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7: 焦点
  • 地理生物初二考 语数英等初三考

      ”中考改革“追踪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孙小鹏 通讯员 粤考宣    中考改革终于出炉了,引起市民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但大家都看懂了吗?比如考试科目和时间到底怎么安排?综合素质评价怎么保证真实可信?昨日,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进行了政策解读。其中,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同时,在考试安排方面,一般地理和生物安排在初二开考,语数英等11门则安排在初三开考。除语数英体之外,并非所有的考试科目都纳入录取计分总成绩,没有纳入的科目合格即可。    为什么改革?  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唯分数论”  据介绍,中考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健全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公平科学、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唯分数论”的不良倾向和负面影响,解决人才选拔单纯考量文化成绩的问题,解决学生学习压力过大、负担过重的问题,解决入学机会存在差距及违规招生、加分造假时有发生等问题。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高中阶段教育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维护教育公平。  为确保这次中考改革顺利实施,省教育厅等将抓紧研究制定《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改革实施意见》、《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意见》等配套文件和相关中考改革实施意见。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什么?  毕业考试和招生考试合二为一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既是学生初中毕业又是升学的基本依据,明确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双重功能。  负责人特别提醒,推行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不是取消中考,而是将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合二为一,实现一考多用,避免多次考试,减轻学生重复备考的负担和压力。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将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全部科目包括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科目全部列入考试科目,目的是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国家规定的每门课程,避免发生严重偏科,克服一些科目“不考不教、不考不学”的倾向,引导学生打好共同基础,全面发展,确保初中教育的基本质量,同时也为高中阶段学校和高校科学选拔人才创造条件。  “全科开考”是否增加学生负担?  减少单纯记忆,鼓励成绩以等级呈现  这次改革对学业水平考试进行了综合设计,希望通过考试科目和内容的有增有减、考试难度的控制及考试组织方式的改变,引发学校课程安排与教学实施的相应改革,从源头上减轻学生的备考任务。  其中,在考试内容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强调严格按照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命题的水平性考试,减少了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内容;试题试卷的整体难度适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与学生生活经验,注重对能力的考查,杜绝偏题、怪题。  在考试方法方面,以笔试为主,探索面试、口试、实践考察、实验操作和技能测试等多种方式。除此之外,在成绩呈现方式上, 提出可以采用分数、等级等多种形式呈现。在语文、数学、外语3科以及体育与健康科目之外,不是把所有的考试科目都纳入录取计分总成绩,没有纳入的科目合格即可。  考试时间如何安排?  语数英等9门一般6月下旬开考  据介绍,各学科考试时间依据《课程方案》和“学完即考”的原则确定,其中委托或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的科目的考试时间由省教育考试院确定,一般安排在每年6月下旬举行。据悉,语文、数学、外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和生物9门科目考试,逐步由各市委托命题过渡到由省教育教育厅统一组织命题,各市组织实施。理化生实验操作、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和信息技术科目考试由市命题并组织实施。  学生按《课程标准》修完某学科后,方可取得该科目的考试资格。一般地理和生物安排在初二学年末开考,其他安排在初三学年第二学期中间或期末开考。这一安排可以减少学生在初三年级集中备考的门数,分散学生、老师备考负担,也可以为学校的教学进度安排提供更大的自由空间。  如何保证“素质评价”真实?  如实记录,提倡评用分开  在本次中考改革的实施意见中,加入了综合素质评价。那么,又要如何确保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权威真实、可信可用呢?  负责人告诉记者,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主要是由初中学校组织实施。建立真实、可信、可用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需要初中学校、家长、社会的共同努力。其中,要如实记录,全面、充分、如实记录反映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突出活动和表现并收集相关事实材料。同时,初中学校要将用于招生使用的活动记录和事实材料进行公示、审核,并导入省建立统一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管理平台,提供给高中学校招生使用。  除此之外,提倡评用分开。这可以由高中学校根据学校办学特色制定具体的使用办法,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中招生录取的依据或参考等。  中职招生有何变化?  中职招生与普通高中分开  据了解,这次改革重在改变目前高中招生将部分学科成绩简单相加作为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克服唯分数论。为此,要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录取工作。  相关负责人表示,中等职业教育是国家培养职业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渠道,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在录取方式和时间安排上与普通高中分开,让部分学生从激烈的中考竞争中分流出来,提前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达到“减负”效果,也有利于职业教育观念的渗透。进一步扩大面向初中毕业生的中高职贯通(含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制)试点院校的招生规模,可以拓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上升通道,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自主招生如何保证公平?  方案须提前公布,录取环节向社会公开  为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中考改革实施意见》提出各市可给予普通高中一定数量的自主招生名额,其中公办学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10%以内。  教育厅负责人表示,要求高中学校严格规范操作,确保公平公正,提高自主招生的公信力,维护良好的招生秩序和环境。高中学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目标、定位和特色制订自主招生方案(含学校招生范围、计划、标准、办法和程序等)。在选拔方式上,根据学生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等进行自主招生。自主招生方案须提前向社会公布同时报学校主管部门备案,招生录取的各环节和录取结果等须及时向社会公开。

  • A1: 头版
  • A2: 要闻
  • A3: 广告
  • A4: 最强科室
  • A5: 广告
  • A6: 广州文交会
  • A7: 焦点
  • A8: 广州
  • A9: 广州
  • A10: 广州
  • A11: 广州
  • A12: 专题
  • A13: 出前一盯
  • A14: 区区无小事
  • A15: 见咩讲咩
  • A16: 综合
  • A17: 云山论见
  • A18: 国际新闻
  • A19: 国际
  • A20: 体育新闻
  • A21: 体育
  • A22: 竞彩专版
  • A23: 天天福彩
  • A24: 体彩闲情
  • B1: 时时财经
  • B2: 深度
  • B3: 股市
  • B4: 财经/产经
  • B5: 金汇理财
  • B6: 广告
  • B7: 家周刊
  • B8: 地产·新盘
  • B9: 地产·新盘
  • B10: 地产·动态
  • B11: 家电·行业
  • B12: 家居·动态
  • B13: 娱乐新闻
  • B14: 娱乐
  • B15: 娱乐
  • B16: 娱乐
  • C1: 2017年度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
  • C2: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总结
  • C3: 广告
  • C4: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地产篇
  • C5: 广告
  • C6: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地产篇
  • C7: 广告
  • C8: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地产篇
  • C9: 广告
  • C10: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地产篇
  • C11: 广告
  • C12: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地产篇
  • C13: 广告
  • C14: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地产篇
  • C15: 广告
  • C16: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地产篇
  • C17: 广告
  • C18: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地产篇
  • C19: 广告
  • C20: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地产篇
  • C21: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地产篇
  • C22: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地产篇
  • C23: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地产篇
  • C24: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地产篇
  • C25: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地产篇
  • C26: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地产篇
  • C27: 广告
  • C28: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金融篇
  • C29: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金融篇
  • C30: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金融篇
  • C31: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金融篇
  • C32: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金融篇
  • C33: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金融篇
  • C34: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金融篇
  • C35: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金融篇
  • C36: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金融篇
  • C37: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金融篇
  • C38: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金融篇
  • C39: 广告
  • C40: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金融篇
  • C41: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金融篇
  • C42: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金融篇
  • C43: 2017年度信息时报金狮奖东莞榜评选特刊·金融篇
  • C44: 广告
  • D1: 新佛山
  • D2: 广佛一家
  • D3: 广佛一家
  • D4: 广佛一家
  • D5: 广佛一家
  • D6: 优悦生活
  • D7: 财富有约
  • D8: 广佛一家
  • E1: 珠中江 新珠海
  • E2: 广告
  • E3: 关注
  • E4: 关注
  • E5: 社会
  • E6: 社会
  • E7: 综合
  • E8: 广告
  • Z1: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一至周四)
  • Z2: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五)
  • Z3: 工商广告价目表(周六、日)
  • Z4: 工商广告价目表(特殊规格)
  • Z5: 版花广告价目表
  • Z6: 社区报广告价目表
  • 信息时报
  • 猎德
  • 素社家园
  • 激情龙洞
  • 瑞宝人
  • 石牌百姓事
  • 西关逢源
  • 家在岭南
  • 新林和
  • 新凤阳
  • 赤岗特刊
  • 昌岗纪事
  • 阳光前进
  • 平安海珠
  • 幸福沙东
  • 家园
  • 幸福车陂
  • 南石风采
  • 幸福金花
  • 绿色天河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