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7台新增应急送水车“上岗”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李丹 通讯员 朱楠洁) 夏季迎来用水高峰期,记者从广州市自来水公司获悉,为提升城市供水应急保障能力,应对用水高峰以及各类意外突发事件,近日,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新增一批应急送水车,随时准备为缺水断水区域市民提供应急送水服务。 根据用水趋势分析,今年夏季广州市区需水总量将保持快速增长,高峰供水形势紧张。中心城区部分高位地区和二次供水设施缺失的楼宇也有可能产生间歇性缺水。为缓解居民缺水之急,市自来水公司今年新增16台10吨、1台30吨应急服务送水车,使中心城区应急送水保障能力达到200立方米/小时;同时,还将实时监控中心城区供水情况,合理调度属下应急送水车,为突发中断供水区域送水。 如今,这些新增应急服务水车已正式“上岗”。近日,市自来水公司就派出2辆送水车来到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为该校师生送水。 据了解,该校因长期使用地下水,且近期又受台风“艾云尼”和持续降雨影响,学校生活用水受到影响。为缓解该校师生用水困难,广州市自来水公司积极组织送水车前往该校应急支援。通过对送水车的储备用水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无异后,将送水车内储备用水注入天河学院的生活储水池中,经二次加压供水,保障了校师生生活用水需求。 目前,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新购置的应急送水车除了水罐外,还装备了齐全的移动式水泵、水带等设备,水罐内采用食品级涂料,保障水质安全。据悉,在夏季用水高峰时段,对于广州一些地势较高、水量水压不足或突发断水,且二次供水设施较完善区域,公司可随时派应急送水车上门服务。此外,市自来水公司还增加支装水免费应急运输等方式,最大限度的满足居民在紧急状态下的基本生活用水需求。
-
天河区加气站发生燃气泄漏?别担心!只是应急演练!
信息时报讯 (记者 罗子杰 通讯员 岳志轩) 6月20日上午,天河区喜威员村加气站罐区内,液化石油气槽车正在卸车作业,突然,卸车臂脱漏,一名安全员被甩打晕倒在地,大量的LPG泄漏,现场弥漫,白茫茫一片;另一边,3号加气机前,一辆加气公交车右侧钢瓶也突发燃气泄漏。“漏气了,漏气了……”顷刻间,紧急警报声响起,喜威员村加气站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抢险,报警组、消防喷淋组、后勤救护组、抢险维修组、警戒保卫组、车辆疏散组迅速行动,配合有序,15分钟之后,两处泄漏“险情”得到有效控制。 虚惊一场!原来这场“泄漏事故”只是一次燃气泄漏应急演练活动。据悉,为开展2018“安全生产月”活动,贯彻落实《广东省气瓶安全条例》,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主办,喜威(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喜威中国)及广州市喜燃能源有限公司承办本次应急演练活动。 据了解,广东是全国气瓶保有量最大的省,截至2017年底,共有在用气瓶3000多万只,气瓶充装站983家。目前广州市面上流通的燃气瓶瓶身都印有钢印。市民只要拿出手机,用微信扫一扫燃气瓶上二维码,能了解包括气瓶的制造单位、制造时间、检验时间等信息。对燃气瓶“追根溯源”,有利于市民通过合法正规的渠道购气,减少安全隐患。
-
广州水务局整改两处珠江非法洗沙场
信息时报讯 (记者 罗子杰 通讯员 赵雪峰) 珠江非法洗沙遭举报,广州水务局立行整改。6月17日,中央第五环保督察组向广州水务局移交一批珠江非法洗沙举报线索后,广州市水务局对运输、装卸砂石船只进行水上查,重点巡查了信访人举报的7个堆场附近区域(涉天河、黄埔、增城、南沙)。并对其中两处核实的洗沙场进行拆除取水管线、填埋水池等措施,并责令经营单位于本月20日前停止洗沙。 据水务局介绍,经核查,举报人反映的情况部分属实,举报信息中拍到的洗沙船实为用于沙石装卸的接驳船,其中部分接驳船装有洗沙设备。除增城区东洲砖厂沙场、南沙芦湾沙场原洗沙设备未拆除外,没有发现沙场违法洗沙,但东江河道内东莞水域确有发现洗砂船停泊(未作业)。 其中增城区东洲砖厂沙场,该沙场为增城区2017年35个已取缔堆场之一,经检查现场未堆沙,原废弃洗砂设备未完全拆除。增城区新塘镇政府已于6月19日组织对增城区东洲砖厂沙场原废弃洗砂设备进行拆除。 举报信息中的南沙芦湾沙场,已于2018年1月被南沙区环保水务局责令拆除取水管线、填埋水池、停止洗沙,该沙场目前仍堆放砂石,洗沙设备未拆除。目前,南沙区三防指挥部已责令南沙芦湾沙场违法当事人广州市海上丝路砂石有限公司在今年6月20日前拆除洗沙设备,清除堆放的物料。
-
广州学生“学农”玩转stem课程
信息时报讯(记者 梁健敏 通讯员 卢传辉)学农是不少广州仔的集体回忆,其中的锄地挑粪更是难忘。但是如今,参加学农不光学农活儿,还可以玩转stem课程:比如制作环保厕所、在地震课室体验地震纵波横波、进行树林生态系统考察等等。昨日,粤苏校外实践教育研讨会在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举行,广州基于stem理念的实践基地课程开发与实施,获得江苏前来参加研讨会老师校长的赞誉。 开发系列stem课程 广州高一学生有个优良传统:就是到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进行“学农”,以往“学农”相对简单,比如有锄地、除草、挑粪、收割、施肥等“农活儿”,但是现在学农不同了,“我们在stem的课程理念融到课程中了”。该校校长陆伟文说。 “比如锄地,以前老师怎么做,学生就跟着怎么学,但是现在老师会跟学生说,这个地有多大,按照标准要求是锄多深,如果要种某种植物、畦高畦深是多少,水沟要多直,给学生两亩地,让学生自己分组操作,想办法去研究。”陆伟文说,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不光光是依葫芦画瓢,而是应用了数学、工程、科学等学科。其实,“stem式锄地”只是学校stem教育的一部分。据了解,最近广州市教育研究院已拟《关于在广州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深入推进stem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探索综合实践课程框架下的stem教育实施模式以及具有广州特色的创新型课程。 作为申报stem教育的试点学校,中学生劳动技校还开发了系列stem课程,“你知道树是怎么量高的吗?可不是拿个石头掉根绳子下来量的,而是用勾股定理去量的!”这便是“链式stem课程”《树林生态系统考察》课程里一些场景。在这个课程里,学生们走进校园山林的真实场景考察,结合高科技仪器,在树林实地观察、识别、测量分析,通过几天时间中的各链式环节完成学习,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考察中的各项问题。这个课程在广东实验中学、广雅中学、四十一中、培才中学等上百所不同类型学校开展,评价很高。 此外,还有基础stem课程《神奇的纸》以及改进式stem课程“创意木工”,学生不光要学习基础技术,还需要小组合作和综合运用物理、数学、工程、技术等资源条件完成作品创作。 stem课程未来可网上选课 陆伟文介绍,目前学校科技教育的创客课程和stem课程已经全面推行;现代农业和智能农业课程、体验式安全教育课程正在改进提升。此外,还正在实施融合广州特色、岭南文化特色的研学旅行系列课程和广州特色传统工艺课程。下一步,学校会通过教育教学与互联网+深入结合,实现网上选课、网上分享成果、在线学习等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