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记者 戴秋怡 王华 父母贩毒入狱,自己被朋友劝说,出于好奇染上冰毒……近日,记者走进珠海市第一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易某因为吸毒毁掉了健康,失去了家人和朋友的信任,他用亲身经历告诫身边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重庆人易某是一个“二进宫”的老“学员”。与毒魔断断续续纠缠了4年,其中3年是在戒毒所度过的。接受采访时,他说:“人生如果能重来,我绝不会沾上毒品。” 因为好奇吸上第一口“毒” 32岁的易某外表较为瘦小,2010年结婚后和妻子生育了两个女儿,他的大女儿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了。过去他是一家电子科技公司的技术员,在父母提供的经济支持下,结婚后就在珠海市区轻松地购上房买了车。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易某的生活轨迹发生了转变,他常常感到生活乏味、无聊,于是和一个老乡介绍的朋友经常聚在一起。2013年4月的一天,易某再次来到这位朋友的家中聚会,只见几位朋友你一口我一口地坐在沙发上吸食瓶中的东西。“我当时知道那是冰毒,但没想到吸毒的危害那么大,他们也说玩一下不会上瘾的。”易某在朋友的诱惑下还是没有控制住自己,最终吸上了第一口。 吸毒过量产生“被害”幻觉 因为吸毒两次进入强制隔离戒毒所,易某后悔不已。“当时觉得这个东西想戒就戒,没什么大不了。如果那时有现在这么深刻的认识,就不会去碰了。”易某说,如果自己没有走上吸毒的道路,家庭和生活都会美满幸福。但自从吸了毒后,一步一步越陷越深,不仅把自己身体搞垮了,也把自家的经济搞垮了。 他记得,有一次吸毒后,感觉有人在害他,在他身上装了遥控炸弹,然后他就跑到珠海市人民医院,叫耳科医生帮他检查耳朵里有没有炸弹,“那时候我不相信医生,我说他们没办法帮我拆除炸弹,我就跑到护士站叫他们报警。没过多久,派出所民警就过来叫我蹲下,那次就被抓了,拘留了5天。” 在第一次强制戒毒23个月出来后,易某的妻子在娘家找了份工作上班,“我叫她回来和我一起生活,但是她不肯,我就在斗门随便找了一份工作,然后我觉得一个人很孤独,家里人没有人关心我,我觉得很无聊,就辞工不干了,很快我就找到‘货源’,又继续复吸。”易某第二次进到强制隔离戒毒所也是因为吸食冰毒过量产生幻觉,“我打了120坐救护车到医院检查,医生说没什么事,但是我认为是要害我的人买通了医生。”易某说,后来他就打了110报警,让警察到家里检查有没有什么害人的装置,“警察到家里转了一圈没发现什么,反而看到我精神样貌异常,就把我再次带到派出所,我就突然清醒过来,我又被抓了。” 父母走上贩毒不归路 谈及父母,易某说自己爸妈也是因为犯罪被关押在看守所,从2009年开始贩毒,2011年底被抓,父亲被判了无期。“我父亲也写信过来给我,叫我早日戒毒,说冰毒生理上很容易戒断,其实他说的有一定道理,但是心瘾很难克制。我父母也是因为想给后代积累一笔财富,结果走上贩毒的道路。”易某好几次下定决心要戒掉毒品,但心瘾来了的时候,控制不住自己又继续吸了。 因为吸毒,把家里价值五六十万的两台小车先后卖了。“第一次从戒毒所出来,我老婆买了一部价值六千多的手机给我,因为复吸,我也把手机卖了。”易某说,身边的亲戚这两年赚了点钱看不起自己,家里人也不信任、不接纳、不关心自己,岳父母也在一旁指责他是个“白粉仔”,他负气之下就回到珠海继续吸毒,干脆破罐子破摔。“其实也不能怪别人,别人说朋友的诱惑、毒友的诱骗,最终还是靠自己的定力,如果自己下定决心戒掉也不是不可能。” 珠海市禁毒办提示: 毒品对神经系统伤害 不可逆转 冰毒、摇头丸、K粉等新型合成毒品对神经系统的伤害不可逆转,其危害比传统毒品更大。人体在毒品的刺激下,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或抑郁,以致造成幻觉,或对机能、思想、行为、感觉产生影响。近年来,国内外因吸食毒品产生幻觉等精神病症状而引发交通事故、伤害他人或自残自杀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珠海的同学们,你们好!很高兴能通过智慧课堂这个平台,让我带着怒江的小朋友和你们一起上课。”9月27日上午,珠海市香洲区教育局在十一小与云南怒江州泸水市古登乡中心完全小学举行“香洲泸水远程互动协同教学”第一课活动。怒江州、泸水市两级教育局和香洲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及教师参加观摩了此次教学活动。课堂教学结束后,两地在香洲学习型智慧校园云平台上进行了远程教研。 互联网+精准扶贫落地泸水 香洲区教育局局长朱秀湖通过云平台向泸水市同行们表示,香洲区教育局将依托智慧校园这个平台全方位、可持续地对泸水教育实施帮扶。尤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可以与泸水市实施共建共赢。 “泸水香洲远程互动协同教学第一课的成功举办,让泸水、珠海就近在咫尺!‘互联网+精准扶贫’在云南泸水古登乡落地,古登完小的教育信息化也从此迈进了“高大上”行列,今后就可以共享珠海、共享香洲的优质资源!”泸水市教育局副局长余杨花在远程教研会上感慨万分。 此外,9月26日下午,珠海市第九中学与西藏林芝市广东实验学校远程互动协同共上了一堂数学课,并进行了远程评课和教研。同一时间,湾仔小学邀请市气象局专家为湾仔小学、广生小学、翠微小学在智慧校园云平台上举办了一次在线气象知识讲座。 常态开展在线教研 记者从香洲区教育局获悉,该局将利用学习型智慧校园平台在多个方面对泸水市实施精准帮扶,常态开展在线教研,助力提升泸水教师的教学能力。根据计划,香洲区15个智慧校园实验校每学期有49次以上的全区性在线教研活动。这些活动将全部向泸水市甚至整个怒江州开放。此外,凡香洲区组织的专家报告会,也对泸水市在线开放;重点与古登乡中学等5所对口帮扶学校开展远程互动协同教学,让泸水学生充分享用香洲优质教师与学生资源。要通过一个群体对另一个群体的影响与感染力去提升泸水市学生的整体能力;积极邀请泸水市的学校和学生参与香洲的在线学生交流活动。 从本学期起,香洲区教育局将通过驻泸水支教老师指导学生参与香洲的在线交流活动,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长知识面;指导泸水学生运用“香洲微课云”开展自主学习,提升学生学习能力。据悉,香洲微课云目前已经发布近4000个微课,内容覆盖中小学各学科,而且每天都在扩充;在线辅导向泸水倾斜,香洲区目前正在打造“在线辅导中心”。根据泸水学校多为寄读、晚上集体自修的特点,学生的疑难问题将可获得香洲教师的互动解答。 信息时报记者 陈卫芬 周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