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媒体视角
不止医药领域的问题,近年来,有些上市企业还因环保问题被生态环境部通报。此前有工业园区被曝严重污染,就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强制退市”的震慑力,就该对准这类严重损害公共健康的企业。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退市制度改革特别强调了善后工作。也就是说,退市并不意味着,股民手里的股票就成了废纸,而依旧是其作为公司股东身份的凭证,其权益受到保护。 ——新京报:《危害“公众健康”可强制退市是合理淘汰》 北京南站周边黑车乱停阻塞交通,进出站特别长,夜班公交运营时间短等问题,若要解决也并非难事。只要增加相应的交通疏导力量,优化进出站通道设计,协调增加夜班公交,相信一些“槽点”就能大为改观。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有没有真正把乘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或者说,车站管理部门与地方政府,是否真的把乘客的体验感作为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管理理念变了,配套服务自然能够获得更多的改进动力。 ——光明网:《不让北京南站成“难站”有多难》 即便抗癌药研发成本高,但不一定要有高昂的价格。在自主研发方面,相关部门应该成立相应的奖励、激励基金,鼓励高科技医疗公司参与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药研究;国家也应该鼓励投资机构或民间力量,投资参与到药品的研发当中;国家同时需要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保护国产药品(非仿制药)的知识产权。在进口方面,有关部门应该积极与境外机构协商谈判,尽量降低其中可能产生的各种费用,努力降低用药者的购药成本。 ——证券时报:《低价抗癌药时代正在慢慢走来》 ◎木木 辑
-
工伤保险浮动费率是个好杠杆
珠江瞭望 为进一步降低参保单位工伤保险缴费成本,促进用人单位做好工伤预防工作,广州市人社局等单位联合印发了《广州市工伤保险浮动费率管理办法的通知》,自今年7月25日起,实施新的工伤保险浮动费率管理办法。据测算,新办法实施后,每年可为参保单位减少缴费负担约3亿元。 在过往政策框架中,工伤保险缴费的基准费率为工资总和的1%,全部由单位负担。2015年7月,国家人社部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调整工伤保险费率政策的通知》,要求不同工伤风险类别的行业,执行不同的工伤保险行业基准费率,并通过费率浮动的办法确定每个行业内的费率档次。广州则是在1995年7月起,就开始实行工伤保险浮动费率机制,本次出台新的管理办法,把安全生产因素作为了工伤保险费率调整的重要依据。 简单来说,就是参保单位之于职工工伤保险的缴费比例,不再固定为工资总和的1%,而是不同生产行业有不同的基准费率,有的缴费比例高些,有的缴费比例低些;而且,在浮动费率机制下,具体到某家企业,其每年的工伤保险缴费费率,也不是恒定不变的,上一周期内发生的工伤事件多,那么下一个周期年其工伤保险的缴费费率就要上调,若相反,则可以向下浮动。 这样一套浮动费率机制设计,首先是有利于减轻企业在职工社保方面的支出负担。据测算,广州在执行新的工伤保险浮动费率管理办法后,全市工伤保险费率较行业基准费率总体下降36.73%,每年可为参保单位减少缴费负担约3亿元。而根据今年初这个新的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经过浮动,工伤保险缴费率最低可以低至0.2%。这在减轻参保单位负担的同时,也增加了未参保单位的参保积极性。 众所周知,工伤保险是通过社会统筹的办法,集中用人单位缴纳的保险费建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病的劳动者给予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该保障制度起步之初,对用人单位来讲,只要缴纳了工伤保险,职工工伤和职业病的后续救济,就跟用人单位没多少关系。由此也衍生了一个问题,即有的用人单位注重工伤保险,却不见得注重劳动保护和工伤预防。 现在,在工伤保险中引入浮动费率机制,相当于嵌入了一个经济杠杆,将有利于撬动用人单位加强工伤和职业病预防工作的积极性。因为,在劳动保护方面的投入,不仅能换来用人单位的社会口碑,更能换来少缴工伤保险费用而省下的真金白银。另外一方面,因了这一经济杠杆的嵌入,劳动者安全生产的环境得以改善,工伤与职业病发生的概率下降;而且,确实发生工伤与职业病后,原有的受救济权益并没有减弱。由此来看,工伤保险的浮动费率机制称得上是一个好杠杆。 ◎燕农 大学教师
-
行路要带眼
白话广州 “行路点解唔带眼呢?好牙烟嘎!”嗰日,喺路边,一位阿姨俾个后生仔撞上咗,差啲跌低。个阿姨又嬲又好笑,原来个后生仔行紧路都挂住睇手机,一个唔觉眼就撞上人。“加阵啲人都唔知做乜嘢,眼唔离手机嘅。”同阿姨一起嘅老伯就抛低一句话,叹咗啖气。 广州话“行路唔带眼”,生动咁形容咗呢种莽撞嘅行路方式。每个人都有对眼,行路亦唔可能将佢除低,不过东张西望抑或边处都唔望,就相当于冇带眼出街一样。旧阵时,古仔话,有个著名嘅科学家,因为一边行路一边谂紧问题,结果撞上咗棵树。今时今日,唔单只撞树,跌落河嘅人都有,诱因无非系手机。 讲起呢样嘢,唔单只广州,全世界嘅大城市据说都差唔多。去年,有条消息话,美国夏威夷有个地方做咗个规定,喺街上睇手机或者平板电脑嘅行为要罚款,呢个规定有人赞成,亦有人反对,认为矫枉过正。另一条新闻话,前一排西安一个商家就搞咗个新玩意,喺商业区里边设咗条专用通道俾“低头族”行。虽然系商业噱头,引起咗唔少争议,不过亦从一方面讽刺咗加阵唔带眼行路嘅人,确实十分之多。 千祈唔好以为得啖笑,唔带眼行路,分分钟有性命危险,而且对旁人都系安全隐患,确实值得注意。 ◎闻歌 媒体人
-
让“温暖”的凉意在酷暑中传递
新华时评 一个装满免费冷饮、无人看管的冰柜,放在近40℃高温的闹市街头,会有怎样的结果?近日,杭州、上海、合肥等地市民用行动和爱心,为环卫工人、交警、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户外工作者准备的冷饮,不仅没有“意外流失”,反而增多了一些清凉祛暑的好东西,“凉”了暑气,暖了人心。 从斑马线前礼让行人到最美司机、最美“妈妈”,再到眼前的爱心冰柜,城市从来都不是冰冷的高楼大厦和淡漠的人心,只是缺少一些发现暖心细节的眼睛。冰柜里的冷饮,承载了公众对酷暑中户外工作者的感恩之心,子女对父母的孝心,长辈对晚辈的关心,企业对社会的责任心,这些爱心正在人与人之间传递。 不少网民说到,当看到老爷爷换了一个大苹果的“小动作”、篮球少年默默在冰柜里放入“买水钱”、小男孩感谢叔叔阿姨关心快递员爸爸时,都不禁泪目,触及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当人们内心的健康力量受到鼓舞与激荡,社会氛围中会加倍焕发出人性的温暖与光辉。平凡的工作岗位也能给大家带来感动:大雨中撑伞搀扶老人过马路而全身湿透的交警,深夜给客人买药满城找了十公里的外卖小哥……虽是陌生的城市,却总有温暖的陌生人为你遮风挡雨,这种感觉真好。 酷暑中大汗淋漓的环卫工人、挥汗如雨的交警、马不停蹄的快递员、皮肤黝黑的外卖小哥……他们的坚守是城市生活的基本保障,他们的付出是百姓便利的坚实支撑,也成为城市中一道新的风景。 一个善举也许渺小,但若人人行动起来,让爱心传递、感动长存,我们就能共创一个善意融融、大爱洋溢的美好世界。 ◎黄筱 新华社记者
-
开车打手机是该受到严厉打击了
点击广东 外卖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但我们不应忘记背后为你辛苦送餐的人。比如,“广州外卖小妹爬28层写字楼送餐,白领们为她点奶茶”(《广州日报》7月27日)。外卖小妹在方便他人生活的同时,也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付出总有回报,她也得到了更多订单有了更好的收入。其实,我们每个工作岗位上的人都应该向这位小妹学习,学习她不怕吃苦的精神,学习她认真对待工作的敬业态度。 同样是送外卖的,这位小哥却让人非常无语:“佛山一外卖小哥有29页交通违法记录,连起来有8米长”(《羊城晚报》7月27日)。送外卖是为了挣钱,但频繁违法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生命危险,在速度与守法之间,难道就没有平衡点吗?如果不能保证人身安全,挣钱和速度就没有意义。针对外卖小哥违章,相关部门也应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从外卖送餐平台入手规范骑手行为,督促平台建立黑名单制度,让那些不守规矩的骑手们得到惩罚。还可以考虑让消费者给骑手打分,然后根据他们的表现自由选择送餐者。 遵守交通规则,安全才有保障。以后,“深圳市民举报开车打手机行为,交警每宗奖100元”(《深圳特区报》7月29日)。人的注意力投入到手机上一两秒,就意味着车辆盲行数十米,数十米距离内所存在危险性,不可小视。致命交通事故多因驾驶人注意力不集中所致,开车打手机一定会分散注意力,其危险性不言自明。与此同时,警方人力和设备有限,对开车打手机的行为很难取证。此次奖励举报的方式,可以发动群众广泛参与,进而震慑违法者。这既是对公共安全负责,也是对司机自己负责。 制定交通规则是为了让道路更顺畅,而制定气象灾害停课制度是为了让沟通更顺畅。比如,“广州遇红色暴雨预警,中小学要分时段停课”(《信息时报》7月28日)。以前家长遇到大暴雨,往往会纠结要不要送孩子上学,什么时候送孩子上课。老师们也很难拿主意,因为各区情况不同,学校还要向教育部门请示。而规则细化后,大家有了参考标准,就不用再耗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纠结上述问题了。 ◎赵家明 媒体人
-
读懂“感谢贫穷”背后的真意
市民论坛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近日,一篇18岁女生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希望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这名女生叫王心仪,刚刚在高考中取得了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中国青年报》7月29日)。 “贫穷”不是一个好词,它毕竟与人们奋斗的企盼目标相左。用北大新生王心仪的话来说,贫穷“狭窄了视野”、“刺伤了自尊”、“间接带走了至亲生命”。既然贫穷影响了幸福,她为何还要对贫穷说声“谢谢”?如一些网友所言,难道贫穷不是应当被憎恨的吗? 我们需要读懂“感谢贫穷”背后的真意。与富足的家境相比,贫穷的确会给人生之路带来诸多不便,但正如任何事物都具两面性的道理一样,从另一个角度看,贫穷也有可能成为人生的“财富”。因为贫穷会让人奋发图强,而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则有可能让不少人丧失进取精神。生活压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拼搏向上的动力,正所谓“穷则思变”是也。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正因为贫穷,让王心仪过早地帮父母扛起了家庭负担。从小学开始,王心仪就主动帮父母承担家务,经常下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正是这段身体力行的劳动经历,让王心仪“能够零距离地接触自然的美丽与奇妙”,“深深地爱恋着脚下坚实而质朴的黄土地,享受这上天的恩惠与祝福”,并自幼养成自立自强、阳光乐观的精神品格。有了这种豁达、坚强和担当的性格垫底,未来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 贫穷,也让王心仪自幼懂得了勤俭持家的道理,并受到知恩图报的良好家教。据王心仪妈妈介绍,王心仪每个月的在校生活费只是平常孩子的一半,买饭时常常舍不得吃荤菜;她和弟弟高中期间一直领着贫困生补助。妈妈教育她要好好努力,将来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回报社会。据报道,即将步入北大的王心仪已三次拒绝爱心资助。这种自立与明理,难能可贵,令人敬佩。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解读“感谢贫穷”,并不能表面化地理解为甘于贫穷、安于贫穷,甚至乐当贫困户,而是要认识到贫穷对人生的磨砺价值,不以贫穷为包袱,不向贫穷低头,并立志改变贫穷。就像王心仪,尽管家境贫困,但丝毫不掩其积极乐观的向上精神,“名列前茅”、“奖状满墙”就是挑战贫穷的见证。 “我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只要站起比跌倒多一次,我们便没有辜负这段青春、这段韶光!”这就是王心仪“感谢贫穷”的真意。正确理解它,有助于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张玉胜 公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