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捆绑销售成险企营销新策略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李晶晶) 税优健康险自正式试点以来已有两年时间,在全国铺开也已一年过去。据《证券日报》报道,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国税优健康险共收取保费6.08亿元,生效保单24.29万件,业务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不过,这个数据与此前业内预期的百亿保费增量确实相距甚远,税优健康险业务发展面临着相对滞后的状态。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表示,这与减税力度不足、系统建设滞后、产品难以盈利三大因素有直接联系,保险公司为了减少经营亏损,也降低了对该险种的主动推销力度,进而通过捆绑销售等策略来抹平赔付损失。 保险公司: 主动推销产品的积极性不大 据记者了解,目前大部分险企对税优健康险的推广积极性不是很大,没有将其作为公司的重点项目来推动。究其原因,业内人士表示,主要是因为该保险的赔付风险太大、保险公司难以盈利,相关代理人的佣金提成也普遍偏低,导致该产品的销售规模一直不大。 “允许带病投保且保证续保,这会极大地提高险企的赔付风险。就算是一位健康女性投保,那么当这位女性生子住院,也可通过税优健康险报销一部分住院费用。即使目前不出险,若投保人不退保,也总有一天会发生医疗费用,险企的赔付概率还是很大。”一名大型人身险公司业务人士对记者表示。 此外,险企给予保险代理人的提成较低,也成了税优健康险的销售阻力。“以我们公司来说,一般会根据实际消耗的保障成本的8%来提取奖励给予代理人。若是2400元的保费,那么业务提成就是从几百元里面抽取,这比一般的寿险产品要低很多,代理人也就没什么积极性。”上述业务人士指出。 消费者: 允许带病投保成最大吸引力 税优健康险的推广缓慢,还有部分原因来自于税免额度较低。“对于身体健康、收入较高的人群来说,一年的税免额度可能也就只是几百块钱,这个额度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也没有太大吸引力。加上税免操作在企业难度较大,该部分人群或许会选择其他商业健康险来提供保障。”上述业务人士表示。 据记者了解,税优健康险目前还没放开个体自由投保,个人必须依附单位才能进行投保,而大部分企业人事部门出于工作量的考虑,或许也未必愿意去配合进行扣税动作,这就从侧面增加了产品推进的难度。而险企对企业进行相关产品的宣传,有时也会遇到一定困难,因此产品推动难度就大大增加了。 但是,相对于市场上的其他医疗险来说,这个产品的允许带病投保特性,也成了其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以某险企的税优健康险来说,既往症人员投保,每年可享受4万元、终生15万元的赔付限额,而在特定疾病门诊、慢性病门诊治疗,也可享受5000元和1000元的保障,这对带病体来说是一大“福音”。 加之税优健康险不设等待期和免赔额,投保人可实现“今天投保明天理赔”,这样对于投保人来说更是一大让利,也体现了政策性保险的普惠性质。据悉,目前市场上部分产品还赠送早期恶性肿瘤筛查、恶性肿瘤导医导诊、家庭医生电话咨询等增值服务,大大增加了产品的市场吸引力。 市场现象: 将税优健康险“捆绑”销售 为了减低带病投保、赔付概率高所带来的经营亏损,险企目前正在“思变”。其中,对于带病投保的赔付风险,有部分险企就要求投保人提供至少一年的纳税证明,以期来降低疾病的赔付风险。 “有相关的纳税证明,证明该投保人的带病风险可能不高,就算是带病体也不会是很严重的疾病,否则就会影响正常的工作,也就无法纳税了。这样可以降低赔付的风险。”上述业务人士指出,除了在投保条件方面设定“关卡”,险企还会在产品组合上下一点功夫,来抹平赔付所带来的经营损失。比如说,将税优健康险捆绑在其他产品上面,规定投保人需要在购买某一特定产品,例如重疾险、意外险后才能购买税优健康险,这样就能通过拓展业务、深度挖掘客户来减少赔付损失和经营亏损,从而形成某种程度上的“双主险”模式,来推动税优健康险的业务销售。
-
7月广州首套房贷平均利率微降
信息时报讯(记者 梁海祥)进入2018年下半年,广州市内的房贷利率有下降的趋势。据融360监测数据显示,7月份广州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为5.55%,较6月下降0.02个百分点。分析人士指出,未来房贷利率不会急剧下行,整体利率增速或将减缓,大概率会保持稳定微涨的局面。 首套房贷利率微跌 据融360监测数据显示,7月全国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67%,相当于基准利率1.157倍,环比6月上升0.53%;同比去年7月的4.99%,上升13.63%。北上广深的首套房贷平均利率中,上海为5.16%、北京为5.47%、广州为5.55%、深圳为5.60%。 具体到广州来看,7月广州首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55%,环比6月下降0.36%,利率均值较6月下降0.02个百分点;二套房贷款平均利率为5.89%,利率均值较6月下降0.03个百分点。 在融360监测的23家银行中,1家银行分(支)行停贷;首套房贷利率方面,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0%的银行有9家,上浮12%的银行有1家,上浮15%的银行有10家,上浮20%的银行有2家;二套房贷款利率方面,4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5%,1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16%,14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20%,3家银行执行基准利率上浮30%。整体来看,有个别银行调整利率,广州地区房贷利率略有波动,但整体情况稳定。 房市未来以稳为主 部分银行的相关人士对记者指出,最近房贷利率还在密集的“调整期”,具体房贷利率是多少还不好确定,实际到操作还要根据申贷人资料的完整度、贷款资质来看,而且各个支行执行的利率也不尽相同,因此目前房贷利率处于一个“定价期”。 另一方面,结合市场中其他产品的利率情况来看,银行短期拆借利率、存款利率、理财收益等均表现出下滑的趋势,为何房贷利率仍处上浮态势?据悉,调控政策并不允许投资资金大量流入房产市场,再度造成泡沫,导致前期调控成果付诸东流,所以房贷利率短期不会出现大幅下调,额度方面或会有小幅度缓解,总体仍为偏紧。 融360房贷分析师李唯一分析,未来政策层面对房贷利率的影响,暂不会促使房贷利率急剧下行,整体利率增速或将减缓,大概率会保持稳定微涨的局面。下半年资格审核及贷款审批情况将会保持严格不放松,确保额度更多分配至刚需群体。房产市场整体趋势将以稳为主。
-
中国大陆居民行为越来越健康
信息时报讯(记者 袁峰) 近日,友邦保险公布了2018年健康指数调查报告。报告表示,中国大陆居民在面对疾病时,有着相当大的“资金缺口”,个人存款、保险理赔和政府的健康保障可能并不足以支付治疗诸如癌症、心脏病、糖尿病或其他重疾的费用。 报告显示,中国大陆有33%的受访者担心潜在重病的治疗成本,更有26%的受访人群认为癌症的治疗费用会带来超出预期的严重经济影响。目前中国大陆地区平均癌症治疗费用的预期缺口达37%,而治疗糖尿病和心脏病的资金预期缺口分别达38%和39%。 除了对疾病治疗成本的担忧,报告指出,中国大陆受访者对自己健康和生活习惯的满意度较2016年有所下降。只有约83%的受访者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感到满意,远低于2016年的92%。约85%的受访者对自己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度表示满意,83%的人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自己减压,这两项指数均较2016年下降了5个百分点。 但报告也表示,人们的行为正在向越来越健康的方向发展,中国大陆是友邦16个市场中居民每周锻炼时间最长的地区。中国大陆的受访者声称,他们现在平均每周锻炼达到5.6个小时,高于2016年的4.4个小时。 与此同时,调查还发现科技正在加速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并成为促进生活健康发展的积极动力,其中,健康追踪器已成为都市人的新宠。26%的中国大陆受访者表示曾使用过健康追踪器。在这些人群中,有高达66%的人表示会继续使用,这一数量仅次于新加坡,在所有调查区域中排名第二。
-
众安科技上线商保智能开放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