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腾讯签约造车或引BAT“车轮战”
信息时报讯(记者 梁斯君)继阿里与上汽牵手后,互联网巨头再度与车企展开合作。日前,腾讯与长安汽车在重庆签署智能网联汽车合资合作协议,宣布成立合资公司,主要业务为车联网平台开发,未来还将进一步在人工智能、5G和自动驾驶等方面进行探索合作。而此前一天,作为百度“阿波罗计划”的首批签约车企,奇瑞在北京发布全新企业智能品牌“奇瑞雄狮”,展示了诸多奇瑞在智能科技领域的先进技术。至此,以BAT三巨头陆续参与的一轮红红火火的智能互联汽车风潮,或逐步引向更深层次的“车轮战”。 不同的卖相相同的配方 不同于之前单单是推出“AIinCar生态系统”时与车企的合作,此次腾讯是与长安汽车合资成立子公司。从此,腾讯就有了参与汽车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的全过程的机会,不仅可以与长安开发新产品,贡献自己的技术,还可为将来在汽车领域的发展打下深厚的基础。 对长安来说,公司最近销量大幅下滑,仅从长安汽车公布的3月销量看,长安福特销量就同比下跌了46%,今年一季度的销量同比下跌了35%。这个时候选择与腾讯联姻,长安可通过腾讯的品牌效应提振市场信心与销量。 再看奇瑞“雄狮”的智能化战略思路与上汽阿里的“互联网汽车”生态圈,长安腾讯的智能车联网平台的战略意图高度相似,即都在围绕车联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做生态布局。但只有等BAT三巨头具体的技术搭载到热销的SUV车型上,才能感觉到车企之间浓浓的厮杀味道。那么,越来越火的智能互联汽车,以后到底听谁的?是自主车企上攻,还是BAT在圈地? 车企担忧话语权被拿走 现在自主车企对智能化的热情就像几年前对SUV的热爱一样,只要消费者喜欢,有成功案例可以复制,自主车企的行动速度和本土手机商一样迅速,这是中国企业的特点。如同两年前加持了“互联网汽车”概念的荣威RX5一炮而红,不少为销量与品牌高端化痛苦的自主车企突然发现:原来除了海外并购、合资自主、集成式创新之外,还有与互联网公司联手这一条路子。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名爵、荣威两大自主品牌所在的上汽集团乘用车累计销售新车18.18万辆,同比增长14.52%,仅次于吉利、长安和长城,在自主阵营中排名第四。上汽乘用车也因此爬升至自主第二阵营的领头羊位置,这个成绩放在4年前,对上汽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与智能手机企业不同,对智能化的布局,多数自主车企的选择是与互联网公司结盟,而且盟友不止一家,只要能互惠互利,都能拉入“朋友圈”。以长安汽车为例,该公司从2014年开始就陆续和华为、百度、科大讯飞等10余家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智能化联盟。而广汽集团则分别与华为、腾讯、科大讯飞等达成战略合作。 由于和互联网谈恋爱都讲究“开放融合式”的发展模式,车企都表示欢迎更多第三方玩家加入,如广汽的智能网联产业园就是采取这种开放式战术,BAT的“触手”也伸向了更多传统车企。 除了奇瑞,东风风行也与百度展开合作,吉利、比亚迪、东风柳汽等汽车厂商也陆续与腾讯达成战略合作。而江淮汽车更直接为蔚来代工生产es8,后者陆续与海马汽车、广汽展开合作,更与广汽成立新合资公司。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此前一次内部研讨会上,就忧心当前的智能互联浪潮会将车企沦为互联网公司的代工者,“汽车操控系统毕竟不是互联网操控系统,现在大家都在搞电动智能网联汽车,不要车企辛辛苦苦做得很热闹,但最后的话语权被别人拿走了。”
-
昔日伙伴,明日对手?
目前BAT“车轮战”的局面还是一派祥和,各取所需,你好我好大家好。事实上,当奔驰、宝马宣布在出行领域建立合资公司后,有危机意识的知名国际车企就意识到,未来传统车企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对方,而是苹果、谷歌们。从网约车、二手车再到入股造车新势力,BAT的身影已不时在汽车领域显现,现在轮到掌握汽车制造工艺与流程的传统车企。 对于国际竞争力还有待提升的自主车企来说,这其实有点尴尬:如果拒绝与BAT牵手,它们将失去迎合市场、反超合资品牌的机会;如果选择合作,它们的话语权就有被入侵的危险。不过从目前的情形看,BAT对汽车制造领域的兴趣不大,但对智能汽车的“大脑”很感兴趣。 鉴于汽车产业动辄三到五年的产品研发周期,传统车企与互联网企业的合作还需很长时间才能从落地开花成长为参天大树,总得要等赚了钱再分“谁听谁”的吧。 信息时报记者 梁斯君
-
健客网上药店发布肿瘤类用药榜单
信息时报讯(记者 谢菁菁)国家癌症中心日前发布最新一期中国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据估计, 2014年全国新发恶性肿瘤病例约380.4万例,死亡病例229.6万例。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女性乳腺癌、食管癌、甲状腺癌、子宫颈癌、脑瘤和胰腺癌是我国主要的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部新发病例的77%。 可以说,随着肿瘤发病率的上升,肿瘤类用药也成了一个重要的健康消费品。健客网上药店基于消费大数据,在“世界肿瘤日”来临之际,日前发布了一季度肿瘤类非处方(OTC)药品的品牌销量榜单。“正清”灵芝口服液登上品牌消量榜单的前列,该产品可用作化疗前后治疗肿瘤的辅助用药;而紧跟其后的是“和安”及“力魂”两品牌,都可用于肿瘤化疗前后。目前,肿瘤类用药主要还是以处方药为主,最大的销量还是在医院。院外OTC类药物主要还是偏保健类为主。据悉,这些榜单主要源自该网上药店消费大数据。此外,健客还公布了在一季度OTC品牌感冒药销量TOP10榜单,排在前三位的品牌分别是“白云山”“同仁堂”和“999”三个品牌。
-
工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