrow隐私中间件已在零知识证明库、可授权加解密、匿踪查询搜索、身份混淆机制等四个方面实现了突破,成为全球极少数能够提供多种零知识证明协议且满足多种不同业务场景的隐私保护中间件。据悉,FiMAXConcord管理平台化解了“应用部署难、管理难”两大难题,进而实现了异地快速一键部署。同时,还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为用户提供多样性的区块链部署。 而金融壹账通“机构同业一账通”平台,应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多机构交易中后台实时对账”功能,通过交易全流程入链,建立多方统一的区块链账本,实现多机构交易中后台实时对账,实时发现和处理交易异常风险,提升交易成功率和客户体验。同时,区块链在贸易融资平台的应用还可以解决供应链金融重复融资的问题。 黄宇翔表示,金融壹账通将通过区块链等先进技术帮助中小银行实现技术升级和业务拓展,实现转型升级和价值增值,真正让金融科技成为中小银行弯道超车的加速器。和金融壹账通的角色一样,区块链技术也将是金融业的赋能者。
-
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2.24万亿 同比降3.33%
信息时报讯(记者 李晶晶) 近日,银保监会网站公布今年1~6月保险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6月,保险业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2369.40亿元,同比下降3.33%。其中,产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6024.18亿元,同比增长14.18%;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6345.19亿元,同比下降8.50%。经过一系列的产品调整,人身险业出现了保费排名“洗牌”:部分实现转型的保险公司就出现了排名回升。 人身险保费排名变化较大 今年上半年,保险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2369.40亿元,同比下降3.33%。其中,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6345.19亿元,同比下降8.50%。 从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来看,过去较为“激进”的保险公司出现了排名下滑,而已经实现转型的公司就出现了排名回升。具体来说,安邦人寿、人保寿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排名就从去年同期的第3名和第5名分别跌至今年的第23名和第7名,而前海人寿、恒大人寿的原保险保费收入排名就从去年同期的第17名和第25名上升至今年的第11名和第20名。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经历了产品结构、高管人员等系列调整,投资型产品在总体产品中占比达“半壁江山”,保费收入结构仍较为激进的富德生命人寿的原保险保费收入排名依然稳定,在88家人身险公司中排名第9名,与去年同期排名保持一致。 产险公司保费收入稳步提高 今年1~6月,产险业实现了保费收入的“稳中有进”,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6024.18亿元,同比增长14.18%。具体到公司来说,市场份额依然向大公司集中。今年上半年,原保险保费收入排名前三的依然是产险“老大哥”人保股份、平安财险和太保财险,而中小公司的保费收入排名则变化不大。 尽管排名变化不大,但是“老大哥”和中小公司的收入差距正在扩大,去年同期,人保股份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793.17亿元,天安财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为72.34亿元,两者相差1720.83亿元,而到了今年,两者差距已拉大到1964.64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这与商车费改以后,传统大型险企在渠道和品牌上占有更多优势有关。“经历过商车费改以后,险企的保费差异已经不是体现在单均保费差上面了,而是体现在销售渠道、产品服务的差异上面,而在这些方面显然大公司更有优势”。
-
北京16家网贷平台签订行业自律承诺书
信息时报讯(记者 袁峰) 近日,北京互联网金融协会在其官方微信号发布《北京市网贷行业自律承诺书》,91科技集团旗下91金融等16家网贷行业机构率先表态签署,承诺内容主要包括严格自警自律自省;严格守法合规经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严格开展信息披露;严格实施风险防控;建立健全金融消费者KYC评级、风险提示等配套制度;承担社会和行业责任等共六大方面。 签署企业表示,未来将持续积极配合监管规定,全力保障出借人权益,合规经营、规范运作,保持信息公开、数据对接、财务透明、联络畅通。为更好地服务普惠金融,让真正需要金融服务的人获得服务,推动网贷行业规范、健康发展。91科技集团董事长许泽玮表示,此次承诺书的签署,将进一步规范行业,引导企业自省自律,合规发展,严把风控大闸,推动普惠金融服务,更好的服务于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