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7: 要闻
  • 每十公里将有不同灯光夜景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奚慧颖    广州母亲河要“扮靓”了!昨日,市国规委公布《珠江景观带重点区段(三个十公里)城市设计与景观详细规划导则》(下称《导则》),通过公共空间、滨江形象、文化遗产、自然系统、道路可达性、滨江活动等8个方面指引珠江景观带未来发展,不仅要构建云山珠水相望的景观视廊,彰显珠江文化魅力,还要塑造花城如诗、珠水如画的世界级滨水区,打造“大美珠江”。  滨水空间动起来:岸线亲水比例提升至40%  为增加珠江两岸公共空间,《导则》提出在规划新建区、大面积改造区保留100~200米的滨江公共绿地;已建或已批地区滨江绿地宽度小于100米的暂按现状控制,远期可结合规划改造加宽。绿地中可考虑配套文化、体育、休憩类等面向公众开放的公益性服务设施。在滨江绿带中可设置活动场地、亲水平台,设置多条连续的慢行通道,增加慢行选择性。  同时,可以创造丰富多样的堤岸形式,改变现状单一的垂直硬质堤岸。形成挑台、栈道、码头、自然缓坡等多种形式的亲水岸线,提升岸线亲水比例至40%。还可结合码头增加商业、餐饮、娱乐等多元服务功能,增加滨江活力。  除了滨江空间,临江建筑也将形成活力滨水界面,临江一线街区高层建筑以点式组合为主,避免连续板式组合,还鼓励塔楼建筑可与江岸成一定角度布置,角度宜在15°~45°之间,以增加通江视廊的宽度和滨江建筑展现面,塑造变化丰富的滨江建筑群体形象。  亮点  ●在规划新建区、大面积改造区保留100~200米的滨江公共绿地。  ●形成挑台、栈道、码头、自然缓坡等多种形式的亲水岸线,提升岸线亲水比例至40%。  ●临江一线街区高层建筑以点式组合为主,鼓励塔楼建筑可与江岸成一定角度布置。  江岸通道串起来:贯通两岸60公里慢行路径  按照《导则》,近期实现规划范围两岸60公里珠江公共空间贯通,远期向两侧延伸。打通沿岸现存的施工围蔽、河涌隔断、桥底隔断等断点,形成两岸60公里连续的滨水开放的滨江慢行空间路径,串联周边公园、街头绿地与滨江空间,形成连续的珠江慢行路径系统。并根据慢行速度不同,打造“漫步道+慢跑步道+滨江自行车道”三条连续的慢行路径。  此外,现有桥梁也将进行空间品质提升,保证桥下通行顺畅,上下桥立体交通衔接便捷。除了增加活动空间,增加人行垂直交通(坡道、楼梯、电扶梯等)、无障碍设施、景观小品等人性化服务设施,还将使用景观化细节设计桥底灰色空间消除压迫感。新建跨江桥的长度不大于500米时,都应考虑建设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行人和骑行者跨江,并应考虑设置配套的升降梯、上下桥梁的坡道。  沿江路、滨江路、临江大道、阅江路、新河浦路等路段还将打造为具有滨江特色的景观道路,并鼓励沿街设置连续的自行车道、跑步道等设施,增加座椅、标识系统、路灯等城市家具,提供饮水、公共厕所、小型商业等服务设施。  亮点  ●打通沿岸现存的施工围蔽、河涌隔断、桥底隔断等断点,形成两岸60公里连续的滨水开放的滨江慢行空间路径。  ●根据慢行速度不同,打造“漫步道+慢跑步道+滨江自行车道”三条连续的慢行路径。  ●新建跨江桥长度不大于500米,考虑建设人行道和自行车道,方便行人和骑行者跨江。  ●沿江路、滨江路、临江大道、阅江路、新河浦路等路段将打造为具有滨江特色的景观道路。  江畔夜景亮起来:三个十公里有不同“点亮”  广州境内珠江景观带总长约373公里,分北、中、南、东四个区段。其中,中段是展现广州形象的精华段,西起白鹅潭、东至南海神庙,分为西、中、东三个十公里。珠江“点亮”方案针对“三个十公里”区域各自的风貌特点量身定制,打造有针对性、特色突出的夜景照明风貌主题,力求赏心悦目。  “点亮”方案  ●西十公里  西十公里是中西合璧、展现城市变迁的花园式滨水长廊,选择以暖黄色为主色调,限制彩光使用,烘托中西合璧的历史景观风貌。  ●中十公里  中十公里是现代多元、凸显都市文化魅力和创新集聚特色的岭南水岸,以新中轴为照明主轴,以白光、暖白光为主,展现都市活力、层次丰富的夜景主题。  ●东十公里  生态低碳、展现活力与开放现代化港城所在的东十公里,将以鱼珠商务区为重点照明区域,以暖白光为主,允许局部彩光。  历史记忆活起来:创造榕树下的生活场景  为保护和发扬历史风貌地区风貌特色,《导则》提出对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工业遗产进行保护,突出城市特色,增强可识别性。  《导则》还强调重塑具有历史记忆的特色场所,如保护古树名木,创造榕树下的生活场景。榕树下的交往空间是广州特色生活场景,珠江边的大榕树应加以保护利用,通过场地设计形成丰富活动的场所。  同时,计划恢复与弘扬广州花市与龙舟竞渡等传统文化活动。组织滨江夜跑、龙舟赛、横渡珠江等滨水户外活动和水上活动。规划龙舟比赛赛段和沿江跑步环线,形成彰显广州地域文化特色的马拉松路线。  江堤水岸绿起来:保护江心岛生态原真性  协调自然生态保护和滨江发展空间,划定滨江绿线,规划较现状增加40%滨江绿地。在增加滨江绿化覆盖率的同时,推行立体绿化种植,增加建筑立面绿化、栏杆、 灯柱、桥梁等立体绿化,既美化环境,又能缓解温室效应。  江心岛是镶嵌在珠江上的一粒粒明珠,生态价值不言而喻。《导则》指出,要保护江心岛的生态原真性,打造鸟类友好的生物栖息地。严格限制北帝沙、大吉沙的建设活动,提升生态质量和稳定性,建设湿地公园、生态公园、果园、生态农业基地,构建野生动物栖息所,推进珠江绿色发展。  创新产业兴起来:将形成24个产业集聚区  广州依水而生、依水而兴,珠江景观带同时也是产业集聚区。营造创新集聚的繁荣珠江,需要优化滨江用地功能,划定功能转换、功能提升、功能复合三类滨江功能优化街区,形成24个创新产业集聚区。  老城区注重转型提升商业业态类型,结合滨水岸线打造滨江商业体验。利用骑楼及历史建筑,注入文旅休闲商业业态。改造珠江沿岸工业仓储区域,结合工业遗产保护建设高价值的文化创意产业街区。

  • A1: 头版
  • A2: 要闻
  • A3: 焦点
  • A4: 焦点
  • A5: 焦点
  • A6: 特别报道
  • A7: 要闻
  • A8: 网闻求证
  • A9: 要闻
  • A10: 广州
  • A11: 广州
  • A12: 区区无小事
  • A13: 见咩讲咩
  • A14: 社会
  • A15: 综合
  • A16: 好人365
  • A17: 中国
  • A18: 云山论见
  • A19: 国际新闻
  • A20: 国际
  • A21: 体育新闻
  • A22: 体育
  • A23: 娱乐新闻
  • A24: 娱乐
  • A25: 娱乐
  • A26: 竞彩专版
  • A27: 天天福彩
  • A28: 体彩闲情
  • B1: 时时财经
  • B2: 财经
  • B3: 产经
  • B4: 证券
  • B5: 业界
  • B6: 金汇理财
  • B7: 公司
  • B8: 银行/保险
  • B9: 商周刊
  • B10: 汽车周刊
  • B11: 汽车·新能源
  • B12: 汽车·新车
  • Z1: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一至周四)
  • Z2: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五)
  • Z3: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六、日)
  • Z4: 工商广告价目表(特殊规格)
  • Z5: 版花广告价目表
  • Z6: 社区报广告价目表
  • 信息时报
  • 新林和
  • 家园
  • 幸福车陂
  • 石牌百姓事
  • 天河智慧城
  • 新员村
  • 家在岭南
  • 猎德
  • 瑞宝人
  • 南石风采
  • 平安海珠
  • 阳光前进
  • 激情龙洞
  • 幸福沙东
  • 新凤阳
  • 新滨江
  • 素社家园
  • 西关逢源
  • 赤岗特刊
  • 昌岗纪事
  • 幸福金花
  • 绿色天河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