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脑中风”的脑卒中有多可怕?它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精神抑郁……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6个人中就有1人可能罹患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死于卒中,每6秒钟就有1人因卒中而永久致残。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约有3/4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或生活不能自理。 今年的“世界卒中日”主题为“预防为主,远离卒中”。10月29日,广州市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成立,将打造“1小时黄金时间救治圈”,实现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和效率提升。 信息时报记者 廖温勃 通讯员 靳婷 张灿城 许咏怡 朱健 胡颖仪 广东人“脑梗”占比高 据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所长王丽娟教授介绍,卒中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大类,缺血性卒中简称“脑梗”,出血性卒中则称为“脑溢血”。 在临床上,缺血性卒中一直占大多数,包括大血管闭塞、小血管闭塞,占卒中的75%~80%。据广东省神经科学研究所统计,广东区域人群里,缺血性卒中占脑卒中的80%以上,与北方地区30%~40%是出血性卒中形成鲜明对比。王丽娟指出,这与卒中预防控制综合因素有关系。广东气候比北方温和,温差和严寒程度相对较低,并且广东人饮食较清淡,不喝酒或喝酒不劝酒的习惯也更好,结合其他因素,使得出血性卒中的“高血压控制差”这一风险降低。 据介绍,脑卒中是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以及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均与脑卒中的发生关系密切,如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等都已证实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此外,压力过大也是高危因素之一。 小中风演变成大麻烦 据了解,目前轻症脑卒中的患者数量逐渐增多,成为另一个需要引起关注的现象。“如短暂性脑缺血,在我国约有2000万患者,是中风的前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徐安定介绍,轻症脑卒中起病不重、症状较轻,容易被忽视,但这往往是脑中风发出的前期信号,如果不加以重视,小中风往往也会演变成大麻烦。“出现轻症脑卒中的患者,有三分之一在一年内会再发甚至引起残疾等严重后果。”他解释,有些轻症脑中风也是因大血管生成血栓所致。不及时介入治疗,血栓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最终急性发作。 同时,脑卒中的发病也趋向年轻化。由于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发病年轻化,脑卒中的高发病年龄也从55岁前移到如今的50岁左右。青年人发生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是主要因素,另外还有血管夹层、先天性血管畸形等因素。 如何快速识别中风? 中国推出适合国人的急性卒中快速识别方法即“中风120”。 “1” 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 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 代表聆(零)听讲话是否清晰 通过上述三步观察若怀疑患者中风,可立刻拨打急救电话120。一旦考虑到脑卒中的可能性,应立即就诊,不应有任何延误。 信息时报记者 黄艳 通讯员 甄晓洲 周晋安 整理 知多D 脑卒中预防具体措施 1.积极治疗控制高血压; 2.加强对糖尿病、心脏病、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 3.加强体育锻炼; 4.合理饮食,适量摄入动物蛋白质,如瘦肉、鱼类、禽类等; 5.降低食盐摄入量,每天控制在6克以内; 6.增加新鲜蔬菜水果,以提高钾摄入量; 7.提倡戒烟,控制体重,杜绝不良生活方式。 关注 逐步完善建立卒中急救App及平台 10月29日,广州市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成立。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副巡视员胡文魁表示,市脑防委成立后,将积极动员协调全市各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共同参与,构建脑卒中综合防治体系,开展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干预和全民健康普及教育,推动卒中中心建设,提高卒中快速救治能力和诊疗水平,切实降低卒中发病率、致残率与死亡率,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广州市脑卒中防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专家组组长、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疗副院长邢洲表示,专家组将打造“1小时黄金时间救治圈”,实现急救绿色通道的畅通和效率提升。逐步完善建立卒中急救App及平台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医疗机构和急救机构的紧密合作,加强卒中急救地图在医护人员、医院和民众中的推广和应用,让卒中急救地图在院前急救中发挥更大效应。同时,制定“广州市脑卒中急救地图”实施方案,国家脑防委认定的高级卒中中心、卒中防治中心直接纳入市卒中急救地图医院,其他经申报广州市卒中中心并评审通过的医疗机构纳入市卒中急救地图医院。
中医四时养生的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阳气渐收、阴气生长,护养体内的阴气是秋季养生的要点。专家指出,秋季干燥的气候容易导致人体津液损伤。润燥养肺,宜多吃梨、柚子、石榴等水果。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副主任中医师邓聪表示,人体极易受燥邪侵袭而损伤肺,出现“秋燥症”。“秋燥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病症,而是统指秋天发生的以肺症状为主的身体不适,如出现皮脸干裂、咳嗽少痰、阵发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带血的痰等干燥症。” 邓聪表示,秋季养生重在润燥养肺,宜多吃一些水果食疗,可以抑制肺气的亢盛,增加肝脏的功能,从而抵御过剩肺气的侵入。 信息时报记者 廖温勃 通讯员 黄月星 秋季有助润燥养肺的水果食疗 梨 梨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胡萝卜素、核黄素、苹果酸、柠檬酸、果糖、维生素等成分,特别是其富含天门冬素,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是秋季防燥养肺的必食之物。 食疗方法 雪梨雪耳汤 材料:雪梨2个,雪耳15g,百合15g,莲子肉15g,猪腱4两,盐少许。 方法:先将雪耳用清水浸透发开,洗干净,备用;雪梨去蒂去芯,连皮切块,备用;百合、莲子肉洗净,备用;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上述全部材料,改中火继续煲1小时左右,加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清燥润肺、健脾清补。 柚子 柚子不但香甜味美,还有不错的保健功能,其果皮、根、叶、花皆可入药。中医认为,柚子味甘、酸,性寒,具有健胃消食、宽中下气、化痰止咳、滑肠通便等功效。 食疗方法 凉拌柚子 材料:柚子肉200g,腐竹30g,香菜、盐、醋、香油各适量。 方法:柚子肉切成块,备用;腐竹用温水泡透,控干水分,切成细丝,备用;香菜洗净切成小段,备用。将柚子肉块、腐竹丝和香菜段放在碗里,放入盐、醋和香油调拌均匀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化痰,健脾消食。 石榴 中医认为,石榴性味甘、酸,温,入胃、大肠经,有润肺化痰、健脾和中、生津止渴、涩肠止泻等作用,适用于津伤口渴咽燥、久泻、久痢等症。 食疗方法 石榴汤 材料:石榴皮或石榴叶适量。 方法:直接水煎取汁,饮用。 功效:收敛止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