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冯朝文,凯旋新世界枫丹丽舍客服部主任 有一些职业轰轰烈烈如烈火燃烧,释放出锐利锋芒的力量;有一些职业无微不至如涓涓细流,每一点每一滴都倾注耐心与细心。对于凯旋新世界枫丹丽舍客服部主任冯朝文来说,他的职业更像后者。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他经常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想别人之所想,急别人之所急,居民有所求,他必有所应,是小区兢兢业业的“好管家”。 物管工作要会“十八般武艺” 对于物业管理这份工作,冯朝文是“科班出身”。在报考大学时,原本填报的是“物流管理”,结果被调配到了“物业管理”专业。但冯朝文在第一堂课就对这个“机缘巧合”的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当时,这是一门比较新兴的专业,主要是跟高楼大厦打交道。学习的内容比较多,例如房屋相关结构、商品房买卖,还有物权法、物业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要对房子非常了解。”2008年底,冯朝文就来到凯旋新世界枫丹丽舍实习,转正之后一直在这里工作至今,用10余年青春浇灌出愈加茁壮的职业之花。 物管工作负责的是对居民的日常需求、居住场所进行服务,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有时候还要处理小区范围以外的问题。冯朝文每天按照路线巡查公共区域2次,从客户的需求,到园林绿化苗木的养护、小区卫生、车辆停放是否阻碍消防通道,统统都要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此外,小区内每栋楼都设有楼栋管家,每天2次巡查楼栋,查看卫生、灯光情况,防火门、设备房是否正常,再巡查住户门前是否有异常。楼栋管家们每天向冯朝文汇报巡查情况及问题解决情况,他再一一梳理管家未能解决的问题并协调安排处理。 冯朝文说,“物业这个工作的特点就是范围发散,涉及面广。”因此,这就要求物管人掌握“十八般武艺”,包括自己专业外的知识。“在学校学到的是知识基础,很多还需要在实践中累积经验,公司也会对我们进行定期培训,还出了很多相关工作技能微课程视频给我们学习。”有一次,小区有位住户闫小姐家的消毒柜坏了,急需一个杆状的零部件才能修好,冯朝文和其他物管人员帮忙找了很久,发现该零件已经无法在市面上买到了。由于消毒柜和橱柜是一体的,无法将消毒柜单独拆换,如果将整个橱柜换掉,可能需要花费十多万。冯朝文看着缺少的零部件,心里寻思:这个零件造型简单,既然买不到,我们能不能帮忙做一个?于是,他找到工程部的同事,大家齐心协力,果然把零件做出来了。“你们居然把配件都做出来了,太感谢了!”当消毒柜修好的一刻,闫小姐惊喜极了。 和住户形成“家人”般默契 近日,由广州市文明办联合信息时报社、新花城客户端、微社区e家通推出的“广州战疫小区群英榜”评选活动结果尘埃落定,凯旋新世界荣获“战疫小区”的称号。这一切成绩,都少不了包括冯朝文以内的物管人做出的努力。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严峻情况下,小区开展了封闭管理,所有外卖,快递都只能送到门口,不能进入小区内。冯朝文每天分派人员把门口堆放的快递分拣各楼栋,送到各大堂内,再送到每家每户,700多户的小区每天却要送逾千件快递。 尽管疫情期间一直处于忙累的状态,但这期间冯朝文帮助住户解决了不少难题,觉得特别有意义。有一次,小区内一户非洲籍业主要出门办重要的事,但是当时口罩十分紧缺,他们手头上没有口罩,求助于管理处且特别着急。冯朝文了解情况后,通过业主群发动,马上就得到了热心住户的响应,给他们捐赠了20多个口罩。 从业10余年,冯朝文对小区建立起深厚的情感,这成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中,很少有持续相处了十多年之久的人,住户像是我的家人一样。”有时候,只要一句话一个眼神,冯朝文就知道住户有什么需求;远远看见一辆车驶过来,他就知道车里的是谁;接到电话,听声音他就知道这是哪家哪户……这些,都是他多年来和住户们形成的默契。 有时候难免感觉枯燥,冯朝文也在不断尝试做工作的创新事项,同时公司领导和客户的认同是他职业成就感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在聘请第三方进行的年度服务满意度调查中,枫丹丽舍住户的满意度都保持在97%~99%的高水平。“客户对我们的工作认同,为我们的工作点赞,就是我坚持下去做好工作的动力。”信息时报记者 刘展萍
人物:冯招阳,南国花园小区物管处保安部领班 新春佳节,是阖家团聚的时刻。但总有一些人,别人放假,他们忙碌;别人欢聚团圆,他们坚守岗位,他们名叫“物业人”。今年春节,来自湖南郴州的冯招阳已经第二年没有回家过年,这是他从事物业服务行业8年以来最特别的两年。他说:“做一行对得起一行,疫情还在,我就要坚守下去。” 默默守护“第二个家” 2013年,冯招阳来到天河区南国花园物管处安保部工作,一干就是8年。他主要工作是站在小区门口,为居民把好“第一道防线”。每天工作“两班倒”,一站就是12小时。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袭来。“物业人”义不容辞成为小区守护者,让他们肩上的责任更显沉重。 每天,冯招阳都站在门口,为每一位出入小区的居民测量体温,提醒出入居民戴好口罩;防止外来人员包括快递员、送餐员进出小区;帮助居民代收快递,做好消毒工作;协助社区排查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居民。 这些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并不容易。有一次,一名业主从国外返穗,已完成了14天集中医学观察的义务,取得解除医学观察许可,回到小区。但有的业主不理解,甚至穿着防护服进出家门,搞到楼内人心惶惶。 冯招阳见状,主动向这些业主提醒,小区已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已要求相关业主配合进行居家隔离工作,其他业主可以放心出行。“穿着防护服,一进一出,一冷一热,还容易造成感冒呢。”冯招阳温馨的话语,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态度,打动了这些业主,为建设和谐小区默默奉献力量。 真诚守护业主如家人 冯招阳早已成家,已有一个上高一的孩子,但家人留守老家。由于交通方便,他每2~3个月就会回老家一趟。新冠疫情来临后,去年开始,他这两年的春节就没有回家,与家人接触仅限手机视频。 “我已经把小区当成第二个家,那业主就是我的家人。”工作8年,冯招阳从一名普通保安,成长为领班。很多业主也逐渐跟他熟络,进出时跟他打招呼,偶尔递瓶水、送零食。一声声“辛苦了”让他听在耳里,记在心里。 有一次,他下日班,与同事走在临江大道,发现群众围观着一名老人。原来老奶奶在路边摔倒,但说不清自己的家庭住址和家人电话号码。冯招阳一看,认出是小区的业主,马上打车送老人回家。原来老人已经离家将近7小时,家人非常着急,见到老人又转为惊喜,对物管处表达了感谢。 南国花园小区约有1700户,他要记住的不仅1700个人,但他还是记住了。“我们做一行就要爱一行,对得起服务对象,这就是我未来的计划。”冯招阳表示,他希望以身作则,给儿子成长多点启发。他希望,疫情结束之后,能够再次与家人团聚。信息时报记者 卢舒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