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林海健,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实践基地主任,小学德育高级教师、全国团体心理辅导组导师和营地指导员、广州市校外教育协会秘书长 信息时报讯 (记者卫静雯) “对学校师生、家长和社区群众进行安全教育,并通过大家喜闻乐见的团辅式体验活动教学,让参加者在游戏互动中感悟生命的价值,理解生活的真谛、提高生存的能力。”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实践基地主任林海健身体力行20载,为了让自己的授课更具独特性和生动性,他潜心研读千余册与团体心理辅导技术相关书籍,主讲千余场德育专题活动,每年为万余人授课,成为照进别人生命中的阳光。 打造“生命力教育”基地德育品牌 你心目中讲安全的德育老师是怎样的?是否古板、严肃、无趣?海珠区这位德育高级教师林海健给人的感觉却是“贪玩”“会玩”,在教育同行眼中,“下至三岁幼儿,上至八旬长者”都是被他“玩”得神魂颠倒的对象,在唱唱跳跳中分享内省,在宣传鼓动的演讲中学习共赢,在团康游戏中互动凝聚,他总能信手拈来;在同学们心中,他是一个有富有魔力的老师,只要一听他的课,时而斗志昂扬,时而激动流泪,时而又陷入深思。“学生们都知道基地有个冰红茶叔叔,听他讲课,很容易让人着迷,欲罢不能。参加过实践基地活动的同学总是念念不忘,未参加过的同学也十分期待。”每次说起在基地讲课的情景时,林海健都不禁自豪起来。 据悉,在2006年调入海珠区教育实践基地工作后,林海健不断通过实践探索,深入钻研校外教育领域的知识,打造出“生命力教育”基地德育品牌。 他表示,安全教育的本质就是“以生命力为本”的行为教育,包括生命教育、生活教育和生态教育,将“生命力”德育课程涵盖在师德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生态环境的概念中,是实践基地德育工作的灵魂,特别是通过运用团辅式体验活动这种独特新颖的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参与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参与者自爱、自省、自护和自理的能力,从而促进其身心健康,达到“珍爱生命、快乐生活、保护生态”素质教育的育人目标。 正是基于对教育事业这份热爱与追求,林海健主任身为单位负责人,虽然事务繁杂,身兼数职,但是他仍坚持每周有三天留在校外基地学生活动点,与来自每个不同学校的5年级学生同吃同住,给他们上校外德育课,内容选及爱国主义、民主与法治、人生规划、劳动教育、禁毒防邪、环保与生活、心理健康等。 钻研团体心理辅导只为帮助更多人 林海健坦言,“早年刚开始接触团体心理辅导工作时,有点不情愿,总觉得那是不务正业,一个大老男人,在一群人面前又唱又跳又玩的,特别是在以分数为生命线的学校教育面前,常常招来非议,吃力不讨好,所以宁愿在校外多上几节语文辅导课,多赚点钱帮补家用。现在,我每天都要阅读相关的团辅书籍,渗透其中的精髓,这成为我工作生活的最大乐趣”,林海健介绍。1998年他开始参加工作,在海珠区一所小学担任语文老师,一次偶然的机会之下,被领导安排负责团体心理辅导工作,那时候,他还不知道何为“团体心理辅导”,只记得领导跟他说过一句话,“好好钻研这个领域,将让你终生受益。” 过去的21年,除了如今每周三天前往基地开展校外实践课之外,林海健的其余时间都经常往各所学校进行公益讲座,为学生讲课,给老师做团康活动,给家长和社区群众讲家庭教育,用他的话讲:“所有的付出都是源于教育的爱,所有的教育都是爱的教育”。林海健还自购买大量的相关读物,钻研校外教育和团体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并通过不断实践,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将书本上的枯慢文字变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游戏。 日前,记者在海珠区劬劳小学,看见上了一天的老师们拖着疲惫的身体来到校园操场集合,面对眼前陌生的林海健老师还带点冷漠。“请老师们靠前坐,活动正式开始啦!请大家拍拍旁边同事的大腿,让爱远传……”几分钟的时间,林海健就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律动操、带动唱和有趣的游戏,让台下的老师们捧腹大笑,而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他通过几个趣味游戏让老师们卸下一身的疲惫,跟着他跳起舞,在游戏中跑起来。他表示,生活工作的压力,让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的状态,团体心理辅导其中一项技术就是针对这种状态,对一个团体进行集中的辅导,从而治疗他们的心理问题。据悉,海珠区作为“全国团体心理辅导示范试验区”,像劬劳小学这种团体心理辅导的活动在海珠区开展得十分广泛。林海健是这个行业的领军人物,示范作用辐射全国。 如今,他是学生们心中的“冰红茶叔叔”,是同事们身边的“开心果”,也是团体康乐界的“大海哥哥”。“只要有学校、单位或职能部门需要我,我都会挤出时间过去帮助他们进行团体心理辅导,一方面是希望用专业技能帮助大家治愈心理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能服务更多的人”林海健说,这也是他喜欢团体心理辅导多于个体心理辅导的重要原因。
人物:邓庆疆,翠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信息时报讯(记者 刘诗敏)“疆叔很好人,有他在我们心安很多。”海珠区南石头街居民吴先生谈起邓庆疆连连竖起大拇指。邓庆疆是海珠区翠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多年来深耕基层,兢兢业业,深受街坊群众信任喜爱。 与街坊亲如一家人 17年来,邓庆疆一直奋斗和奉献在海珠区基层一线,先后辗转南箕社区、纸北社区、石岗社区,如今在翠城社区担任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的职务。邓庆疆的真诚付出,将社区群众紧紧凝聚在一起。 “社区里有多年的老旧楼房,大多居民都是退休的单位员工。”邓庆疆表示,老旧社区各类问题纠纷比较多,应该搭建一个协商平台,“让多方资源来帮助街坊解决实际问题。”为此,去年5月,在南石头街道党工委的指导下,邓庆疆组建了全广州第一个社区生活理事会——“翠城生活理事会”。理事会由“疆叔童心”“疆叔说吧”等功能版块组成,汇集翠城花园的老党员、专业人士、白领阶层以及辖内有志于公益的机构、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等各方力量,吸引和孵化各类群众活动团队,为居民搭建“展才华、提建议、齐出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平台。 自理事会组建以来,邓庆疆的手机微信信息就多了起来。“因为理事会有个500人的群,大家有问题都会在上面发言提意见。”邓庆疆表示,多年走访社区认识了不少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将他们组织到一起为群众解决问题,共同提升了翠城花园街坊群众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为何街坊们都愿意义务加入疆叔的理事会?“因为我们都信任他呀!”居民吴小姐表示,疆叔为人诚实忠厚,深得群众信任,有街坊家里漏水需找人维修时,上班前都会把钥匙交给疆叔代为开门。“街坊们都真把他当家里人了。”吴小姐赞叹道。 保持学习为民解忧 在邓庆疆的电脑里,记者看到了各类文件资料,其中不乏法律文书。“社会不断发展,居民们也不断遇到新问题。”邓庆疆表示,只有及时了解各方面的最新政策和法规,才能及时帮助居民解决问题。 今年初,“蛋壳公寓”在翠城花园忽然出现,居民楼里经常有陌生人出没,打破了以往的宁静。对此,群众意见很大。“蛋壳公寓是新生事物,怎么处理没有先例。”邓庆疆表示,自己一边联系理事会,组织公寓法人、社区律师、退休法官、居民代表协商,一边咨询律师,同时学习《物权法76条》。 “看了法律条文后,我们发现‘改变住宅用途需经过其他业主同意’,原业主缺少这一程序,借此条文,我们督促该业主恢复公寓原状。”邓庆疆笑着说,“正是学习了,我们才找到突破口进行协商。” 对于社工队伍里的新人,邓庆疆每次都愿意手把手教他们如何为居民服务。邓庆疆坚信,与居民群众打交道,“真诚”是第一要义。“交流时多点耐心,干活时为群众想多一点,总能把工作做好。”邓庆疆说道。 多年来把社区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邓庆疆获得了上级领导的表扬与肯定,曾多次被评选为海珠区优秀党员。对于荣誉,邓庆疆看得淡然,他说,“我热爱这份社区工作,能得到居民们的信任,我感觉到很幸福,能实实在在帮助街坊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有利于社会稳定,我也倍感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