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8: 云山论见
  • 媒体视角

      欢迎谷歌回归中国,跟中国向世界开放市场一样,是因为开放对中国是有益的。中国现在有7.53亿互联网用户,相当于欧洲人口之和,市场巨大,容得下百度和谷歌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充分而良性的市场竞争,不仅利好用户和消费者,而且对创业创新、技术进步和服务品质提升也具有推动作用。我们应该欢迎市场竞争,特别是欢迎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  ——长江日报:《遵守中国法律的谷歌值得欢迎》    在将近一千年前,这些精美绝伦的佛像就是出自普通工匠之手。随后,它们被一代代民众观瞻仰望、顶礼膜拜,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难道这千百年来的普通民众,其文物保护意识、法治观念和文化素质一定比现在的群众高吗?恐怕未必。  关键在于人们对文化文物是否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有了这颗敬畏之心,文化文物就是一种庄严的存在,人们就会谨慎而诚敬地对待它们。没有这颗敬畏之心,文化文物就有可能成为玩物,可以任由自己的喜好打扮它、处置它,改变它原本的面貌,扭曲它固有的本质。  ——光明日报:《“油漆刷佛像”是对文化缺乏敬畏》    舆论监督不是隔靴挠痒,更不是足浴捏脚。以正面宣传为主,并不等于只有正面宣传。毋庸讳言,虽然中央重视舆论监督、鼓励舆论监督,但仍有一些地方和部门对舆论监督缺乏端正的认识。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于好大喜功,花言巧语,一旦被舆论监督就恼羞成怒,面对表扬时和颜悦色,面对批评时却怒发冲冠。既然是监督,必然会有辣味、带着尖刺,揭人之短、给人痛感。  ——河池日报:《舆论监督不是隔靴挠痒》  ◎木木 辑

  • 公摊面积不公开不透明那就是笔糊涂账

      热点观察  最近,房屋公摊面积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先是武汉多名业主抗议开发商在公摊面积上玩猫腻——开发商对电梯、走廊等公摊面积也按室内精装价收费,精装修标准是2500元/平方米,公摊面积比例为28%,这样算下来,一套120平方米的房子,通过公摊面积多收了8万多元。随后,一篇题为《买100平方米的房子只得70平方米,这么坑的公摊面积到底怎么来的》的文章在网上热传,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共鸣。  买房子不仅要买套内面积,而且要买公摊面积,对此人们早就习以为常。套内面积比较简单,包括房屋使用面积、墙体面积以及阳台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则有点包罗万象的意思,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等。  从道理上说,一套住房不可能独立存在,它必然依附于电梯、楼梯、门厅、过道等公共设施。所以,每户居民都得为公摊面积埋单。实际上,买房子是按套内面积计算,还是按套内面积+公摊面积计算,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如果只算套内面积,每平方米的价格高一些;如果算上公摊面积,每平方米的价格低一些。  现在的问题是,公摊面积所占比例越来越超出人们的想象和预期。多层楼房的公摊面积占比20%、高层楼房公摊面积占比30%,很多购房者已经大呼受不了,有些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甚至超过了套内面积,更是给购房者受骗上当的感觉。而这个问题的核心,在于公摊面积不公开不透明,成了一笔糊涂账。  买房的时候,销售人员只会告诉你这套房子的建筑面积是多少;拿到房屋产权证书时,上面写着房屋建筑面积、专有建筑面积、分摊建筑面积,但也没有公摊面积的明细。既然购房者稀里糊涂,开发商便可大做文章,把公摊面积当作橡皮泥,想捏成什么样都行——重复公摊、重复收钱,乃至于像上述新闻中把公摊面积按照精装修价格出售,有些开发商竟也能干得出来。  治理商品房公摊面积乱象,重庆市的办法或可借鉴。早在2002年,重庆市就出台地方法规,对商品房的计价方式作出规定,无论商品房现售还是预售,均以套内建筑面积作为计价依据,商品房买卖合同及商品房权证应当载明共用部位及设施。据报道,绝大多数国家的商品房买卖都是采取这种方式,没有什么公摊面积之说,购房者只为套内面积埋单,一目了然。  以套内面积作为计价依据固然操作简单,公开透明。但是如果以套内面积+公摊面积作为计价依据,也未尝不可,前提是得保证公摊面积的公开透明——公摊面积包括哪些设施,每个设施的面积是多少,这些情况都要交代清楚,接受购房者的监督,以及有关部门的监管。总之,商品房公摊面积不能再糊涂下去了,相关部门有必要出台政策予以规范。  ◎晏扬 媒体人

  • 面对环保约谈,整改不能“挂空挡”

      新华时评  因为在强化督查中发现问题较多,生态环境部日前对北京通州区、河北曲阳县、河北赵县、山西晋城城区、河南辉县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督促这些地方政府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约谈是告诫,也是督促。面对环保约谈,问责不能“放空炮”,整改不能“挂空挡”,必须解决问题,给公众一个交代。  回顾约谈通报,问题触目惊心。有的地方第二轮督查发现的问题,比第一轮督查发现的问题更多,说明当地有关部门并未真正落实污染防治相关要求,也说明相关责任人疏于履职、对环保工作“假重视、真漠视”的问题。  大气污染防治,中央三令五申,不容置若罔闻、阳奉阴违。倘若“尽责”只停留在表态层面,各项举措只是为了糊弄过关,整改工作“挂了空挡”,“有效治理”注定是遥遥无期。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必须有人付出代价。大气污染防治不力,问责必须有力。对于督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数量明显反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严不实等,应该启动问责程序,展开追责行动。否则,相关责任人何来压力感、紧迫感,以及与公众感同身受的切肤之痛?  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在一段时间内是连续性、常态化的。有的地方在经历第一轮督查后降低了要求,在第二轮督查中暴露出更多问题。这也提醒监管部门,大气污染问题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治理和监管工作同样要常抓不懈。  污染防治,是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容不得做“表面文章”、搞“纸上落实”。约谈亮出“黄牌”之后,治理工作依旧没有起色,必须进行追责。让无为者无权、让失责者失位,才能真正打赢“蓝天保卫战”。  ◎梁建强 新华社记者

  • 是时候大力整治“键盘医生”了

      点击广东  自广东省公安机关大力推进“智慧新民生”建设以来,目前涉及户政、交管、出入境的服务事项,已有60%以上实现了“零跑动”。不过,由于有些事项涉及外地公安部门配合问题,所以暂时无法网上办理,比如无犯罪记录证明。所幸,这一状况的改进也取得了突破,“广东省公安厅表示,无犯罪记录证明有望线上办理”(《信息时报》8月8日)。若这一计划实施,不仅可以让公安机关的办事效率倍增,同时也可以让老百姓少跑腿,可是实实在在的便民之举。  “智慧新民生”体现了亲民,而“广州大学生到东莞打暑期工被要求裸奔,公司总监称为活跃气氛”(广东电视台8月8日),则显得粗暴。据学生说,未完成销售任务的员工,都被要求到人来人往的广场上,当众脱衣服(仅穿一条短裤)绕广场跑一圈。这种“脱衣服”的惩罚行为,或许涉嫌侵害个人权益,这几位打工的同学如果对此表示不满意,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而对于这位总监来说,不妨想想,如果被处罚的学生是你自己的孩子,你会作何感想?  说到孩子,“父亲失控掐死母亲,两幼女写信向佛山法院求情”(《羊城晚报》8月8日 )令人伤感。从报道中可以看出,这一事件是由家庭的小纠纷引起的,如果夫妻双方多做沟通,相互宽容,就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母亲身亡,父亲被判无期,这对孩子的伤害与打击无法想象,若处理不当,就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终生阴影。但愿能有相关专业机构介入,助他们健康成长。  如今的人们都很重视健康,因此,各种医疗帖、养生帖遍布网络,但如果据此寻医问诊,就得提防上当受骗了。你看,“广州一团伙冒充‘老中医’, 按‘剧本’诈骗2500万”(《广州日报》8月8日)。这一案件中有近万人受骗,而在去年,湖北也有类似团伙被抓。可见轻信网上“老中医 ”的大有人在。针对众多人士容易上当受骗的特点,相关部门应对“键盘医生”展开集中整治,媒体则应加以宣传,引导身体不适的病人选择正规渠道就诊。  ◎陈香凝 网管员

  • 广州地名之“围”

      白话广州  最近,广州有关部门公布,年底开通嘅同德围地铁站将改成叫同德站,即系唔要原先嗰个“围”字,有市民搞笑咁讲:同德不再被“围”了。市民呢种讲法,主要系针对同德围嘅交通状况,因为嗰度经常塞车,被戏称为“围”城,当地街坊被“围”到怕喇。  事实上,同德围嗰个“围”字同交通系冇乜关系嘅,佢纯粹系广州传统地名嘅一种表现。  广州嘅地貌历史上就有“青山半入城,六脉皆通海”嘅讲法,城内城外河涌纵横交错,滩涂沙洲多,不过,虽然讲水头够晒充足,但要开发利用起嚟唔系咁易,所以,有人就谂出“围垦造田”呢个办法,结果“围”出咗唔少渔米之乡。见咁易得米,全城各地就照板煮碗“围”起嚟,咁样呢度“围”下,嗰度又“围”下,以“围”做地名嘅地方就慢慢多起身,大家仲约定俗成将“围”字作为新起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呢啲新旧“围”名以城郊居多,比较出名嘅就有罗冲围、同德围、万胜围、大谷围、小谷围、黄金围、草芳围、大干围、石围塘等。  同德围地铁站呢次删咗个“围”字,主要系想更准确突出地铁站所在地同德乡,而同德围呢个大名仲系保留,因为佢个“围”围得好大,包括咗横滘、上步、粤溪、田心、 鹅掌坦五条自然村,所以唔可以随便改嘎。◎阿六 律师

  • 莫忘海外游学的“初心与远方”

      新华时评  立秋过后,暑期过半,中国的海外游学市场热度不减。剑桥的康河畔,哈佛的校园里,甚至北极圈内的游轮上,都不乏中国孩子成群结队的身影。在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作为一种时尚的体验式教育模式,海外游学已然成为一些城市学生的“必修课”,也成为市场规模数百亿元人民币的庞大产业。  然而,海外游学热折射出的一些问题也发人深省:许多父母陷入“起跑线上的焦虑”;一些孩子滋生“集邮式”攀比心态;游而不学、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正在远离教育本真,坠入“空心化”陷阱。  透过喧嚣和热闹,如何充分体现游学价值,在追寻远方的同时找回教育的初心,带给孩子真正的成长,值得深思。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一些项目游而不学,只在普通旅游产品上打上“游学”标签,价格立即水涨船高;一些项目走“奢华路线”,吃大餐,住豪华酒店,甚至安排奢侈购物,完全复制成人游“套路”;一些项目以体验名校、提高语言为幌子,实际上就是带孩子转转校园、跟外国人聊聊天;一些组织机构资质堪忧,项目设计粗糙,隐含安全风险……各种项目良莠不齐,游学乱象令人担忧。而家长即便感觉“被坑”,也很难维权。  其实,游学的目的在增长见识、提升素质,精髓在于“浸入式”体验风土人情、吸收文化养分。真正的游学应该包含多元教育元素,有专业课程设置、教学任务或研究课题,而不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欧美国家成熟的营地教育传统、研修游学机制,目光聚焦于帮助孩子打开眼界、提高素质,而非钻进钱眼里。  海外游学“虚火”不退,主要是商家抓住了家长的教育焦虑。就像一位妈妈所说:别人家的孩子都去国外游学,自己孩子不去会让人看不起。钱不够,想法凑。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除了比学习成绩,还要拼个人才艺、文化视野、海外经历。只顾花钱、不计成果、跟风攀比的观念下,市场上层出不穷的教育产品从来不缺买单者。  一些游而不学、徒有其名的海外游学,除了塑造某种精英幻觉,增加“朋友圈”晒娃谈资,究竟能带给孩子多少有意义的体验?  因此,海外游学初衷虽好,也要按需而行、量力而为。作为家长,应结合自身经济条件和孩子兴趣爱好,选择适合方案,切莫盲目跟风。同时,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商家的监管审核、规范引导,维护消费者权益。游学组织机构则要增强专业性和责任心,提升游学“含金量”。  古人云:游学博闻,盖谓其因游学所以能博闻也。不论游历国内名校还是拜访海外学府,都应回归教育本源,莫忘“初心与远方”,方能在交流中融汇东西,积累自信,涤荡心灵,获得成长的精神力量。  ◎韩梁 新华社记者

  • A1: 头版
  • A2: 要闻
  • A3: 焦点
  • A4: 焦点
  • A5: 焦点
  • A6: 特别报道
  • A7: 要闻
  • A8: 网闻求证
  • A9: 要闻
  • A10: 广州
  • A11: 广州
  • A12: 区区无小事
  • A13: 见咩讲咩
  • A14: 社会
  • A15: 综合
  • A16: 好人365
  • A17: 中国
  • A18: 云山论见
  • A19: 国际新闻
  • A20: 国际
  • A21: 体育新闻
  • A22: 体育
  • A23: 娱乐新闻
  • A24: 娱乐
  • A25: 娱乐
  • A26: 竞彩专版
  • A27: 天天福彩
  • A28: 体彩闲情
  • B1: 时时财经
  • B2: 财经
  • B3: 产经
  • B4: 证券
  • B5: 业界
  • B6: 金汇理财
  • B7: 公司
  • B8: 银行/保险
  • B9: 商周刊
  • B10: 汽车周刊
  • B11: 汽车·新能源
  • B12: 汽车·新车
  • Z1: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一至周四)
  • Z2: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五)
  • Z3: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六、日)
  • Z4: 工商广告价目表(特殊规格)
  • Z5: 版花广告价目表
  • Z6: 社区报广告价目表
  • 信息时报
  • 新林和
  • 猎德
  • 幸福车陂
  • 家园
  • 新员村
  • 天河智慧城
  • 家在岭南
  • 石牌百姓事
  • 瑞宝人
  • 南石风采
  • 平安海珠
  • 阳光前进
  • 激情龙洞
  • 幸福沙东
  • 新凤阳
  • 新滨江
  • 素社家园
  • 西关逢源
  • 赤岗特刊
  • 昌岗纪事
  • 幸福金花
  • 绿色天河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