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18: 云山论见
  • 媒体视角

      随着参与者越来越多,今天的广交会已日益成为与世界共享中国发展机遇的平台。自2007年第101届广交会设立进口展区以来,累计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家企业参展,通过广交会的平台实现互利共赢。在本届广交会上,仅印度展团企业接待境内外采购就超过300家,并与50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可以说,广交会为境内外企业搭建了高效的沟通交流和贸易配对平台,帮助它们利用广交会这一平台,开发合作资源,拓展中国和全球市场,让世界各国都能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人民日报:《广交会,见证更加开放的中国》    当已提存的公益诉讼赔偿金不够分时,消费者该怎么分配?是按照个体诉讼的先后顺序,还是按比例分?是否在惩罚性赔偿的范围内分?当公益诉讼赔偿金无人“认领”时该如何处理?尤其是,虽然法律规定了3年的诉讼时效,但诉讼时效是从权利人知道权利受损时才起算,同时,即便过了诉讼时效,消费者仍然有权起诉,只要商家没有提出时效抗辩,消费者照样可以拿到胜诉判决。这也意味着,有可能在若干年后仍然有消费者提起诉讼,公益诉讼赔偿金是否只能一直趴在法院账户上呢?  ——北京青年报:《公益诉讼赔偿金应明确分配规则》    吹牛真的无须上税么?一些地方之所以自曝家丑,主动挤压水分,原因在财政不堪吹牛的重负,只好以真面目示人,换取转移支付的支持力度。那么在造假过程中,虚高的数字,得不到转移支付的补充,挤压了民生保障、教育经费等支出,其实这就是一笔“吹牛税”,只不过纳税主体从相关责任人变成了全体民众。所以,应当本着“谁吹牛、谁纳税”的原则,让重重审核的链条发挥出作用来……  ——光明网:《对待吹牛,就该让它上税》  ◎木木 辑

  • 滥用“悲情营销”伤害的岂止爱心

      近日,山西临猗县政府发布一则针对“临猗苹果滞销”不当营销方式的声明,声明称,多个电商发布“临猗苹果滞销”的营销策划,利用打“悲情牌”营销临猗苹果,给当地果业品牌形象造成严重影响,内容有诸多夸大失实之处。但是在公众号和电商平台中,仍有商家以滞销作为营销宣传方法来售卖苹果。除临猗苹果外,还有多个商家以“苹果滞销”、“鲜笋滞销”、“菠萝滞销”等为由头售卖商品,采用的都是同一名老人的照片作为宣传图,该老人也被戏称为“滞销大爷”(《北京青年报》5月9日)。  凡是有同情心的人,看到各种水果或蔬菜滞销、农民心急如焚、欲哭无泪的“报道”后,都会心生怜悯。进而在善心驱使之下“抢购”这些质量并不好的“滞销果蔬”。但部分商家“悲情营销”的策划被曝光后,无疑会让很多人觉得爱心受到了愚弄和欺骗。进一步来说,这种“悲情营销”伤害的不止爱心和慈善环境,更涉嫌虚假宣传,伤害了法律。  据报道,“悲情营销”是一种较常见的营销方式,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打“悲情牌”让消费者产生信任,进而购买某种产品。但市场经济更讲究诚实守信,任何营销方式都不能隐瞒真相或夸大事实。以摆拍方式制造假象,让“滞销大爷”充当“形象代言人”的“悲情营销”,显然是有违商业伦理的恶意策划。且滥用“滞销大爷”图像的行为还构成对其肖像权的侵犯。  公众的善心经不起折腾与欺骗,“悲情面纱”一旦被揭穿,必然会招致公众憎恶和反感。这种精心包装的“悲情营销”与屡被曝光的骗捐没有本质区别,都是用“装可怜”来博取同情,进而赚取钱财。恶意透支公众同情心的结果就是加剧社会冷漠,让人们在“狼来了”心理作用下不再轻易相信弱者求助。  此外,所谓“悲情营销”涉嫌虚假广告和虚假宣传。根据《广告法》等法律的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背良好社会风尚。违者,应承担法律责任。  一般来说,消费者购物时希望买到物美价廉的商品,并可能反复比较价格,对商品不满意时还可退货或给出差评。而在“悲情”策划的蒙蔽下,多数爱心消费者就会放弃这种权利,反而用高价购买质量差的“滞销果蔬”。这显然是对消费者的愚弄和权益的侵犯。此外,这种营销方式还会给当地产业和品牌带来不良影响,本来质量很好很畅销的产品被包装成“滞销”,无疑会让人们当地相关品牌形象和产业发展产生合理怀疑。  社会爱心必须悉心呵护,而不能肆意利用。因此,监管部门理当对这些虚假宣传予以查处和惩戒,电商平台则应尽到审核责任,采取技术措施屏蔽、下架这些充满套路的营销,同时对相关店铺给予查封处理。  ◎史洪举 法官

  • 便民服务不能停留在纸上

      近日,为了参加社保年审,湖北省红安县一名90岁的老人,不得不从武汉赶到红安,而后坐在轮椅上被抬到位于三楼的审核地点,“证明自己还活着”。此事为窗口单位敲响警钟:为民服务,不能只见口号不见行动,减少群众奔波之苦必须走心。  九旬老人,两地奔波,被抬上抬下,只因“第一次年审时必须本人到场”的规定。时值各地深化“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改革之际,这样的疏失尤其让我们感到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任务之艰巨、责任之重大。  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与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之间,并非没有平衡点。社保年审规定固然应严格执行,但探索如何方便群众,尤其是让高龄、重病、残疾等行动不便人群享受远程认证、上门认证等服务同样必不可少。  事发后,当地人社部门回应称,事件中“沟通有误”,当地对特殊人群的上门认证曾有安排,“老人原所在单位人员不清楚认证流程”。  政策再好,如果只停留在纸上,也不会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对直接面向群众的窗口单位而言,落实好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相关要求,最为重要的,莫过于把服务切实落脚于日常具体事务之中,落脚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工作之中,落脚于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努力之中。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当前,正值“互联网+”政务服务逐渐推行之际,深化“放管服”改革不在于多挂一条标语或横幅,而是要把“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这些顺应群众期待的好措施认真办好、加快落实。因此,各地在强化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应该进一步下大力气提升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与服务意识,把好事办好,把小事办牢。  ◎梁建强、徐海波  新华社记者

  • 沙湾何富

      三月初三北帝诞,大家有冇去番禺沙湾睇飘色?我喺网上睇咗唔少靓图,啲色仔色女化晒妆“飘”起身,个样真系好得意。唔觉眼望下旁边,见到大大个灯笼上边写住“何府”两个字,就觉得更加有意思喇。  挂灯笼呢间大宅究竟系唔系真系沙湾何府嘅呢?唔重要。关键系“何府”灯笼都系一种民俗文化。有冇听过一句歇后语“沙湾灯笼——何苦”?呢度所讲嘅“何苦”就系借音“何府”。讲起沙湾灯笼同何府嘅渊源,真系有好多古仔喇。  沙湾何府系番禺四大望族之一,唔单止财雄势大,而且仲系书香门第。最出名嘅系“何家三凤”,指嘅就系同时考到进士嘅何氏三兄弟。依家沙湾有座牌坊,门额上边有“三凤流芳”四个大字,就系用来记录何家呢段风光历史。仲有个古仔,相传以前何氏族人每次上白云山姑嫂坟祭祖嘅时候,拜祭队伍天未光就打住灯笼上山。喺小北路城门守卫嘅官兵远远睇到何府嘅灯笼,就会帮佢哋打开城门。于是沙湾何府灯笼远近驰名,就有咗“沙湾灯笼——何苦(何府)”呢句歇后语。  关于“何府”嘅古仔好多,有唔少民间俗语用来形容沙湾何氏嘅富贵,譬如“沙湾何,有仔唔怕冇老婆”同埋“小榄何贵,沙湾何富”等等。所以,下次去沙湾除咗睇飘色,仲可以睇下“沙湾何”到底有几富贵。◎李月婷 媒体人

  • 让新闻案例擦亮群众的眼睛

      压力过重容易让人的言行变得异常,比如,“广州一男子因相亲失败工作不顺,打110说要去广场抢劫杀人被拘”(《羊城晚报》5月9日)。按理说,一次相亲失败是不太可能让人产生这种异常行为的,长期工作不顺或许才是主因。正因为长期不顺,导致在心里积蓄了太多负面情绪,最终像火药桶一样,遇到相亲失败这根火柴就点燃了。其实,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压力,这种压力的排解,除了自身要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外,也需要单位更多的关爱,一旦发现员工出现负面情绪,就及时疏导,基本上就能缓解其焦虑情绪,起码不至于生出违法的荒唐念头来。  说到关爱,“33名医生通宵9小时抢救,助东莞大出血产妇躲过生死劫”(大洋网5月9日),令人感动。据了解,这种因凶险性前置胎盘引发的大出血,也是医生们最感害怕的,这正是需要医院需要调集9个科室共同作业的原因。而其实,如果产妇事前做了“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术”,就能大大减少出血。这也提醒孕妇们,在体检时一旦发现问题,就应及早就医。  俗话说,手莫伸,伸手必被捉。这不,又有6名骗子被抓了:“韶关6名不法分子众筹10万元买骗术,两个月共骗得赃款20余万元”(《广州日报》5月9日)。这令人哭笑不得:一是,“骗术”竟值10万元,需要几个人才凑得足;二是,虽然骗子的手法无新意,却骗到了20多万元。可见还有部分群众的眼睛不够“亮”。希望,更多群众从新闻中吸取教训,擦亮双眼。  “骗术”卖10万元,非但创造不了价值,反而让人身陷囹圄。但品牌就不同了,“广东驰名商标数量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新会陈皮’产业产值从注册前3亿元增长至2016年的30亿元”(南方网5月9日)。一个地方知名品牌的数量,是可以跟当地经济成就划等号的。因为知名品牌,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创新,也意味着企业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广东GDP连续28年领先全国,也说明了这一点。  ◎陈香凝 网管员

  • 从“入学亲子鉴定”看教育供给侧改革

      据《广州日报》报道,东莞市2018年积分入学已开始申报。其中,虎门镇将父母双方或一方具有虎门户籍,但适龄孩子是外地户籍或无户籍者,也列入优惠政策的招生对象当中。不过,该镇教育部门规定,这部分家长在为孩子申请入读公办学校时,如果不将孩子户籍迁入虎门,则必须提供亲子鉴定证明。教育部门称,此举是为了防止弄虚作假,堵住不法分子贩卖学位的漏洞。  这一规定,不仅引起部分家长的不满,也遭到舆论的口诛笔伐。其实,看完报道可以发现,“入学需做亲子鉴定”只是针对不愿将户籍迁入虎门的适龄儿童。要求做亲子鉴定,当然不是好主意,但其用意却不难理解:既然孩子与父母不在一个户口本上,当然有理由自证亲子关系。那么“出生证”能不能证明?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教育部门也发现,出生证造假太多——光是去年他们就发函300多份到全国各地确认出生证明,结果回函只有100多份。那么,亲子鉴定就不能造假吗?教育部门表示,已指定鉴定机构,随时可查询。看来,不愿做亲子鉴定者,就只能将孩子户口迁过来,家长是有选择权的。  从以上信息可发现,“入学亲子鉴定”折射的直接问题,是诚信危机。近年来,为了入学、考试、分房等利益,弄虚作假现象确实比较多见。之所以如此,固然有个人素质问题,但更主要的还是资源供给问题。以教育资源为例,如果地方政府能够提供充足的义务教育学位,那么适龄儿童入学就不必面对各种附加条件。  教育改革,“供给侧”是关键——2016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发表的评论文章指出,解决当前教育领域痼疾顽症要坚持问题导向和原因导向,均衡与公平问题、质量和效率问题、教育理想与社会现实问题、国家需要与个人期望问题等,这其中,教育的供给侧改革是关键。从发达城市情况来看,教育资源的短缺仍是突出问题,也是制约教育均衡与公平的重要问题。应当肯定,包括东莞在内的珠三角城市,近年来逐步降低了外来人口子女入读公办学校的门槛,表明教育资源的供给有明显增加,但仍然不够。  因此,对于有着人口“洼地效应”的城市来说,解决教育资源的缺口是重中之重。特别是在“抢人大战”背景下,人口本身的资源价值已日益凸显,公共教育资源应当尽快与之相适应。发达城市的财富本身就有外来人口的贡献,拿出重金补上教育资源的缺口,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应有之义。多年前,东莞有个别镇针对户籍人口推出25年免费教育,这证明了当地的雄厚财力。因此,全国发达城市一盘棋,率先实现无差别提供义务教育资源,便可避免因入学门槛而引发的争议,从而更大程度地实现教育均衡与公平。  ◎椿桦 本报评论员

  • A1: 头版
  • A3: 焦点
  • A4: 焦点
  • A5: 广州
  • A6: 广州
  • A7: 广州
  • A8: 广州
  • A9: 综合
  • A10: 区区无小事
  • A11: 专题
  • A12: 见咩讲咩
  • A13: 出前一盯
  • A14: 今日开庭
  • A16: 好人365
  • A17: 中国
  • A18: 云山论见
  • A19: 国际新闻
  • A20: 国际
  • A21: 体育新闻
  • A22: 体育
  • A23: 娱乐新闻
  • A24: 娱乐
  • A25: 娱乐
  • A26: 竞彩专版
  • A27: 天天福彩
  • A28: 体彩闲情
  • B1: 时时财经
  • B2: 财经/产经
  • B3: 证券
  • B4: 公司
  • B5: 公司
  • B6: 金汇理财
  • B7: 银行/保险
  • B8: 汽车周刊
  • B9: 汽车·综合
  • B10: 汽车·试驾
  • B11: 汽车·试驾
  • B12: 商周刊·综合
  • Z1: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一至周四)
  • Z2: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五)
  • Z3: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六、日)
  • Z4: 工商广告价目表(特殊规格)
  • Z5: 版花广告价目表
  • Z6: 社区报广告价目表
  • 信息时报
  • 瑞宝人
  • 新林和
  • 幸福沙东
  • 家园
  • 南石风采
  • 幸福车陂
  • 天河智慧城
  • 阳光前进
  • 新员村
  • 平安海珠
  • 石牌百姓事
  • 猎德
  • 家在岭南
  • 激情龙洞
  • 新凤阳
  • 新滨江
  • 素社家园
  • 西关逢源
  • 赤岗特刊
  • 昌岗纪事
  • 幸福金花
  • 绿色天河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