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丹婷) 12月11日上午11点半左右,在逢源街厚福社区辖内,“我们的节日·冬至”活动暨第二届厨神大比拼在贵贤上品苑停车场旁的空地上如期举行。尽管当天天气不佳,不时还有寒风阵阵,但街坊们围桌相聚,一边打边炉一边闲聊,现场洋溢着热闹和欢乐的气氛。 搬凳子、铺桌台、布置现场……当日,热心的厚福社区义工队副队长杜姨一早就来到现场帮忙筹备活动。她告诉记者,为了这次打边炉活动,她从前一天就开始准备食材,比较难煮熟的肉类就提前煮好,海鲜和蔬菜则是当天早上才从菜市场购买带过来。 除了一起打边炉,现场参加活动的街坊还展示了各自精湛的厨艺。每一席为一个小组,街坊们各自带来精心准备的菜式,进行“厨艺大比拼”。开席后,在短短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十道精美的菜式就“光盘”。记者注意到,这些菜式不仅美味,名称也极具趣味性,比如“花开富贵,和谐邻里”“金凤朝阳”“五彩缤纷虾仁丁”等等。 据了解,这是厚福社区一年一度的“邻里日”活动,已有五六年的历史了。今年参加活动的街坊有一百五十多人,比去年有所增长。厚福社区居委会主任陈伟彬向记者介绍称,一开始,社区开展“邻里日”活动,是由居委会一手包办,后来为了增加居民的参与感,改为拨经费,让居民们自由组队,自由购买食材。没想到通过这种“自给自足”的形式,不经意间增添了邻里之间的凝聚力。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丹婷) 近日,广州博物馆联合逢源街文化站在文化站二楼培训室开展了广府童谣进社区活动。据了解,本次活动共分为两期,每期活动均根据西关特色,结合广州博物馆馆藏文物图片,策划出了生动有趣的互动课程和粤语童谣教学。 11月25日上午开展的第一期活动,主题为“西关人家”,共吸引了70名学生和家长参加。活动中,广州博物馆工作人员谭佩仪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广州博物馆里展出的西汉时期陶房屋与古代广州人居住形式的变迁。在粤语童谣教学环节中,具有丰富童谣教学及广府文化推广经验的张蔚老师则为小朋友们带来了童谣《卖懒》。通过张蔚的介绍,现场的小朋友们迅速理解了这首歌的含义。 由于第一期活动树立的良好“口碑”,在12月2日举办的第二期活动中,大批新粉丝慕名前来。活动当天,孩子和家长们站满了活动室的每一个角落。根据“西关老行当”的主题,来自广州博物馆的邓老师结合馆藏的广府明信片——通草画,为“小广”们介绍了通草画中的广州传统行当以及手工艺。张蔚老师在第二期带来了粤语童谣《衣裳竹》,希望通过童谣教育孩子们,做人要像竹子一样不偏不倚,正直不屈。 在孩子们的欢笑声和歌声中,两期粤语童谣进社区活动圆满结束。
信息时报讯 (记者 陈丹婷) 11月17日,厚福社区首座旧楼加装的电梯交付街坊们使用了!厚福大街21号的业主们,终于盼来了这一天。 早在三年多前,厚福大街21号的业主何女士就向厚福社区居委会表达了想要加装电梯的心愿。当时,厚福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及时把何女士的诉求向逢源街道办事处反映。街道领导对此很重视,不久就安排城管科工作人员、驻点律师参加居民的业主大会跟进此事,但由于当时电梯的工艺技术不像现在这样发达,业主们加装电梯的心愿因为电梯井压红线的问题而被迫落空。 去年初,随着逢源街首座电梯在工商联大楼建立,何女士重燃了加装电梯的热情。在何女士的坚持下,大楼通过业主大会选举了五名业主代表。业主代表们积极发挥作用,选方案、选电梯公司、选分摊方式、公示期进行拍照、公示后与部分有意见的业主沟通协调、监督电梯安装、报批电表……每一个环节都没有松懈。 如今,电梯终于成功启用。记者近日走访时看到,这栋大楼一楼电梯的候梯间很漂亮,外墙由瓷砖砌成。由于地理环境所限,业主们选择了六人梯,虽然有点小,但电梯内可以放得下轮椅。乘坐该电梯,需要用IC卡钥匙先“嘀”卡,才能选择楼层。这个设计既确保了业主的利益,同时也避免了小朋友乱玩电梯产生危险。
信息时报讯(记者 陈丹婷)11月23日上午,逢源北社区组织开展“环境污染及污染防治”专题法治讲座。据悉,逢源北社区开展此次讲座的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社区居民群众对环保相关法律法规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增强居民群众对保护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社区驻点法律顾问游静云受邀前来宣讲,并围绕环境保护与环境侵权维权的主题与居民群众进行深入交流。讲座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介绍相关环境污染的概述和分类,以及教育居民如何从自身出发减少污染、推进绿色发展,为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贡献力量;二是介绍关于环境侵权维权的主要法律法规,通过相关典型案例的分析,让居民懂得如何维护自己这方面的相关权益。宣讲过程中设置问答环节和咨询环节,帮助游静云更好地与居民进行交流、为居民解答相关的问题和困惑。