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5: 林和人  |  
  • 坚持律师初衷 用专业帮助更多人

      人物:钟旭娜,天河区林和街雅康社区法律顾问。  “小、多、难、繁、杂”是社区纠纷的特点,社区律师成为了社区法律服务的坚实后盾。发生在林和街的各种纠纷中,常常能看到钟旭娜的身影。从事法律工作20多年,钟旭娜在专业领域获得成就之余,不忘担当社会责任,她积极普法援助热心公益,用专业知识帮助社区群众化解矛盾,以责任和担当为社会分忧解难。  精通法律,尽心尽责办理案件  “我小时候家附近就是法院,每一次经过看着高高且威严的楼梯,就感觉特别神圣。我在法院周边目睹了形形色色需要帮助的人,心里想着:如果有一天我从事了律师或者法律相关的工作,是否能帮助他们呢?”随着不断成长,憧憬成为法律从业者的种子生根发芽,毕业后,钟旭娜在1999年开始从事法律工作。当时,律师证的通过率不足10%,难度非常大,她经过了连续两年的努力成功考取了司法考试资格证。  律师是对个人素质要求较高的职业,钟旭娜以较深厚的法学理论功底、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诉讼技巧、负责的工作作风,为单位及个人代理了大量的纠纷案件及一系列非诉法律事务,通过了2019年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总裁高级研修班培训。她擅长公司业务、房地产合同纠纷、债务追偿等法律事务,长期担任多家公司企业的常年法律顾问和代理案件诉讼,就劳动纠纷方面曾经办过多家公司的大量劳动争议案件,有丰富的诉讼经验。  不忘责任,普法援助热心公益  每个人都是一个社会角色,每个角色都肩负着诸多的社会责任。2012年,钟旭娜了解王维琼律师是她所在律所的公益团队负责人,由此便跟着踏上了公益之路,曾获天河区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广东省律师协会表彰的担任村(社区)法律顾问先进个人等奖项,曾经办的《王某追讨抚养费案》还入选2017年度天河区法律援助典型案例。  社区纠纷大部分小而杂,但也不乏棘手案件。钟旭娜记得,当时有一位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老人,她的退休金比较可观,针对其监护权,其丈夫和儿女起了纷争。双方各执一词,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罗生门”。针对双方说辞,钟旭娜和社区人员通过实地走访查证,尽可能了解事实真相。大家了解到,老人丈夫的说法和现实有较大出入,结合所了解的实际情况以及当事人的意愿,最后确定由子女作为监护人。但是,这在法律层面上却又犯了难:社区是否有资格做指定监护?应该如何合法操作?钟旭娜查阅了法律法规,发现这方面并没有明确,且没有前例可供参考。综合各种资料并咨询相关部门,才通过合法程序解决了问题。“作为调解员,我们不仅要在法律的原则上维护当事人权益,还需要去考虑如何将纠纷处理得更好,用相对公平合理的方法去寻求平衡。”  出于职业性质,一般律师对外接受咨询需要额外收费,但是社区顾问的角色却是公益性质,钟旭娜也不断在两种身份之间平衡。即使常常在私人时间接到咨询,她也耐心提供建议。团队对公益律师有一定要求,需要具备工作经验才能加入。幸运的是,钟旭娜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热心同事,一个个公益团队群、社区顾问群应运而生。每当街道有紧急任务发布,大家只要有空都会在群里积极响应报名,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协助调解。“让我坚持下去的依然是我当律师的初衷,尽量让自己的专业帮助更多人,让民主法治的理念通过自己的能力可以普及。”信息时报记者 刘展萍

  • 舞出人生最美的时光

      人物:东站舞蹈队,2020花城广场舞大赛十强队伍  “最初成立之时,只不过是退休职工聚在一起打发时间而已,没想到这一跳就是十年了。”东站舞蹈队队长王容桂说。  王容桂,69岁,由她带领的东站舞蹈队参加了不少比赛以及演出,场次达到了2000多场,大大小小的奖项数不胜数。  在最近一次“珠水新韵 舞动花城”2020花城广场舞大赛,东站舞蹈队荣获第四名。虽然她对这个名次略有遗憾,但在她看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参与比赛,为团队积攒舞台经验。  巧妙编舞 再现车旅生活  “在团队建立初期,我们什么都没有,一没组织、二没资金、三没经验、四没道具。”回忆起当初队伍刚刚成立时的情景,王容桂很感慨,无论条件如何,大家目标一致,既然因为共同的爱好聚到一起,就要认认真真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虽然摆在面前的苦难重重,但这阻挡不住我们追求夕阳红的渴望。”她说。  成立初期,团队里没有编舞老师,副队长金艳玲就自己上场亲自教队员跳舞。大家各司其职,发挥所长为舞蹈队的建设添砖加瓦。就是基于这样简单而又纯粹的目标,队员们日复一日地坚持下来,成立至今已经十多年,东站舞蹈队经常代表广州铁路局去往全国各省、市参加各种比赛,她们拿过的奖杯证书数不胜数。舞蹈不仅带给了她们荣誉,也带给了她们健康的身体和年轻的心态,但更让她们开心的是,通过队伍各种不同大小的舞台,为观众奉献一场精彩的演出。  在排练节目《生命》时,她们别出心裁地将工作细节融入到舞蹈中,通过情景舞蹈来反映在列车员在列车上的工作情景,在舞蹈《生命》的高潮之处,队员们有舞蹈再现了一名孕妇在列车上紧急生产的情景,这个故事来源于真实案例。从孕妇求助,到列车员通过广播紧急寻找医生,再到列车员为待产旅客筑起人墙,最后“列车宝宝”顺利出生。队员们变换着不同的队形, 在舞台上把这一幕幕用舞蹈的形式呈现出来。这当中的一笔一划,凝练了王容桂三十多年来的车旅生活,这些都是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她与“铁路人”们会在列车上遇到的紧急状况。  摸爬滚打 享受舞台的美好  在舞蹈队里,很多年近七旬的队员,丝毫看不出来她们的真实年龄。积极健康的锻炼方式和阳光快乐的心态,让她们身上处处显示出饱满的活力,队员周玉萍正是其中的一员,年逾七十的她,依旧在舞台上“摸爬滚打”,用行动来诠释自己对待舞蹈的初心。  退休之前,周玉萍是广铁一中的物理老师,对待舞蹈她有浓厚的兴趣。还在华南师范大学就读期间,她就是学校的舞蹈队成员。三年前她加入东站舞蹈队,尽管当时她身上还肩负着学校的返聘工作,她依旧坚持抽出时间来与队员们一起排练。她说,团里最珍贵的就是大家在一起相处时的氛围,这给她的精神上带来了很大的愉悦感,在这里她也能发挥所长。  “退休之后有一种空虚感,毕竟在工作中我们非常的忙碌,铁路系统里的工作是没日没夜的 。”对于刚退休不久的周丽娜来说,她已经习惯了繁忙的工作生活。退休前,她是铁路系统的中层管理人员——车间主任,退休之后,一切都像按下了暂停键。她在同事的口中听说了单位里有这样一支舞蹈队,抱着尝试的心态她加入了东站舞蹈队,很快,排练舞蹈与队员们的相处日常就成了她生活中的乐趣。  “跳舞之后,身体更加敏捷,活动更加灵活了,就像为身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仿佛年轻的时候就在昨天。我们很珍惜每一次表演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王容桂说,未来她希望继续通过团队的舞蹈展现“铁路人”的风采,希望在舞蹈中度过人生最美的时光。  信息时报记者 黄冠柽

  • S1: 新林和
  • S2: 林和话事
  • S3: 民生情报站
  • S4: 社区无小事
  • S5: 林和人
  • S6: 社区生活帮
  • S7: 天河北特搜
  • S8: 休闲时间
  • 信息时报
  • 新林和
  • 家园
  • 幸福车陂
  • 石牌百姓事
  • 天河智慧城
  • 新员村
  • 家在岭南
  • 猎德
  • 瑞宝人
  • 南石风采
  • 平安海珠
  • 阳光前进
  • 激情龙洞
  • 幸福沙东
  • 新凤阳
  • 新滨江
  • 素社家园
  • 西关逢源
  • 赤岗特刊
  • 昌岗纪事
  • 幸福金花
  • 绿色天河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