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莞发布随迁子女异地中考办法
□信息时报记者 段亚雄 近日,《东莞市教育局异地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参加升学考试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发布。《办法》规定,在东莞市初中应届毕业的随迁子女,想报考普通高中的,需于4月向就读学校提交申请及有关证明材料,且需同时满足三大要求。 随迁子女报考普高 需4月提交资料 《办法》指出,随迁子女指因其父母在东莞市异地务工而在东莞市初中阶段学校就读的非东莞市户籍人员。台湾及外籍人员不适用于本办法。 在东莞市初中应届毕业的随迁子女,均可在东莞市报名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即中考),报名办法与东莞户籍考生相同。在填报志愿时,均可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如果还希望报考东莞市普通高中的,于每年4月向就读学校提交申请及有关证明材料,经过有关部门审核后才具有报考普通高中资格。符合报考普通高中资格的随迁子女还可以报考有随迁子女招生计划的公办普通高中和所有民办普通高中。 在东莞市就读的香港、澳门户籍初中应届毕业生,可直接报考东莞市所有民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如还需报考东莞市有随迁子女招生计划的公办普通高中的,须按随迁子女同等要求提交有关证明材料,经有关部门审核通过。 对于在东莞市就读的非东莞户籍初中应届毕业生,若其父母一方为东莞户籍的,可直接报考东莞市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如还需报考东莞市有随迁子女招生计划的公办普通高中和民办普通高中的,须于每年4月向就读学校提交申请。 报考普通高中 需同时具备3大条件 《办法》规定,随迁子女报考东莞市普通高中需同时具备以下资格:截至随迁子女参加中考当年的8月31日,随迁子女具有东莞市初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其父亲或母亲持有在东莞市办理的有效《广东省居住证》累计满3年及以上、按国家规定在广东省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满3年及以上或在东莞市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累计满1年及以上(不含一次性缴费年限)。具体认定细则由市教育局另行制定。 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可以填报相应的志愿。公办普通高中录取时,根据随迁子女的学业考试成绩和志愿,与东莞户籍考生分别划线录取。民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录取时,根据随迁子女的学业考试成绩和志愿,与东莞户籍考生同等条件录取。未被东莞市高中阶段学校录取的随迁子女,可凭市中招办开具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证明》,回户籍所在地招生部门申请升学。 另悉,申请人被发现提供虚假材料的,取消其申请资格及当年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资格。入学后被发现提供虚假材料的,立即取消其学籍。
-
东莞近1300人观看禁毒话剧演出
在第三十一个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4月16日下午,由东莞市禁毒办、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东城禁毒办承办的“无毒青春·健康生活”—东莞市禁毒话剧演出活动在东莞市东城文化中心剧院举行,近130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紧紧围绕“无毒青春,健康生活”为宣传重点,着重突出“青少年与合成毒品”主题,活动现场首先以动漫视频方式引导青少年学生如何识毒、拒毒、防毒,重点介绍冰毒、k粉、麻古、开心水等新型毒品具有极高的隐秘性和危害性,告知广大青少年学生吸食新型毒品不会“减肥”、“提神”,只会自毁健康甚至家破人亡。动漫片还通过幽默的画面提醒青少年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健康心态,谨慎出入娱乐场所,多参加禁毒公益活动等措施,以此来远离、拒绝毒品。 为了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能更加直观、深刻地了解毒品的危害,从而达到实现识毒拒毒防毒的社会效果,真正做到“无毒青春 健康生活”,本次活动还进行了禁毒主题话剧《等你归来》现场演出。该话剧主要讲述一个医生创办一家专门从事禁毒戒毒领域社工工作服务中心,禁毒社工在中心主任的带领下,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帮助吸毒人员摆脱毒瘾、恢复健康、回归并融入社会的感人故事。《等你归来》话剧是在第三十个国际禁毒日正式公开首演,被视为广东省禁毒宣传活动的重头戏,列入省禁毒工程项目。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禁毒图片展,向青少年学生集中展示近年来东莞市禁毒工作成果,并重点宣传合成毒品的危害。同时,现场还提供了禁毒相关法律咨询服务,为在校学生解答有关禁毒的各类问题。 信息时报记者 段亚雄
-
莞城一小学举办“一带一路”英语艺术节
印度馆、埃及馆、南亚风情馆……走进东莞莞城英文实验学校内,仿佛置身在异域国度中。原来,这是莞城英文实验学校一年一度的英语艺术节,今年艺术节的主题是“走进‘一带一路’,传递中国梦想”。日前,该校举行了游园会和“戏剧之夜”晚会,为期两周的英语艺术节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当天下午,学生拿着游园会小册子开始穿越在不同“国度”进行游戏、英语对话等。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为期两个多星期的英语艺术节,学校采取班级主题综合实践探究的形式进行,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收集“一带一路”相关知识、布置课室、创作吉祥物等。 另外,英语、语文、数学、综合实践各学科根据“一带一路”的主题开展不同课程教学和活动,通过校园广播等形式,分别从英语视角、数据视角、古诗词视角、饮食文化视角等,带领学生走近“一带一路”,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当天晚上,莞城英文实验学校还举行了闭幕式“戏剧之夜”晚会。“戏剧之夜”晚会是英语艺术节的重头戏,也是莞城英文实验学校英语教育戏剧的一个品牌活动,汇集了该校每个年级精彩的戏剧节目,如《一带一路》《蓝精灵》《丑小猪》《匹诺曹》等。 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段亚雄 通讯员 何春开
-
离婚后无法探视孩子?法院祭出了这一招!
“他经常会以各种理由阻止我去探望,我都已有好一段时间没看到我的孩子了。”近日,黄某就孩子的探视权问题向市第一法院南城法庭申请了强制执行,要求前夫履行法定义务。南城法庭根据《广东法院家事调查员工作规程(试行)》,引入家事调查员共同参与案件的处理,最终促使双方再次握手言和。 离婚时没约定具体探视方案 2014年,申请执行人黄某与被执行人石某因感情破裂,在法院的调解下进行了离婚,其二人婚生孩子由前夫石某抚养。但对孩子的探视问题,二人离婚时没有对探视时间和方式有过明确的约定,因此每次探视都需要二人进行私下约定。 后来,二人对探视的问题产生了矛盾,黄某认为前夫石某时常会以各种理由去阻止她探视孩子,并对孩子的生活起居也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而石某则认为不是自己不让黄某去探视,而是黄某选择的时间多是其上班或其他忙碌时间,确实不合适。因探视无法实现,黄某在2015年、2018年两次就探视权实现申请法院执行。 邀请家事调查员介入处理 探视权的实现需要探视人和监护人长期相互配合,一旦监护人出现不配合的情况,探视权就无法有效实现。南城法庭余沛潮是该案的执行法官,他考虑到,即使法院开展强制执行,明确探视的具体方式,探视人单次实现了探视,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仍有可能出现后续探视权益无法得到保障的情况。 对此,为促使该案的探视权得到有效的实现,南城法庭的执行法官余沛潮主动联系了家事调查员陈红丽,邀请其参与到案件的执行和解程序。执行法官余沛潮多次组织双方调解,家事调查员陈红丽协助下,对两人的情况进行深入了解,最终黄某、石某二人达成了和解协议,明确了后续的探视方案。另外,为了对后续的探视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在执行法官的牵头下,建立了涵括执行法官、家事调查员及当事人双方在内的微信群,以便黄某、石某二人及时反映情况。 家事调查员制度成突破口 “清官难断家务事”,家事案件一直是执行案件的难中之难,在家事案件中引入家事调查员,能协助执行法官更真实、更全面地调查了解当事人的家事情况。 执行法官余沛潮表示:“在执行家事案件的时候,单单运用法理逻辑去解决是不够的,家事调查员制度能够让我们快速的掌握案件的突破口,从而推动达成更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提高案件的执行质量,因此我们今后将家事调查员制度更多地运用到家事执行案件中去。”信息时报记者 曾德顺 通讯员 刘伟乐 胡敏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