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6: 家园访谈  |  
  • 关注残康人士,多给他们一些爱

      人物:黄连英,岭南街“互乐义家”残康家属志愿服务队队员  信息时报讯(记者 梁启明)在岭南街社工服务站,有一支由残康人员家属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平日里,他们关注着辖区残康人士的生活状况,帮助他们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还经常上门探访独居老人,与他们聊家常、关心他们的身体状况,他们就是岭南街“互乐义家”残康家属志愿服务队。黄连英就是其中一员。  老伴因工致残开始关注残康人士  黄连英今年64岁,老伴早年因工伤导致膝盖受损,被判定为三级残疾。此后,黄连英便一直悉心照顾老伴的日常生活起居,每当看到有跟自己同样“遭遇”的残康家属时,就会互相鼓励,而这也慢慢引起了黄连英对于辖区残康家庭的关注。  2013年,在岭南街社工服务站的组织下,“互乐义家”残康家属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黄连英成为队伍的一份子。志愿服务队会每月组织两次对辖区内的残康家庭上门进行慰问,聆听他们的生活需求,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各种问题,也会定期在社工站举办残康人士的生日会。在节假日,服务队会组织残康人士参加社区举办的摊位游戏、插花活动等,鼓励他们多与陌生人交流。由于残康家属都有着相似的经历,在日常沟通中,黄连英更容易与残康人士聊到一起,队员间也能做到相互理解、包容和尊重。  呼吁社区多关注“老养残”问题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刚开始接触社区内部分精神病患者时都会出现害怕和抵触心理,黄连英也一样。  有一次,黄连英和几名队员一起到一名精神病患者的家中打扫卫生。由于该名患者的母亲年纪大,记性不好,忘记按时给患者服用药物。恰好当时老人家下楼买菜去了,看到屋里一下子来了这么多陌生人,患者由于情绪过于紧张,不由自主从厨房里拿出菜刀对峙。  面对危急情况,黄连英一边保持冷静,细心与患者进行沟通,安抚患者的情绪,转移其注意力,一边引导队员慢慢往屋外退去,并迅速联系患者的母亲要求其尽快回来。在一番循循善诱下,患者终于在家属赶回来前恢复了冷静。而这次的“意外”让黄连英意识到:大多数精神病患者都没有自觉吃药的习惯,而家属偶尔的疏忽却可能会酿成严重的后果。  为了能更好地解决社区“老养残”的问题,从2018年起,黄连英与队员们每年制定不同的服务主题,从每次探访都会提醒残康人员家属按时给患者服药,到根据不同季节制定“健康膳食菜谱”,到冬天提醒残康人士注意添衣等,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呼吁社区人士加强对残康人士的关注。  黄连英常说:对残康人士而言,身体原因已经为他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日常生活中更需要得到我们的鼓励和关心。正是在黄连英和队员们的共同努力下,岭南街辖区内的残康人士大多重拾信心,也更愿意走出家门与外界交流。2016年,黄连英被评为“荔湾好人”,2017年当选“广州好人”,近年来更是多次被岭南街社工服务站评为“十佳志愿者”。

  • 退休老人在帮助他人中收获快乐

      人物:何敏仪,岭南街沙基社区前党务专职副书记、岭南街党群志愿服务队队员  信息时报讯(记者 梁启明)在荔湾区岭南街沙基社区有着这样一位居民,她担任过社区党务专职副书记,为社区党支部建立、维系党员感情立下汗马功劳。尽管早已退休,但只要有时间,她总喜欢充当志愿者参加各种社区活动,积极协助居委解决社区存在的民生问题。她就是何敏仪。  以“义工心态”做好本职工作  2003年,51岁的何敏仪从原工作单位退休,由于其以前当过车间主任、社区党建宣传员,有着不错的组织能力,在居委会的推荐下,何敏仪先后于2006年至2014年、2016年至2018年期间分别担任桥中街清平社区、沙基社区党务专职副书记,平日主要的工作是组织社区党员开展“三会一课”、收党费、探访生病或困难党员家庭等。  何敏仪担任社区党务专职副书记时,每个月只有100元生活补贴,但她并不在意,反而抱着“做义工”的心态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当时,社区有一项党员志愿者服务,由社区一名年轻党员以“一对二”的形式,负责照顾另外两名年长的退休老党员,何敏仪也报了名。平时,何敏仪会主动关心两位长者的生活状况,聆听他们的生活烦恼,偶尔也会上门为他们送去一些汤水,提醒他们冬季注意添衣等。  一次,其中一位独居长者抽到了3张免费的广州塔门票,由于老人家行动不便且不认路,无奈只能把票送给别人。得知情况后,何敏仪提议自己可以充当“导游”,并拉上另一位长者一同前往。在她的细心带领和照顾下,两位长者游玩了广州塔,度过了愉快的一天。  “独居老人平时没太多机会出门,希望能带她们出去走走,感受一下广州的发展和繁荣。”何敏仪说。  以志愿者身份积极参与社区服务  除了担任党务专职副书记,何敏仪还当过网吧义务监督员、文明路口评审员,经常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社区活动。  2004年,老伴因病逝世让何敏仪受到不少打击,但她不愿整日沉浸在伤痛中,而是以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面对。为此,平时只要有时间,何敏仪就会当志愿者,以此分散老伴去世带来的寂寞和悲痛。  2010年到2013年,何敏仪担任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经络协会第三届会长,平时会组织会员、义工一起进社区,向社区居民派发养生知识资料,开展养生课,免费为其提供艾灸、刮痧等理疗服务。在广州举办亚运会期间,何敏仪还主动当义工,每天协助巡查街道卫生情况,开展创文工作宣传。  何敏仪喜欢唱歌,尤其是革命歌曲。她经常到荔湾区退休职工管理服务中心、广州市老年干部大学等地方学习唱歌,每周会把学到的东西与社区老年人分享,每周一到岭南街社工站组织老人家一起唱歌,逢年过节到老人院、社区等进行义演。  “未来希望能继续发挥余热,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一份快乐,实现自我价值。”何敏仪说。

  • S1: 家在岭南
  • S2: 家园要闻
  • S3: 家园服务
  • S4: 家园趣事
  • S5: 家园商埠
  • S6: 家园访谈
  • S7: 家园往事
  • S8: 家园资讯
  • 信息时报
  • 家在岭南
  • 新林和
  • 猎德
  • 幸福车陂
  • 家园
  • 新员村
  • 天河智慧城
  • 石牌百姓事
  • 瑞宝人
  • 南石风采
  • 平安海珠
  • 阳光前进
  • 激情龙洞
  • 幸福沙东
  • 新凤阳
  • 新滨江
  • 素社家园
  • 西关逢源
  • 赤岗特刊
  • 昌岗纪事
  • 幸福金花
  • 绿色天河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