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家树,厚福社区义工队队长、歌唱小组导师,逢源邻舍康龄社区大学唱歌班老师 今年是张家树加入逢源街长者义工联队的第12年,也是他组织厚福社区全体义工组成立歌唱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的第三年。从2006年至2018年这12年间,张家树累计志愿服务时数已经超过2000小时。最近,他被评选为2018年广州市优秀文化志愿者。 热爱歌唱,他是有耐心的音乐导师 今年72岁的张家树是逢源街有名的“歌王”。2016年,他曾在逢源街文化站开过一场个人演唱会。演唱会当天,整个文化站内座无虚席,有数百位粉丝为他加油鼓掌。从中学开始,张家树就喜欢唱歌。在还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他用DVD影碟机学习唱歌,还曾专门购置了一套音响放在家里用于练习,那时候他唱歌更多是为了自娱自乐。而如今,唱歌对于张叔而言,不仅是一份爱好,也是一份责任。 9年前,张家树担任康龄大学唱歌班导师,开启了一段别样“义工之旅”。这些年来,他认真对待康龄大学的每一节歌唱课,把所懂得的音乐知识毫无保留地教导给学员。3年前,当得知所在的社区里有很多居民对唱歌有兴趣但却苦于无人指导时,张家树承担起“唱响革命歌,社区乐融融”的音乐歌曲教导工作,坚持每周定期开展兴趣小组活动。为了让更多人体会唱歌的乐趣,张家树还主动接手逢源街家综展能中心心智障碍者的音乐教学工作。他不畏困难,慢慢摸索出一套技巧和方法,最终让许多心智障碍者掌握了歌唱知识,学会了唱歌。 富有爱心,他是一名“全能型义工” 除了在音乐方面颇有造诣,张叔还是厚福社区义工队的队长。组织队员探访社区内困难家庭,帮助街坊修理电器,宣传垃圾分类,加入“爱心晚餐”送餐义工行列……富有爱心的张叔几乎是一名“全能型”义工。 因为时常不遗余力地为独居街坊修理各种小家电,张叔深得社区街坊的认可。据了解,张叔年轻时曾是一家民营针织厂的工人,负责修理缝纫机。退休后他发挥所长,融会贯通,自己鼓捣着就学会了修理各种电器。在厚福社区,曾有一位高龄孤寡独居长者孔姨在家中使用新的平安钟电话时遇到了麻烦。张叔得知这一消息后,马上收拾好修理工具,跟随社区工作人员来到孔姨家中。“不用担心,保证修理好”,经过1个多小时的安装修复,新的平安钟电话终于可以正常使用。当孔姨要把购买插座的款项还给他时,张叔却没有接受,他觉得这只是举手之劳。 推己及人,张家树在义工活动中尤其注重受助对象的感受。2014年8月,张家树加入“爱心晚餐”送餐义工行列。为了规范管理,他专门为此编好送饭义工名册。在他的眼中,送饭并非小事,必须按时送到,否则会让受助者处于焦急的等待之中。当有部分义工因有事不能按时参加时,他会主动承担送饭的职责,绝不让受助者白白等待。 作为一名党员义工,张家树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他的付出不仅感动了受助对象,还感动了许多居民。在厚福社区举办的“一人一票选‘最美义工’”活动中,他曾以最高票数获得社区街坊的一致认可。 信息时报记者 陈丹婷
人物:何淑芬,逢源邻舍康龄社区大学舞蹈班老师,长者义工 曾经,她是一名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小学校长。退休后,她感到身上还有一股冲劲,希望能够为社会、为教育再作贡献。教给学员舞蹈知识,参与文化惠民活动,探访独居长者……何淑芬既是逢源邻舍康龄社区大学舞蹈班老师,也是长者义工。她很高兴自己能在社区中继续发挥余热,在奉献中传递知识与爱心。 积极探索,编排适合老人的舞蹈 退休后,何淑芬觉得自己依然精力充沛,于是从网上下载舞蹈视频,坚持在家中自学舞蹈。原本只是将跳舞视为一项运动,却后来没想到因为跳得好而被推荐成为康龄大学舞蹈班老师。至今,何淑芬在舞蹈班教学已有好几年时间。 由于逢源街文化活动丰富,再加上还有康龄大学每个季度的生日会表演,一年下来,何淑芬至少要编排6~8个舞蹈才够“对付”这么多的文艺演出。“要反复去听,去熟悉歌曲。再通过思考,吃透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和内容,把其中的精华部分保留下来。”何淑芬告诉记者,仅对一个舞蹈进行初步创作,就要花好几天的时间。 舞蹈创作出来后,让学员学会舞蹈动作又是一道难关。长者学员们年龄跨度大,水平也参差不齐。刚开始接手教学工作,何淑芬感到很棘手。“一开始我选的题材和内容,很多学员觉得过于深奥,后来我就自己进行改编,把难度降下来。”为了能让学员们更好地掌握舞蹈动作,上课前,何淑芬会自己反复试跳,用本子记录下舞蹈的教案。老人家上了年纪,容易忘记,何淑芬在上课时经常要花时间去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在教授的过程中,她不厌其烦,详细讲解。 如今,看到学员们都渐渐跳出了成绩甚至能够登台表演,何淑芬感到很欣慰。曾有一段时间,她因为类风湿需要休养,差点就要离开舞台。但学员们都舍不得她离开,她觉得盛情难却,康复后又回到队伍中来。 默默奉献,为社区文化建设出力 2015年,康龄义工代表联会进行义工代表改选,何淑芬因积极认真参与服务、体贴长者需求而被推选为康龄义工代表联会副主席及专长义演的关怀义工组代表。这下子何淑芬更忙了,不仅要像以往一样编写舞蹈教案,还要管理义工组的工作。 何淑芬借鉴了以往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以爱心、耐心、细心化解队员之间的矛盾,将大家扭成一股力量,共同为社区文化建设出力。她带领关怀义工组多次参加逢源街公益市集义演,为困难群体筹集善款;带领团队积极参与街道文化惠民活动、扫黑除恶宣传活动,展现出精彩的节目效果;她多次参与社区探访工作,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独居、高龄长者送上温暖…… 因为积极投身于公益活动,在刚过去不久的国际志愿者日,何淑芬被评选为广州市优秀文化志愿者。虽然现在每天生活很忙碌,但她却感到充实和满足。 信息时报记者 陈丹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