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8: 家园资讯  |  
  • 户外活动两小时,可预防近视

      寒假期间,广州各大医院眼科门诊迎来近视患儿就诊高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门诊部副主任、副主任医师冯光强告诉记者,每到假期,医院接诊前来验光患儿数量为平时两三倍,“儿童近视的高峰期从以往的10~12岁已经提早到6~7岁。家长应引导孩子预防近视,并定期带孩子到医院检查视力。”  信息时报记者 廖温勃 通讯员 李雯  频繁使用电子设备影响视力  2014年广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儿童青少年视觉健康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6580名5~17岁学生参与)结果显示,广州孩子近视情况不容忽视,视力不良的检出率高达56.5%;散瞳后屈光检查结果显示,近视眼检出率为34.6%,其中17岁学生(高中)的近视眼检出率为72.8%。  据冯光强介绍,婴儿刚出生时,眼睛处于高度远视状态,6岁之后开始发育,随着身体的长高,眼球也随之变长,这意味着视力向近视发展,这是生理层面上青春期的孩子近视高发的原因。保持良好的视力度过18岁之后,以后近视的概率就会很低。  “如今近视发生年龄越来越小,眼科门诊经常可以看到3~4岁的近视患儿,而他们的父母没有近视或仅是轻度近视。究其原因,多是患儿自幼每天看手机和iPad。很多家长拿手机当做保姆,只要孩子不听话就用手机哄孩子。”冯光强指出,手机和iPad的频繁使用是少年儿童发生近视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0~3岁是小孩子屈光状态发育的关键时期,3~6岁也是处于发育时期,如果此时期长期近距离用眼,小孩眼睛的调节能力就处于一种非常紧张的状态。”冯光强指出,对于小朋友来说,如果眼睛长时间看近处,加上户外活动时间不足,容易导致远视力储备不足并更早地发展为近视。  近视需要通过佩戴眼镜矫正  “有孩子害怕近视,不肯承认,从而通过眯眼调节,这是消耗眼球调节力、向更深的近视发展的行为。”冯光强表示,家长平常应注意孩子眼睛的5种异常表现,包括看电视或书时喜欢凑近看或者歪着头看、看不清黑板的字等(详见上表)。当出现以上情况,应警惕近视风险,及时到医院进行散瞳验光。  据冯光强介绍,孩子的近视矫正有两种方案。青少年近视矫正首选框架眼镜,戴眼镜可以提高视力,缓解眼疲劳,维持正常的眼调节。其次是角膜接触镜(也称角膜塑形镜或OK镜),“这种隐形眼镜可以减缓近视的加深,这是有些不愿戴框架眼镜的孩子或不能够戴框架眼镜(屈光参差)者的选择。”冯光强表示,角膜接触镜验配有严格的方法和适应症,更适合8岁以上的小孩夜间睡觉时佩戴矫正。如果有需要,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或视光中心做检查和验配。  不少人担忧戴眼镜会让眼睛变形更严重。对此,冯光强指出,眼睛变形并非由戴眼镜引起,而是部分近视患者的眼轴变长,表现为眼球逐渐向前凸。近视尤其是病理性近视,不及时矫正会越来越严重。长期戴OK塑形镜可以控制眼球不突出,也可以控制近视不加深。  每年至少做一次眼部筛查  “每天至少户外活动两小时,沐浴阳光,这是预防近视最有效的方法。”冯光强建议家长,安排孩子多进行户外运动,同时告诉孩子,每看20分钟近距离的东西,要看远处(6米外)绿植休息20秒钟或闭眼休息一会儿。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少看电子屏幕,每年至少带孩子做一次眼部筛查。  日常生活中,孩子书房的灯光要足够亮,家长要监督孩子保持读书坐姿端正,坚持“三个一”。即眼离书一尺、写字之手离笔一寸、胸骨和桌子距离一拳。

  • 能否用保健品代替降血压药?

      信息时报讯 (记者 张秀丽 通讯员 金小洣) “医生,家人给我买了××参粉,我觉得吃了没有什么不舒服,我可否把降血压药停了?”类似的问题在门诊很常见。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主任医师黄琳表示,市面上的保健品种类繁多,加上广告夸大,患者很难鉴别。高血压患者日常规范用药已经能够控制血压,无需特别服用保健品辅助控血压。  据黄琳介绍,从自我健康管理角度讲,温度降低会使血管收缩,所以血压在冬天会比其他季节高。对于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来说,冬季心脏血管更容易出问题。从医学性方面讲,患者既不可随便停药,也不可盲目加药。适合别人的药不一定适合自己。高血压患者日常规范用药已能够控制血压,无需特别服用保健品来辅助控血压。  高血压患者日常注意以下几方面,更有利于血压平稳。在作息方面,顺应冬令气候,早睡晚起,保持情志平和、稳定,不要让身体大量出汗。在饮食方面,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如食用牛肉、鱼肉等优质蛋白食物,食用橄榄油、花生油、大豆油,少食用动物脂肪、内脏,荤素搭配。适量摄入富含钾和钙的蔬菜,比如蘑菇、黄豆、海带以及牛奶、虾皮等。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少吃。少喝酒,尽量不喝酒。

  • 孩子“叛逆” 家长该怎么办?

      案例:近日,街坊阿敏在公交车上看到一对母子,母亲靠窗边坐,儿子靠通道坐。司机在靠站时急刹车,男孩没坐稳往前撞了一下。随后,这名年约五六岁的小男孩开始对母亲大骂,先是要求互换座位,其次指责母亲看手机没有牵着自己。之后,这名男孩还用“扑街”等言语辱骂母亲。男孩的骂声和哭声引起全车人的注意,孩子的母亲显得很不好意思,出手打了男孩并示意其立即收声。请问,遇到这样性格的孩子,作为父母该如何引导改正?  解答:本期邀请育有两名女孩并在幼儿教育行业从业24年的陶晓芳女士,分享一下她的看法和做法。陶晓芳表示,3~6岁是孩子经历的一个“叛逆期”。叛逆期阶段,孩子心理与身体活动能力增强,总想摆脱大人的约束,不断的挑战未知的底线,这种“叛逆”心理和表现是孩子独立人格形成和自我意识成长的重要标志。遇上叛逆期,是孩子心里有“我”这样的概念了,只要适当引导,叛逆会变好事;反之,则演变成上述的小男孩。  哭闹是孩子攫取生存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孩子眼泪背后的真相常常是,哭闹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孩子很享受也很熟悉把哭闹作为一种手段。因此,父母对孩子要“爱”而不“溺”。过分溺爱孩子,使孩子养成唯我独尊的性格,对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不利,更不用说让孩子适应社会了。如果家长不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因果关系的反馈,不及时纠正孩子的微小问题,很可能会让孩子错误地解读他们生存的世界,造成巨大的认知冲突。父母的理性、正确教育,不仅是对孩子本身的一种责任,也是对父母自己的一种负责,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责任。  信息时报记者 卫静雯

  • S1: 新凤阳
  • S2: 城市管理
  • S3: 平安凤阳
  • S4: 平安凤阳
  • S5: 品牌社区
  • S6: 人物
  • S7: 社区生活帮
  • S8: 家园资讯
  • 信息时报
  • 新林和
  • 家园
  • 幸福车陂
  • 石牌百姓事
  • 天河智慧城
  • 新员村
  • 家在岭南
  • 猎德
  • 瑞宝人
  • 南石风采
  • 平安海珠
  • 阳光前进
  • 激情龙洞
  • 幸福沙东
  • 新凤阳
  • 新滨江
  • 素社家园
  • 西关逢源
  • 赤岗特刊
  • 昌岗纪事
  • 幸福金花
  • 绿色天河
信息时报社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道南83号汇美商务中心四楼      信息时报社 版权所有(C)    粤ICP备14002173号-1 
爆料电话:020-34323111      QQ:800023111      官方微博:@信息时报 举报及投诉电话:(020)34323133      邮箱:xxsb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