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马泽望 27岁的玛格特·罗比入行10年获得了第一个奥斯卡奖提名,她凭借《我,花样女王》中托妮娅·哈丁一角,与西尔莎·罗南、弗朗西斯·麦克多蒙德、梅丽尔·斯特里普以及莎莉·霍金斯角逐第90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这位生于澳大利亚一个农场的小镇姑娘,2011年开始进入好莱坞,短短几年内交出《华尔街之狼》《焦点》《泰山归来:险战丛林》《自杀小队》等多部大作,跃升为国际巨星。这自然与她强大的魅力和演艺才华有关,但玛格特还有一种同龄演员很少具有的素质——极其强大的进取心和大局观。很多演员都爱说“当演员很被动,只能等着别人来挑”这种话,但玛格特不是这种“等着别人来挑”的类型,她不仅是个好演员,还是个好制片人。 《我,花样女王》这部电影,是她自己成立的公司主导拍摄的,她以制片人身份,为自己挑好剧本,并以出众的演技,将自己送上奥斯卡准影后的宝座。无论最终得不得奖,这成绩,也足以傲视同行。 10岁,她靠洗盘子赚钱 玛格特1990年出生于澳大利亚昆士兰一个小镇,父亲道格·罗比经营一家农场,母亲莎莉·克什勒是理疗师。罗比家有4个孩子,玛格特排行第2,上有哥哥拉克兰,下有弟弟卡梅隆和妹妹安雅。 玛格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她跟着母亲到黄金海岸一家农场生活,从小帮着干农活。虽然玛格特的家庭条件不算好,但也不会很差。但玛格特从小有着独立生活的精神,她10岁开始就到附近的餐厅打工,靠洗盘子和刀叉赚零钱。虽然家里没有人从事娱乐行业,但好动表现力强的玛格特很小就把当演员视为自己的目标。她就读于黄金海岸地区知名学校Somerset学院的戏剧专业,课余她打三份工赚钱,包括兼职文员、卖冲浪板以及拍广告,形象姣好的她曾为赛百味拍过当地的广告,可以说玛格特从小就有养活自己的能力。 她17岁开始搬到墨尔本追寻自己的演艺事业。没有任何业内关系的她一听哪个剧组在选角就跑去争取试镜机会,努力又有才华的她还真得到赏识,譬如出演小成本电影《I.C.U.》《自卫队》。 但她表演事业的首个突破是2008年她出演当地热门肥皂剧《邻居》中的丹娜·弗里德曼一角。这个自由奔放的角色一开始是客串,但《邻居》的编剧和导演都被玛格特的表演所吸引,于是把丹娜升为常规角色。玛格特在《邻居》剧组呆了3年,也成为澳大利亚新星,并获得两项贝尔德奖(相当于澳洲艾美奖)提名。2011年,玛格特搬到美国洛杉矶,开始进军好莱坞。 23岁,她在好莱坞成名 玛格特在墨尔本当演员时,就为进军好莱坞做准备。平时演完戏,她把大量工余时间用来上表演课,以及专门请老师教她美国口音。2011年到好莱坞发展时,她已经能模仿美国地区好几种口音,很多人甚至听不出她是澳洲人。 她到美国之后从电视剧开始出发。初来乍到的她也是每次听到有大台开剧找演员,就跑去试镜。碰壁在所难免,但玛格特运气也不错,她去试镜ABC电视网开拍的剧版《霹雳娇娃》,没有被选上,但该剧的制作人认为她很适合ABC另一部新剧《泛美航空》,于是玛格特得到自己的第一个美剧角色——劳拉·卡梅隆。 《泛美航空》拍了一季就因收视不佳被砍了,但玛格特的表演还是开始有人关注。在她接到该剧被砍的消息同时,她也收到《华尔街之狼》选角导演的邀请。这部电影由马丁·斯科塞斯执导,男主角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下称小李)。玛格特试镜的角色是小李所扮演的乔丹·贝尔弗特的第二任妻子娜奥米。通过试镜导演之后,马丁和小李邀玛格特试一场戏,按照剧本是与乔丹大吵之后娜奥米甩头就走。但当天玛格特越吵越入戏,最后忍不住打了小李一巴掌并爆粗叫他滚开。小李被这突如其来的“加戏”震撼,当玛格特还在后悔自己一时冲动时,小李和马丁告诉玛格特她是演娜奥米的不二人选。这部电影上映后既收好票房也获得奥斯卡多项提名。而玛格特也在好莱坞成名,她扮演的娜奥米收放自如的演技以及以假乱真的布鲁克林口音让评论界影响深刻。 此后,她演了《时空恋旅人》《法兰西组曲》《自杀小队》等大量电影。《法兰西组曲》虽然不是很有影响的电影,但对玛格特意义重大,因为她在剧组结识了该剧的副导演汤姆·艾克利。入行后奉行“不和男演员交往”的玛格特,与这位英国导演低调拍拖,并在2014年一起成立了制作公司LuckyChap娱乐,两人也在2016年12月完婚。 27岁,她获得奥斯卡提名 《我,花样女王》这部戏是玛格特一手促成的,成立制作公司的她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和威尔·史密斯合演的《焦点》,这部电影口碑和票房不算好,但玛格特的表演依然获得好评。而玛格特之后认为,还是要投拍些以女性为主导的电影项目。她看中了史蒂芬·罗杰斯创作的《我,花样女王》剧本。 玛格特拿到剧本时,该剧本还没入选“2016年剧本黑名单(就是被业内看好有潜力的剧本名单)”,她甚至不知道故事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她对剧本所体现的复杂的女性角色深深吸引。本身是业余冰球队选手的她对花样滑冰一无所知,但看剧本时她被托尼娅的命运,以及剧本呈现的“没有真相,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版本的真相”这一主题所震撼,认为这是部很值得拍的电影。 她以制片人身份找来罗杰斯商讨剧本,罗杰斯说制片人布莱恩·安克勒斯也有兴趣,于是他们几家合作一起投拍这部电影。玛格特认为托尼娅这个角色必须由她演,虽然她后来承认当时看完角色后很担心自己能不能演好,“既让人兴奋又害怕的角色”。但她最终演活了这个角色,甚至获得托尼娅本人的认可。 玛格特凭借托尼娅一角获得自己首个奥斯卡提名,这自然让她和家人开心尖叫。但她更自豪的是坚持自己的目标以及努力实现,《我,花样女王》这种多年前体坛丑闻题材不是大公司会拍摄的电影,也只有玛格特她们这种“无知无畏”的新公司才够胆拍摄,而且最终取得成功。玛格特如今有大量片约在手,但她表示,自己很喜欢当演员,但也有更大的目标——当导演。估计不久的将来,观众还能看到玛格特导演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