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淑珍,岭南街扬仁东社区退休党员、岭南街志愿者 信息时报讯(记者 梁启明)朱淑珍是广州荔湾区岭南街扬仁东社区的一名退休老党员,加入岭南街志愿者行列已有5年时间。尽管已经76岁了,但朱姨始终保持一颗年轻乐观的心,平时只要有时间就会积极参与社区义工活动,待人接物也总是面露微笑,给人一种和蔼可亲的感觉。 以义工身份帮助居委打点日常事务 1994年,朱姨从广州市粮食局属下的粮油食品公司退休,告别了从事几十年的粮食工作。由于习惯了忙碌的工作节奏,退休后“闲下来”的生活反而让朱姨有点不习惯。 当时,扬仁东居委会就在朱姨家的楼下。居委会人手紧缺,在居委会主任的推荐下,朱姨坚持以义工的身份协助居委处理日常事务,包括发送会议通知、社区侨联登记、探访老党员、家访困难家庭等。她以退休党员的身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直到后来街道成立了社工服务站,朱姨主动报名加入志愿者行列,成为岭南街一名穿街走巷的党员志愿者。 疫情期间主动关心社区困难家庭 平时,朱姨总是不忘提醒自己身为党员的身份,始终秉承发扬党员志愿者先锋模范作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朱姨严格做好个人防疫工作,除了必要时出门买菜,尽量减少外出,每当看到有人聚集也会及时劝阻,提醒身边人要注意戴好口罩、勤洗手等。 受疫情影响,有段时间辖区很多餐馆都暂停对外营业,这给部分行动不便独居老人的生活饮食带来不便。为此,朱姨主动加入社工站开设的红棉热线服务,协助电话访问社区困难居民,送上暖心问候。每当发现社区困难居民没有口罩、缺乏消毒用品等情况,她便第一时间向社工站反馈,并协助社工上门向困难家庭派发爱心代餐券、口罩等防疫生活物资。 此外,在今年广州创文期间,朱姨还穿上志愿者的马甲,带头到冼基社区、康王南路公交车站等地清理“牛皮癣”,摆放乱停乱放的共享单车,维持马路秩序。而且,朱姨每年还积极参加社区开展的爱心义卖、长者认知障碍筛查等大型活动志愿服务。 当问到做志愿者的初衷时,朱姨表示:能帮助到有需要的人,这种感觉真的很好。最重要的是,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能接触不同的新鲜事物,认识更多朋友,还能在穿街走巷的过程中锻炼身体,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增添一份色彩。
人物:谭洁玲,岭南街志愿者,曾获“2020年度岭南街最美抗疫志愿者”称号 信息时报讯(记者 梁启明)现年64岁的谭洁玲是岭南街扬仁西社区的居民,加入岭南志愿者行列已有3年时间。此外,玲姐还是岭南街社工服务站“前台志愿服务队”和“岭南街社区党群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今年她获得了“2020年度岭南街最美抗疫志愿者”称号。 参加庆生会决定成为一名志愿者 2006年,玲姐从原来的工作岗位上退休。一次偶然的机会,玲姐受一名长者的邀请参加由社工站举办的长者生日会。生日会上,社工和居民志愿者为长者唱歌庆生、互送祝福的画面让玲姐印象深刻,更让她笃定成为一名志愿者,为有需要的人带来快乐。 刚开始接触志愿者工作时,玲姐说话都不流利,遇到刚接触的服务对象会显得紧张,她也不太会使用智能手机。她告诉自己,遇到问题不怕,要一点点慢慢克服。后来在服务过程中,她在社工的带领下慢慢熟悉了志愿者工作流程,逢年过节随社工一起上门探访独居老人,为老人唱歌,也会在大热天为街道的环卫工人送去清凉饮料、水果等慰问品。 照顾好家庭外每周参加志愿服务 一次,同一幢楼的一名长者由于洗澡时不小心把门从外面反锁,当时家里又没有其他人,无奈之下老人只能通过窗口呼喊求助。得知情况后,玲姐马上联系了老人的女儿,自己则一直站在窗旁与老人聊天,安抚老人的情绪,直到家人赶来,她看到老人从浴室平安出来后才放心离去。 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当得知社工站人手不够时,玲姐主动报名加入前台志愿服务队,每周半天在社工站前台值守,为前来咨询、参与服务的居民耐心解答问题、提供指引。同时,玲姐还积极参加党群志愿服务队月度会议,与队员们一起宣传党的政策、反映社区公共问题及提供解决建议。平时,社区只要有活动需要志愿者协助,她都第一时间响应。今年,玲姐已先后参与了微心愿物资入户派发、敬老月活动摊位游戏协助、社区基金爱心义卖、以废代捐旧衣回收等活动,并时常抽空上门探访辖区困难居民。 尽管有时候忙起来会听到家人的抱怨,但玲姐总会一边做好家庭工作的同时,坚持每周参加志愿者活动。在玲姐看来,志愿者工作已经成为她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12月22日冬至,广州有“冬至大过年”的说法,冬至前后社工站也会组织活动。玲姐已经计划好了,她要为前来参加活动的长者表演唱歌。 “只要别人有需要,自己又能帮得上忙,我就一定帮。这样我就很满足了。”玲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