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掌握这20个“诀窍”轻松填报高考志愿
□信息时报记者 梁诗柳 实习生 林文琪 2018年高考已经结束,每一位参加高考的考生,都希望自己能够金榜题名,跨入大学校门继续深造。考生进入理想的大学和专业,除了高考成绩,志愿填报也非常重要,可以说其重要性一点都不亚于高考。 每年高考志愿填报的过程中,家长和考生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何填好志愿?填报高考志愿需要提前做好哪些准备,了解哪些信息?……为此,记者整理了一些常见的基础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1 填报志愿需要提前做哪些准备? 除了学习成绩外,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前需要做两个方面准备:1.政策信息的准备。包括认真阅读、领会当地当年发布的有关高校招生的各类信息,熟悉招生政策和规定。了解院校办学性质、收费标准、所属批次,掌握填报志愿的其他要求等。通过有关院校网站和宣传资料,了解高校的办学地点,专业设置、办学特色、师资力量、培养方向等。仔细查阅有关高校的招生章程。了解对进档考生的排序办法、录取规则等。了解《普通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等文件及院校招生章程中有关院校和专业对考生身体健康状况的要求,避免因身体原因填报不当造成院校退档。2.报考技巧的准备,包括掌握预测学校录取最低分数线及专业线的方法。 2 考生可通过哪些有效途径进行咨询? 教育部开设了“阳光高考信息平台”,考生可通过这个平台向全国的高校进行咨询。此外,各地的招生考试信息网都开设了答疑平台,考生可在网上提问,省级招办和有关高校会在网上针对考生的提问作出回答。许多对高考招生非常重视的高校会在本校网站开展网上答疑,考生可通过招生学校的网上答疑平台向学校进行咨询,还可通过电话咨询和到现场咨询等方式,了解各大高校招生的情况。有条件的考生和家长最好能到院校进行实地考察,才能更好、更详细地了解院校的办学情况和招生信息。 3 如何科学填报志愿? 一是考生应量体裁衣,根据自己高考成绩的位次,对照往年各学校专业录取分数情况、位次情况,按照分数/位次选择目标学校,提高被录取的可能性。当然,完成这项工作可以借助一些平台提供的服务。二是注意填报时留有余地;注意体检结果,避开限报专业;三是特别注意有的学校招生“大小年”现象,详细分析近年录取资料;四是注意预报志愿后,考区、中学反馈的信息,如果出现热门专业扎堆现象,需要调整所报志愿。 4 特殊类型招生包括哪些? 特殊招生包括提前批次中的武警、军校、公安、师范等院校招生,定向生、艺术类、自主招生、农村专项(包括高校专项)的招生。这类招生一般对考生有特别的要求。如军校、武警公安院校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有特殊的要求,自主招生需要考生通过院校的自主招生选拨,农村专项需要考生学籍、户籍在贫困县区等等。 对于想冲一冲的学生,如果对院校提前批的专业比较感兴趣,可以填报。但是值得关注的是,如果考生提前批被录取,后续批次的志愿全部报废,不能再被其他批次录取。由于提前批次所包含的院校较为特殊,院校的实力也不一。考生在选择填报时,一定要清楚自己的填报志愿是什么,在提前批次中有没有合适的院校及专业。若有可以合理安排,若没有就要果断舍弃。 5 什么是学校分数级差?什么是专业分数级差? 学校志愿分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院校志愿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高校规定的志愿级差为20分,第一志愿调档分数线为600分,那么,第二志愿的调档分数线就为620分。第一志愿生源充足而且规定了志愿级差的院校,省招办按投档比例投完第一志愿考生档案,再按院校提出的志愿级差将第二志愿且分数在级差之上的考生档案投放给学校,由学校审核录取。在实行平行志愿投档模式的批次,不存在学校分数级差。 部分高校在分配专业时规定了专业级差,专业级差是指录取非第一专业考生时的分数差额。例如:某一学校规定专业级差为3分,学校在分配专业时,将第二专业志愿的考生成绩减去3分后,和第一专业志愿的考生一起排序确定专业。没有规定专业级差的学校,在分配专业时,有的采取专业志愿优先的原则,即首先满足第一专业志愿考生;有的采用分数优先的原则,优先录取分数高的考生。 6 填报志愿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填报高考志愿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尽可能考虑周全。首先是考生的高考成绩:考试成绩是决定考生填报志愿的最主要因素,考生要根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和在当地所处的分数排序位置,掌握预测心仪院校录取分数线的方法和技巧,知道自己能够填报哪些批次和哪些类型的学校,尤其是要选择好第一志愿的学校;考生的兴趣倾向和能力倾向:考生一般不要填报自己不感兴趣的专业或自己的能力倾向不宜从事的专业,以免影响进校后的学习和未来发展;考生家庭经济条件: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的考生,对高收费的学校和专业一定要慎重填报;考生的身体条件:考生的身体条件会直接影响录取,考生应事先了解自己的高考体检情况,对因身体条件学校不予录取的专业,或者自己不宜就读的专业,考生最好不要填报;当地招生政策和高校招生章程:了解当地招生政策和高校招生章程是填报志愿前必须要做的工作。 7 填报志愿要不要服从调剂? 在对待是否服从院校专业调剂时,考生要慎重。如果填写了“服从”,可以增加被录取的机会,但也有可能被录取到你不满意的专业;如果填写“不服从”,就意味着学校只考虑你所填报的几个专业,在所报的专业不能满足录取要求时,将会作退档处理。 8 填报服从专业调剂的底线是什么? 选择服从专业调剂的原则和底线是:在了解专业内涵的基础上,只要心仪的学校在当地的招生专业计划中,没有自己极度厌学或学不下去的专业,就可以考虑填报服从专业调剂。 9 平行志愿能一档多投吗? 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实行平行志愿后能一档多投,投了一个没录上再投另一个。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平行志愿只能是逐个检索、一档一投。即当考生由分数决定的排序位次符合条件后,再依据考生平行志愿所填报的院校自然顺序逐个检索,当该考生的分数符合A院校的投档条件时,则投给A院校。在此情况下,即便该考生的分数符合B.C.D院校的投档条件,也不会再检索、再投档,这就是“一档一投、能投则投、投后不检”。只有在A院校已投满或考生不符合A院校的投档条件时,才检索B院校是否可以投出,即“无投再检”。 因此说,平行志愿不是把考生档案投向所有达到条件的志愿院校,更不是这几所院校必须都逐个检索、投档。当检索完成但均未能投出时,该考生平行志愿的投档即告结束,只有等待未录满院校的征集志愿或转入下一批次院校的录取,这就是“检完则完”。 10 平行志愿中的几所学校能同样对待吗? 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就是平等志愿,平行志愿中的几所院校可同样对待,可以随便填,只要分数够高,就能被录取到高分的那所学校。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平行志愿绝不是平等志愿,对平行志愿中的几所院校一定要区别对待,要做到排序有前有后、搭配有主有次、分数有高有低且高者在前。 11 平行志愿能选择性地投档吗? 有些考生和家长认为,平行志愿能选择性地投档,所报的几所院校哪所分高就投哪所。其实这也是一个误区。实际上,平行志愿是严格按考生所报考的几所院校的排序先后依次检索,只要几所院校中出现符合投档条件的院校,即向该院校投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