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桥,林和街党建指导员 习近平总书记3月15日在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中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在天河区林和街道,也有着这样一群青年,面对疫情,没有一个人彷徨犹豫,面对时艰,积极扛起责任和希望他们不惧风雨、勇挑重担,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90后”王桥是林和街一名党建指导员,2019年10月,王桥作为党建指导员被借调到区巡察组,在借调期间也不忘在街道的工作,利用自己周末的时间回来街道把自己手头上的工作完成。 在收到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后,王桥立马回到街道,积极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自从加入公交驻点志愿者以来,王桥每天都准时到岗,每天都是送走最后一个上车的“客人”才走,虽然晚上坐车的人会少,但是他希望自己的微薄力量能够助力打赢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公交驻点取消之后,王桥被派到了林和西社区参与防控台账汇总工作。林和西社区常住人口3043户,总人数9129人,面对这么大量的数据,王桥针对重点人员、重点楼宇、重点的区域进行分级分类逐一排查,出色地完成了台账管理工作。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境外输入防控工作变得更加严峻,为加强防范境外疫情输入,王桥再一次被派至一线防控工作。作为接送组的一员,王桥的手机24小时不离身,经常从早上开始一直忙到凌晨一两点。受疫情的影响,王桥居住的小区实施了封闭管理。因为负责接送工作,王桥会经常接触到高危人群,为了不给家里人添麻烦,“有家不能回”的他自己在外面租了一间房子。 从公交驻点志愿者到林和西社区再到接送组,每一次的调整都是往最前线安排,可王桥却没有任何怨言,他说:“面对疫情我义不容辞,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作为一名党员,关键时刻就要冲得上去,就像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信息时报记者 王佳馨
人物:宋紫薇,林和街天誉社区出租屋管理员兼网格员 2020年的春节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全国人民的平静生活。当人们听从国家号召留在家里的时候,有一些人却必须走出家门,为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兢兢业业做好辖区疫情防控工作。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是基层最美的逆行者,他们就是社区网格员。 1月26日,接到林和街党工委下发关于全面防控疫情要求全员返岗的通知后,林和街天誉社区的网格员宋紫薇马上把自己年幼的两个孩子交给年迈的母亲,立即坚守在防控的第一线。 自疫情发生以来,宋紫薇发挥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通过入户调查、走访核实、电话询问等方式,第一时间辖区内的人员信息进行了登记完善、动态监管,第一时间对从湖北武汉返家等重点人群开展了精准、持续摸排,做到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为了扩大疫情防控引导宣传覆盖面,宋紫薇与同事们每天还要走街串巷地张贴疫情防控通知,不厌其烦地向居民讲解疫情防控常识。这是与时间赛跑的战“疫”,为了尽快争取时间排查疫情,宣传到位,确保入户率达到百分之百,宋紫薇不停地往返于辖区居民家中,家里有人的就直接宣传,敲门没反应的便电话联系……就这样,一个白天下来,腿就累得不听使唤,晚上还要回到社区与同事对入户排查登记宣传等情况及时汇总上报。 “困难估计得再多一些,解决问题想得再细一些,掌握的信息再准一些。”这是宋紫薇对自己的要求。落实出租屋疫情防控责任,做好重点疫情地区人员延迟返穗防范措施,准确掌握其他返穗人员的信息。辖内的物业小区、临街商铺,宋紫薇每天都会巡查一遍,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协助辖内单位为来往人员测量体温,极力宣传防疫知识,协助居民、群众扫码登记防疫通行证。 “我家今天要买一桶油、两斤肉”“我家蔬菜不多了,麻烦您帮忙买点白萝卜、一把青菜……” 为了保障居家隔离人员的基本生活,宋紫薇与社区的同事们化身为“跑腿代购”,每天通过电话、微信、视频与居家隔离人员沟通联系,根据居民需求清单,开展采购生活必须品、清运生活垃圾等工作。手机二十四小时开机,电话和信息不间断,只要居民有需要,她的身影就会出现。 作为一名出租屋管理员兼社区网格员,在这场“战役”中,宋紫薇用实际行动阐述了为居民服务的初心,发挥出了勇于担当作为、誓与疫情抗争到底的精神。 信息时报记者 王佳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