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罗莎琳 受到租金成本以及工作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微小企业开始青睐于“联合办公”这一新型办公模式。而在联合办公的巨大市场需求下,这一行业也开始掀起了融资热。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众创空间WeWork宣布,其中国子公司将从亚洲投资者手中融资5亿美元。此外,包括优客工场在内的几家共享办公企业即将公布新一轮融资情况。业内人士称,随着共享经济和高科技初创企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资本涌入,“联合办公”模式可能得以迅速发展。 众创空间WeWork融资5亿美元 众创空间WeWork今年7月宣布,其中国子公司将从亚洲投资者手中融资5亿美元。这轮融资对WeWork中国子公司的估值为50亿美元,由挚信资本领投,软银集团、软银集团旗下愿景基金、淡马锡控股公司以及弘毅投资跟投。无独有偶,新京报报道称,包括优客工场在内的几家共享办公企业,也即将公布新一轮融资情况。据悉,早在今年6月初,优客工场宣布山东国惠投资有限公司参与了公司数亿元的C+轮融资,仅在2018年,优客工场对外至少公布了3次融资,分别发生在今年1月份、2月份和6月份,公司整体估值据称已达110亿元。而定位为甲级写字楼全生态运营的众创空间商寰图昨日也向信息时报记者透露,目前公司也有融资的计划,正在和资本方接触。 业内人士表示,大量的公司以及私募基金向联合办公领域注入资本,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激发了大众的创业热情,更多的微小企业开始寻求灵活的租约。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对于众创空间来说,相当部分的公司经营其实面临很多问题,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也挤压了其生存环境。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此类众创空间的发展,需要通过融资来打造过硬品牌。而融资以后也可以实现经营压力的减少和新项目的扩张,甚至可以用于中小型创新类企业的孵化。 微小企业成本最多可省50% 顾名思义,联合办公是一种为降低办公室租赁成本而进行共享办公空间的办公模式,来自不同公司的个人在联合办公空间中共同工作。与传统办公租赁的“重资产”投入相比,联合办公平台显然灵活得多。只需要支付工位租赁费用,联合办公平台就同步提供其他额外办公所需——对于流动性大、有创业资金压力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减少配套设施的采办和囤积,削减行政团队人员,无疑是极大地压缩了运营成本。 国际知名咨询机构戴德梁行的报告数据显示,在一线城市中,在同一档次办公条件下,均摊到5年计算,联合办公平均每年每人可以为企业节约1万元以上,总额节省约28%,有的甚至可以节省近50%。 2020年行业规模或达2500亿 近年来,随着新兴产业的不断发展及共享经济的迅速崛起,初创企业及中小型企业群体在广州市场快速增长。在此背景下,广州联合办公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至今,约有40个主要的联合办公空间分布于广州的甲级和乙级写字楼,以及各创意园内,主要的运营商包括世联空间、寰图、Bee+、酷窝、 德培利等。 广州联合办公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各大联合办公运营商正积极增加其办公空间数量、扩大管理面积。 以联合办公品牌世联空间为例,自2017年创建联合办公产品至今,已在广州市场累计落地10个办公项目,管理面积约2.5万平方米。而戴德梁行统计显示,2018年,广州甲级写字楼市场预计将有约44.7万平方米的新增供应交付使用,而未来五年的新增办公面积预计将超过350万平方米。 高力国际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共享办公市场空间将保持每年30%的增长率,到2020年将达到2500亿元,而到2030年,30%的办公空间,将会是共享办公空间。此外,一份《2018年亚太灵活办公空间展望报告》中也显示,共享办公空间占用的比例预计将从2017年的2.4%上升到2018年的3.9%,到2020年将达到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